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乐有条洪阳街(三)——我拍洪阳街东段的故事
刘福新
10月23日中午,依然是从上海花园小区新居归文化路“老二中”居处的路上,我对洪阳街开始了第三天的拍摄。10月23日中午拍第一幅片子时间正好是11点半,拍完最后一幅已经是12点23分了。总是拍摄中间什么也不觉得,拍到最后饥肠辘辘,蹬车子也没原来的气力了。
洪阳街东段的居民小区一个接一个,有的早已入住,有的刚刚入住,有的正在施工,遇到了几位熟人,也碰上了几位不熟悉的行人,都向我报以微笑。虽然废寝忘食的拍片子,虽然没有任何待遇,但一看到这些笑容,心里就很就满足了。
可能许多昌乐市民不知道洪阳街,但知道这里有一所新兴的学校——“昌乐育才双语学校”。这个昌乐育才双语学校无疑地是洪阳街的一颗明珠。这所学校有我不少网友,尤其是在网易博客,很遗憾,我一直是将新浪博客作为主阵地,其它几个博客我基本不回访。但愿此文复制粘贴到网易博客之后会引起昌乐育才双语学校我的博友以及粉丝的注意。
洪阳街在前几年曾兴起过一个小市场,一分为二的讲,造成了这个地段一定程度的脏乱,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但给市民生活提供了方便,这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小市场今日撵明天来,中午赶晚上来,时隐时现时有时无也不是个办法,还望城管部门多动动脑筋,处理好这个小市场的关系。
1、这第一幅还是在永康路上拍的。
2、第二幅图片是在洪阳街拍的了。用远焦拍洪阳街的东端。
3、路北有一“颐軒名都”。这个颐軒名都的北边就是相府锦苑。
4、我不是拍这个女子,是拍这个小区的门牌。“洪阳街177号”。
5、这会儿是拍美女了。
6、路南有个小区,正在施工。这是刚挖的。
7、这条街道的东段路面很陡,东高西低。这是朝西拍的。
8、正在拍着,有人喊我。原来是城东萧的一位老者。他叫萧敬舜,是萧传祥的亲叔,那一天我和萧传祥在城东萧村北拍火车,他骑着三轮载着他老伴路过,被我拍下来了。
9、路南也有一个正在施工的小区,我从这个豁口子进去,想问一问这个小区的名字。(注:这个正在施工的小区不是昌乐一中的)
10、看到了一排粗大茂盛的洋槐树,还有一排平房和短墙,一愣,墙里边的洋槐树和平房还有一座旧楼不就是昌乐一中的吗?果然是!
1962年我在这里上学时,这个地方是昌乐一中校园内苹果园的西端。
11、拍墙院内的昌乐一中。
12、昌乐一中最早的教职员工宿舍楼。我曾与其他历史老师到这座楼里看望过我的昌乐一中历史老师刘仲安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很多学生就是由刘仲安老师推荐到我任教的昌乐五中(昌乐二中前身)跟着我学习的。这些学生已经在昌乐行政部门顶大台了,正局级干部就有好几个。
13、这一排洋槐树顶多也就是三十年前栽种的,好似我在这里上学的时候还没有,但这里毕竟是我的母校,很亲切。这一排洋槐树,这一排平房特别是这座昌乐一中的宿舍楼,很可能不几年就销声匿迹了,我拍摄的图片可以作为历史的陈迹留给后代。我常想:不知道历史的民族算不算一个正常的民族?
14、看到路右边(北边)牌子上的“文化东路”我就气愤,啥时候出来这条街啊?前不久,居住在徐州市的大姐夫从老家大解召到我居处,我的外甥女婿(姐夫的小闺女女婿)给我打手机询问怎么走?我问他走到什么地方了?他回答“在文化东路”。我当时就一愣,昌乐县城啥时候出来一条“文化东路”?我当然不知道他的车在什么位置。我只能告诉他:“你下车问问建设局怎么走?”因为我居住的“老二中”(香格里拉小区建设工地)与建设局是紧邻。
15、下班时间。
16、最前边这位女士面带微笑。我喜欢会笑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不会笑的人还算是人嘛?
