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市区行之一顾毓琇纪念馆

(2011-04-05 21:48:05)
标签:

顾毓秀

科学家

诗人

音乐家

清明

分类: 周边旧迹

    说实在,在政府投资将顾老纪念馆修缮一新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老人家。由于纪念馆(其实就是故居)地处闹市区(学前路学前路上,近与中山路交界处),所以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了。不过虽然多年来常在公交车上看到它,但却依然一直没有进去过。

    今年清明假期(4月4日),一个人闲来无事,又适值天气晴好,也算是怀着一种瞻仰先辈的心情,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前往拜瞻。

    由于是临时决定,事前也没有专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比如顾老生平什么的。懵懂间怀揣一颗期盼的心来到纪念馆。

    纪念馆是完全免费不需要任何门票的。从纪念馆的资料介绍可知,顾老:性别男。惭愧的是由于望文生义,我一直以为顾毓秀是一位女性的名字呢。

 

清明市区行之一顾毓琇纪念馆

   

     顾老1902年12月24日出生于无锡城区虹桥湾,童年时就读于俟实学堂(今连元街小学)。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中等科。1923年毕业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仅用四年半时间,就获得了该学院的科学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创造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记录,也是第一位获得该校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清明市区行之一顾毓琇纪念馆

   

     1928年起,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中央大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在此期间,曾兼任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教授,上海交大教授。筹组了西北联合大学和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筹建背景是: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著名教师有:周培源、梁思成、王力、朱自清、陈寅格、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林徽因、吴晗、蒋梦麟等。著名校友有:杨振宁、李政道、彭佩云、汪曾祺、何其芳、吴大观等。

     顾老1950年旅居美国,先后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正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荣誉教授。曾8次回大陆访问讲学,受到了周恩来、dxp、jzm的接见。2002年9月9日,病逝于美国,享年100岁。

    从随后观看的展览资料我还得知顾老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勿论机电(23岁时发明《四次方程通解法》,26岁发明“顾氏变数”)、还是戏剧(出版了《项羽》、《荆轲》、《苏武》、《西施》等历史剧,闻一多、梁实秋、冰心都曾在其创造的剧本中担任了角色)、诗歌(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系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多产大诗人)、还是音乐(曾担任国立音乐学院即今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国立交响乐团团长)、甚或佛学(一生走遍名山寺院,以英文巨著《禅史》震撼国际佛学界),学贯中西,著作等身。荣获多所大学荣誉教授称号,展馆展示了很多大学给予他的荣誉聘书。

 

清明市区行之一顾毓琇纪念馆

 

清明市区行之一顾毓琇纪念馆宾夕法尼亚大学校旗  

 

    在展馆也实地看到了顾老无锡生活期间的卧室、书房,以及为纪念其目前而改建的“诵芬堂”,感慨于其至母之孝,但给我触动最大的还是如此鸿儒大家,我竟然迄今对其一无所知! 

 

清明市区行之一顾毓琇纪念馆                                                书房
清明市区行之一顾毓琇纪念馆                                              纪念馆一侧

    不是顾老本人 “身前了俗事,身后少虚名” 的低调为人,也不是我们的政府没有重视,而是自身太过固步自封、孤陋寡闻了。

    虽然参观期间也看到了三三两两的一些游客,包括年老的和年轻的,但是和动辄需要上百元才可进入的鼋头渚(现在的赏樱胜地)和灵山的人头攒动相比,反差之强烈不言而喻。毫无疑问,我们的身边也依然还有和我一样对顾老了然无知的人们。

    藉此良机,不由得多费了一些笔墨将当日所了解信息不厌其烦地记录下来,期盼可以通过拙作能够让更多的读者去知悉顾老,去知悉确实有那么一群为科技为艺术为人类而终身奉献或正在奉献的“默默无闻”智者!

 

关联博文:

    顾毓琇纪念馆

    秦邦宪故居

    无锡碑刻陈列馆

    荣毅仁纪念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