《八百里洞庭我的家》花落谁家(图)

标签:
文化人文洞庭石煌远歌曲德行天下评论周碧华 |
分类: 乱弹天下 |
天上那个云波水里的霞
八百里洞庭我的家
日从家里出
月在家中挂……
著名歌手李琼演唱的《八百里洞庭我的家》红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听众包括湖南听众,都把这首歌当作了湖南省的标志性歌曲。而在湖南,人们将这首歌自然地与洞庭湖地区联想起来,而洞庭湖地区有三个地市,即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那么,这首歌的作者究者是以哪里为背景而创作的呢?
2009年元月,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了一套大型歌碟《德行天下》(CD/DVD),这套歌碟里收录的十首歌全是明星歌唱常德市的歌,而其中就有《八百里洞庭我的家》,人们不禁要问,“洞庭”几乎成了湖南的标志,这首歌收入常德的歌碟,《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岂不成了常德的歌曲?
笔者身为这套歌碟的策划人,经过采访,终于揭开了这个谜。
1995年,常德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开展“农村三村三户”建设宣传报道,拍摄一部反映农村致富的10集电视专题片《千条大路通小康》,请全国著名词作家石煌远先生到常德创作脚本,在市党教中心电教人员的陪同下,石煌远先生到常德各区县采访收集情况。8月的一天,他们来到了鼎城区庐山乡的一片大棚蔬菜基地,看到一大片成熟的红辣椒,村支书给石煌远介绍说:这些菜地全部采用科学种植,大棚培育,早期时辣椒全部在塑料大棚里生长。石煌远顿时诗兴大发,随口说道:“椒红天无色,棚白地有衣”。后来他创作《八百里洞庭我的家》时将后面一句改为“棉白地披纱”。不几天,石煌远在汉寿县采风时,看到一位老者不愿意搬出他居住的蓄洪垸,问其原因,老者说:“我这里虽然年年涨水,可这里的土地肥沃,插根干竹能生根,丢支棒槌能发芽,三年只要一年收,我家的黄狗不吃粥。”于是,石煌远后来在创作《八百里洞庭我的家》时就有了“稻熟天下足,沃土育精华,别人种豆只得豆,我家种豆也得瓜”的妙句。
《八百里洞庭我的家》问世后经李琼美妙地演唱,迅速走红,但人们并不知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以为只是笼统地描绘整个洞庭湖地区。去年八月,几个朋友成立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向我讨教,经过几天思索,我给他们提供了出版常德市第一套音乐歌碟的方案。在筛选歌曲时,《八百里洞庭我的家》进入了我的视野,但其中没有具体的指向,确实可以代表整个洞庭湖地区。于是,我向该公司负责人提出,既然该首歌的“身份”很模糊,不如让其明确,有个归属。公司负责人兴趣大增,在一个周末,他们带领我到湖南沅陵县,拜访石煌远先生。在曾经关押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山上一农庄,年已六旬的石煌远先生十分爽朗地与我们喝了三个小时的酒,他回忆起当年在常德采风时的情景,激情满怀,末了,将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掷:是常德的景色给了我灵感,这首歌就算常德的啦!于是,他亲自给曲作者杨歌阳先生打电话,两人授权将该歌收入反映常德风情的《德行天下》歌碟中。这首红遍全国的歌曲落户常德,常德拥有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新浪博客首页/文化博客导读)
高雅文化礼品
旅居异乡,倾听家乡美妙的歌曲
生活在常德
建国以来常德首套大型歌碟,设计独特,具有收藏价值
零售点:常德市三味书屋
团购:0736--77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