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2010-07-06 21:13:59)
标签:

徐竟成先生

营陵八友

书画集

宝石城文艺

出版自序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刘福新

 

我将三年前写徐竟成先生的草稿反复阅读之后,才觉得给大家写评不是容易的事儿。特别是书法、绘画、治印,我是门外汉,尽管我的初稿用了不少华丽辞藻,但连“管中窥豹”都算不上,汗颜哪!不敢发了。

今日上午,葛有德老弟来电话,邀我到南郝一游,头顶烈日,身冒酷暑,连拍数个村庄,回来后,匆匆寻找有关徐老的资料。还好,终于搜得昌乐中国书画家联谊会赠我的《营陵八友书画集》,还有《宝石城文艺》2004年第4期第72页里的《徐竟成诗书画印选》之《自序》。虽然徐老《速写作品卷》、《诗词手稿卷》、《书画篆刻卷》分别有《自序》,但当时并未考虑到徐老的一片苦心。这一会儿从《宝石城文艺》里再读,方知徐老《自序》之谨严,故而键盘频敲,打下有关诗词的一段。我为何单单打下《徐竟成先生诗书画印选》《自序》中关于《诗词手稿卷》第三自然段呢?可能与我也时常研习近体诗词有关吧?

现引如下:

“作诗填词,学无止境,研习日久,愈知其难,深感古人之成就,果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格律诗词是传统文化之宝贵遗产,理应继承、发扬,但因其格律严谨、辨声、叶韵、练字、对仗,均须循规蹈矩;讲究繁琐,戒律殊多,遂常使后学者却步。况且,上述功夫并臻精熟,如无全面的学养,敏锐的悟性以及鲜活的激情,依然难成佳构,这也令初学者畏难兴叹而不敢问津。宋代大诗人陆游《示子聿》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句,所言极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然后知不足’。我常怀读书少、修养浅之恨。每当诗情涌动,辄因词鄙义拙而致搜肠刮肚腹中空。不得不熄灭文思,搁笔作罢。此时,不由想起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诗句,感触良深。对于诗,毛泽东也曾说:‘旧诗可以写一些,但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足可证卢诗之感叹不谬也。回忆我萌生学诗之念,刚过不惑之年,悔于未能早知其弊,致使误入歧途。结果,一经涉足,即难以自拔。只有知难而进,去品味推敲之苦,去寻求推敲之乐。”

从徐老对诗词认识之谦逊,足见虚怀若谷;而从徐老对诗词研究之精深,更可证诗词大家之风范。

                                            2010年7月5日20:50谨此

 

 

     (一)照片第一辑《营陵八友书画集》、《宝石城文艺》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1、今天晚上刚拍摄的《营陵八友书画集》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2、我忘记文化馆哪一位领导赠送我的了,将我的常用笔名写错了。

          我的常用笔名是“文辛”而不是“文心”。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3、《营陵八友书画集》的目录和徐竟成先生简介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4、书中作品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5、同上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6、《宝石城文艺》目录里徐老的《自序》。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7、《宝石城文艺》目录里的“新书评介”。我的《侯景乱梁》也在这个版面

 


 

 

           (二)我在不同时期给徐老拍摄的照片

  (说明:1——5幅照片,我又一次用图片处理软件作了技术处理,因为我看到以前的照片很模糊)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1、2008年6月30日,昌乐文化局召集部分文友小酌。主陪吴汉斌

            副局长,主宾徐竟成先生,副主宾马进先生。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2、给徐竟成先生拍照。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3、2008年10月18日,在昌乐一中七十周年校庆上。左为马进先生,

         中为徐竟成先生,右为教育局原局长赵明琴先生。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4、2008年10月18日,在昌乐一中七十周年校庆上。左为昌乐一中原校长张志学先生,中为徐竟成先生,右为昌乐县儒学大师、书法家、我的恩师曹一民先生。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5、2008年10月18日,在昌乐一中七十周年校庆上。我与徐竟成先生在宝城大酒店同桌共饮。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6、2010年4月26日,宝石节书画展。左为徐竟成先生,右为昌乐美协主席阎敬禹先生。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7、2010年4月26日,宝石节书画展。左为文化局副局长、书协主席李明伟先生,中为徐竟成先生,右为昌乐美协主席阎敬禹先生。



       8、东海渔港照片已撤。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9、2010年6月28日晚在清林园大酒店。主陪朱彬占先生,主宾徐竟成先生,副主宾马进先生。

        【说明:这幅照片,由于三位先生背对窗口,也就是逆光拍照,好不容易才处理成这个样子】



        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三)

          10、这是我偶然在清林园大酒店“发现”的徐老墨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