17、两个帅哥。
18、还有一处正在建设中的小区大门。
19、这是个便门吗?我在想。总要得出个结果来。
20、我要弄个究竟,进了这个便门,一抬头,这座楼房原来是“昌盛花园
二期东区”。
21
22、看到了一对母子。
23
24
25、过来了一位昌乐二中同事,姓杨,如今在教育局工作。
26、路北的国网昌乐县供电公司。
27
28
29、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30、又到了永康路了,再次拍下“行知楼”。
31、出来了两位女教师。
32、这是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33、我对两位女教师说:“我给你们拍一幅正面的照片吧。”
【注意】到这里又超过编辑时间了,系统显示“您已经退出登录”。我还得再一次登录。不过,或许许多人到这儿便不知道怎么操作了,我那些些日子也是束手无策。先别急,很简单,你尽管“发布”,一旦“发布”,就会出现让你重新登录的框。
【再注意】有时候,编辑框是不会听话的,譬如我这次要将上边一段的文字用红色,但就是不成功。这也说明新浪网如今是尾大不掉了,分管系统的管理员整天乱拨弄,就是正儿八经的活儿干不好。
34
35
36
37、插图之一——这一幅和下边的一幅图片是我翻拍的一本杂志上的图片。这所校园可以说是洪阳街的一颗明珠!
38、插图之二——这所学校的校长是田思安。记得前些年,昌乐传媒集团所属的电视台在文化路搞宣传就是宣传的这个学校,那一天我在大街上上看到了我的小朋友王明浩和孙欢欢,我还给他们拍照。田思安校长那一天在车上,急忙下车,握着我的手,邀请我到昌乐双语学校做客,迄今不曾进过这所学校的大门。
39、昌盛花园小区的北大门。阴霾天,拍远景就是这个样子。
40、骑车回家的学生。
41、路北的建筑物。
42、路北的昌盛医院。
43、方山路与洪阳街十字路口。
44、这个地方的小摊我曾来拍过几次,后来却时隐时现,想必是没有获取城管部门的批准吧?10月23日中午,我从此路过拍照,再次看到了几个小摊。脏乱是可能存在的,但一分为二地讲,这些小摊对于市民的生活是有利的,否则这么多小区居民到哪儿买菜去?
45、很成时间看不到“老郝豆腐”了,这一次看到了。老郝豆腐和苗家煎饼是昌乐县城的两家质量最高信誉最好的个体户,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向昌乐市民推荐。
46、我去年曾在新汽车站一带的小饭店做过调查,大家异口同声夸赞老郝豆腐不掺假质量高。记得去年我陪同一位老同学张培义(营陵诗社秘书长)到潍坊去买相机,回到昌乐后,张培义在这里一家饭店请我吃饭,老板就曾夸过老郝豆腐。我与老郝豆腐老板非亲非故,迄今还不知道他们老两口的原籍和名字,我的推荐也属于良心所致。
47、路北一个小区叫“水木清华”。
48、又到了“昌乐市民文化体育公园”那个地方了。也就是新县委大楼后边拐弯的地段。
敬告博友:昨天(公历11月21日,农历十月十九),我已搬迁至上海花园小区1号楼。搬家是件很累的活儿,尽管我没有干多少,但手上也裂开了好几道口子,原因整理我的书籍,不停滴捆袋子,灰尘多,洗手次数频繁,手上开口子是必然的。
感谢我的真正的朋友们,昌乐二中的老同学姚凤光夫妇、老邻居王汉臣夫妇等。感谢联通公司综合部经理石光金,开着一辆大车亲临,虽说车辆没用着,但背着装满书籍的大袋子一趟趟地上上下下,的确让我感动。淄博的朋友解建华为我搬迁新居多次打手机并亲临新居祝贺,特表谢意!
新居不仅毗邻市民文化体育广场,而且地势高占风水,我的居处数字也很有趣——
“111001”,新家具也是孩子们精心挑选的,以后我会将前些日子以及刚刚拍摄的图片发到这里供朋友浏览。在我来说,有一件很大的事儿需要禀明:上海花园小区1号楼的电脑网线还没有安装,我暂时还不能使用,联通公司昨日还给我打手机,说让我再等四天。现在我的电脑没能搬到新居,大家都知道,我基本上在是夜里上网的,我的新居上海花园小区与老二中的旧居大概有五六里,我只能抽空到旧居来发博文。很憋闷呀,我的电脑主机很难打开,让方圆电脑的技术员李斌到我家好几次,李斌说是天冷容易发生静电,大儿子则说里边的灰尘太多了。好长时间打不开主机,真没办法!今天近午来到旧居,图片没发完就12点了,与老伴匆匆赶到朋友萧传祥那儿吃午饭,饭后发布期间屡经曲折(光图片就上传三次,动辄“您已经推出登录”,需要重新登录)。现在我重新编辑完成的时间已是17点17分,今天夜里我依然不能回访大家了,旧居与新居比较远,请来访的朋友原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