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游记(上集)


标签:
9月4日登卧虎山完成夙愿荆棘密不透风有时候匍匐爬行杂谈 |
分类: 刘氏家族 |
读一位老山友的登山日记,他说极限登山需要四大要素:有钱、有闲、有意志、有体力。而我在2014年9月4日上午所登的卧虎山,是一座十分普通的小山,与珠穆朗玛峰等比起来简直太渺小了,所以根本谈不上“极限登山”。
原来觉得登卧虎山不需要“有钱”,也不需要有意志有体力,只要有闲就可以了。可登山过程让我感慨万端,回味无穷。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登山的地方根本没有路,岂但没有路,连一道小缝隙都没有,完全是扒开两人高的荆条登山的,还不时地扒拉开密密的荆棵匍匐往上爬,裤子刮破了,相机包和相机头也划了好几道口子。
车开到歇头仓与于家山前之间的南北道,我让小友解建华开往于家山前休息,我说,20分钟登山,20分钟拍照,20分钟下山,一个小时足够了。没料到我从山东坡登山时,根本没有路,沿着山坡朝南转,连寻了11条好似是山路的路,可进去不到20米就断了,待到走上第12条所谓的路时,决心不论何种情况一定要往上爬,因为我与老外一样也不喜欢“13”这个数字。
没有路怎么登山?这个问题又引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没有路是可以登山的,这需要毅力和体力。别看本人今年67岁,体力还是绰绰有余,毅力吗,自小就不缺乏。
第二,幸而是我独自一人登山,若是有个伴儿,绝对滴知难而退打退堂鼓了。为什么呀?我不可能对别人的意见置之不理,那太不团结人了。再说,根本找不到登山的路,完全从荆子缝隙里钻,谁能忍受得了?
第三,若有伙伴一块儿到了山下,很可能是围着山根转,肯定能找到登山的小路;可对于我个人来说,就享受不到登卧虎山的极大刺激了。有刺激总是一件很值得回忆与陶醉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