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正月十五“看跑耍”(二)
刘福新
这一辑谈三件事:
一、“匹配颜色”
的图片处理技术使用,必须在已经用过“套索”、“曝光度”、“亮度/对比度”或者其它技术之后。“匹配颜色”是一种最能挽救图片加强图片颜色的工具。另外,第二辑在处理图片时,添加了“色相/饱和度”和“色彩平衡”。至于“色相/饱和度”的使用,我觉得“往右拉”与“往左拉”应根据图片实际情况,即使“往右拉”也不可太厉害,限制在“3——5”的范围里最好。“色彩平衡”的使用,更得看图片的实际情况,如果“灰”的太厉害,可以“拖黄”,阴天与傍晚皆可以使用。
二、处理图片耗费时间太多,但是遇到这种天气也没办法。雨天不怕,阴天也不怕,就怕有雾,即使薄雾也不行。图片处理过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缩小,否则传不到博客(包括博文配图、相册图片、圈子图片等)。尽管如今新浪和其它网站都放宽了尺度,可以上传“3MB”也就是“3000KB”的照片,可是如果实行起来却很难,好长时间传不成功,光功夫也受不了。但是有些朋友的图片特别小,甚至只有20或者30KB,图片上传是很快了,但像素太小,清晰度是成问题的。所以我的图片一般缩小到“300KB”左右,我一直坚持这种做法。
三、昌乐县城“跑耍”都是从南往北,若正面拍摄,处于“逆光”,即使阴天,也是处在“逆光”之中。而“逆光拍摄”的图片是很让人为难的。我在想,如果以后昌乐县城跑耍,寻一个从北而南的行进路线就好了。但这个问题好似很难办,因为要经过政府大院的利民街,北边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出发点。我不知道诸位外地博友那儿跑耍的行进路线如何?您有没有遇到过摄影的尴尬?
2011年2月17日23:00匆此
附:第一辑正文如下
说起“看跑耍”,是我们当地土语,我琢磨许久,也许这个题目更符合今天的实况。这是因为“舞龙”、“舞狮子”、“跑驴”、“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打腰鼓”、“大头娃娃”、“杂耍”等等等等,项目颇多,而这些都与“跑”和“耍”离不开。对吧?
今夜由于处理图片,“看焰火”和“观花灯”捞不着了,是有点儿遗憾。古语说“鱼与熊掌焉能兼得”,这话在我这里应验了。
今日是阴天,且有薄雾,图片不处理根本没法看。我在运用“PS”处理时,大致是这么个操作过程:1、先用“套索”将人物搞清晰,上边的景物不动。2、“匹配颜色”,主要是将图片进一步清晰和加重色彩。3、亮度/对比度。除此之外,还用其它处理技术,譬如“高光”等。
至于图片,拍了不下200幅。正好今晚全家八口人都来我这儿过元宵节,孙女梅溪来得早,我与孙女逐个挑选,总共选出50幅左右,经处理之后发在这里。这是第一辑。
2011年2月17日(辛卯年正月十五)
这是我的老家城南街道小埠前村的一个五服弟媳妇,小埠前与北寨村合作的演出队。
这是城南街道前池子村的演出队,前排右一是冀廷祥,是我的一个老学生。春节期间看昌乐新闻,这个演出队就是他组织的。
摄影记者们。
这一幅图片用了“曝光度”等。
这一幅图片用了“自动对比度”,结果颜色不尽人意,但是时间匆忙,只好如此。

这一幅图片处理的还稍稍好一点儿。
没想到这些女子能舞起龙来!训练有素呀!
又看到了我的朋友鄌郚镇办公室副主任兼文化站站长王子柱。
这一幅图片的处理,我最满意。因为原片都没法子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