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昌乐县城以果菜为主的农贸市场(二)

标签:
天桥市场不符合客观规律违背民意杂谈 |
分类: 昌城衍变 |
关于农贸市场,市民的确有许多话要说,特别是某些从未得到群众认可的市场。譬如永康路天桥下的那个“天桥综合市场”,自从开始营业到现在,很不景气,这与政府某些人的愿望恰好相反。
凡是自然形成的农贸市场,早已在民众中深深地扎了根。之所以扎根,是因为这些地段能方便周围的群众,上班族能顺路买几样菜蔬回家。文化路北段和站前街东段的市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形成的。如今,强行迁往天桥下,虽说离原来的市场不是很远,但天桥下这个地方实在不是作为市场的优良选择,甚至可以说就是个错误的举措。
我一到天桥综合市场,就听到了大家的埋怨情绪,一位摆摊的老年妇女说:“骑着三轮拉着菜横过马路,太吓人了,好几次差一差就见了阎王爷!”一位在外地工作的老干部气呼呼地说:“我在外地,回家一趟,看到了我们昌乐农贸市场的不合理。譬如这个地方,车来车往,存有安全隐患;再说了,也太偏了。谁跑到这里来买菜?买菜的人少,卖菜的农民谁还过来?”
关于安全隐患问题,的确是存在的,我今天下午来到此处,不是车辆高峰期,试想到了高峰期,如何横穿马路?何况这个市场紧靠着“昌乐东货场”,我亲眼见到了几辆又高又长的车从这里路过。
耳边听到有人嘁嘁喳喳,我终于听出了一点点意思,说是天桥市场的开发商硬逼着政府将文化路北段和站前街东段的市场取消,搬迁到这里。如果那样的话,这是违背民意之举。如此下去,对于昌乐的经济市场发展十分不利。回忆一下几年前,老百姓有一句话:“赶昌乐大集去。”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历史。让老百姓灰心丧气的是“昌乐没有集了!”原先,南关那条东西向的农贸市场就是“昌乐大集”,被迁往昌乐城西南老远的地方,虽说昌乐的“山会”终于延续下来了,但大家想一想,原来的山会,老百姓是扑着亲戚朋友来赶会的,那么老远的,走亲串友根本不可能了,农村里的老头老婆也就死了赶山会的心!
好在珠宝街还有个规模很大的市场,东城还有个“早市”,若是位于东南隅和西北隅的这两处再没了的话,那简直不敢想象了。
别说昌乐是个县城,那些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市场大都保存完好。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用车辆也多了,但老百姓的多数买菜还是靠骑车子和两条腿,一来这是提倡的低碳,二来市场也没有放小车的地方呀!就看天桥综合市场,都驾驶着私家车来了,车放啥地方?
所以这个天桥综合市场,一是不被市民接受,政府总不能派出人员押着老百姓来这里吧?二是,存在着安全隐患。三是没有停车的地方,总不能将车开到老远的地方,再徒步来这里买菜吧?市场经济的环境要符合客观规律才行呀!再说了,一个市场的设置总要有价值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