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2010-06-18 14:53:20)
标签:

前石埠

刘氏家族

刘用

二公支

图片

分类: 昌乐村影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刘福新

 

6月8日傍晚,接网通公司朋友王某手机,说是已经到了我居住的大门口,要陪我到一处很有特色的村庄饭店小酌。婉言拒绝后,又觉得对朋友不敬,还是下楼,上车走了。

原来,他说的那家饭店在前石埠村中,这个地方已经被林立的企业包围,其中有一家矿山机械厂就在东侧。因着这个大企业,前石埠村东俨然成了一个小市场。

车在如织的人流中艰难地通过,往西拐,进了前石埠村。饭店在前石埠大街一条往南的胡同里。

趁着特色菜尚未上桌,我溜达了出去。携带的小相机(三星S630)又电池量不够了,还好,这里有卖南孚5号电池的。

相机型号不怎么样,如今的电池质量也都不那么保质保量,只能拍几个小片片,摄影也就不那么遂心如意。

 

前石埠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它刻印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里,到小龙角走老姑家就经过这里。让我奇怪的是,每逢走到这个村庄,爷爷就说:“这里也是咱老家呢。”在独门独姓的吕氏老姑夫家,小时候也常听到大人议论前石埠刘氏宗亲的事儿。可如今道路规划,油漆路四通八达,童年和少年时走的路找不到了,真叫我看不出当年的村貌了。

观其村名,有前石埠,必有后石埠,而我小时候,听人总称为“石埠子”。北邻的龙角村,以前曾被人称作“牛角子”,可能属于“蔑称”吧?

翻阅过几次本县老朋友阎其昌的《昌乐县地名探源》一书,却将大龙角、小龙角、前石埠、后石埠漏掉了。这四个村庄紧紧相连,过去隶属朱刘镇,现在隶属昌乐开发区,也是大庄,让我迷惑不解地是怎么会漏掉?

刚才打阎其昌电话,我说:“老兄啊,你怎么将石埠和龙角漏下了?我逐一翻阅朱刘镇和昌乐镇的村庄名,都没有。”阎老兄告诉我:“我对那各地方不熟悉,可能漏下了。你补上就是。”我笑道:“你让我补在哪儿?”

阎其昌其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我的故乡南郝镇任过武装部长,此人虽干着“武事”,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1971年春天军训,各个联中夺红旗大比赛,是我这个当着班主任教着语文和体育课的小青年教师,带着边下联中的学生一口气攀登上方山顶峰,那面红旗没让其它学校的人夺走。因为我们学校就在方山山下,让人家夺了岂不太丢人!那一次,几个语文教师参观方山庙,庙院东南角的石碑,还是我基本流利地读了下来,从此奠定了我们之间的文友之情。1974年我在官庄联中任业务负责人(那时不叫校长),阎其昌担任那个片的片长,片长是经常开会的,会议期间,联中负责人就是当然的“代理片长”了。关系也就又进了一层。

上世纪八十年代,阎其昌调到县志办公室,还曾陪同当时的县志办公室主任赵启云来校找过我,问我愿不愿意到县志办公室工作,当即被当时的校长耿建巨阻止了。耿建巨是我一生里很好的校长,他说:“刘老师刚来五中,得跟我好好干几年再说。”此事,我不怪任何人。

前几年,“阎部长”(我一直这样称呼他)要撰写一部《阎氏族谱》,找到了我,要我给其古文点上标点,那些天,他天天到我家,晚了,就在我家便餐,有时候他来了劲头儿,竟然干到子夜时分。

阎其昌是个才子,九十年代还干过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我戏谑他:“你老兄怎么啥也对伙?”(“对伙”——昌乐土语,干的意思)他的儿子与我儿子还是同事,如此一来,也就成了通家之好。所以我给他打电话,向来很随意,绝对不说客气话。

 

在我代写的《营陵黄村刘氏族谱·老五股世系·序》中,有两段我是这样写的:

三世祖刘用,系我第五股先祖,子有四,曰世通、世英、世杰、平。四世祖刘世通有子四人,依次为荣、德、津、恭。五世祖刘津(世通第三子)后徙居南郝镇边下街,明晋赠(明朝加赠)文林郎苑马司卿,生子二人:颜明、颜清(六世祖)。颜明有七子,次第为敬臣、良臣、辅臣、明臣、拱臣、世臣、玄臣。颜清有八子,次第为企圣、仰圣、嗣圣、继圣、宗圣、希圣、绪圣、德圣。以上即为“七臣八圣”是也。细分之,七世祖计有一十五人,后裔自此分十五支,有后嗣记载者九支。

据我第五股(俗称“老五股”)谱载:大公刘世通的长子有六支、次子有三支,二公刘世英有一支,三公刘世杰传至十一世分为三支,四公无嗣。故老五股共有十三支也。大公之大公长支(刘世通的长子长孙这一支)到八世时,一支徙北岩街,一支徙刘府庄;次支居边下河南村;三支徙居龙泉院;四支徙居大埠前;六支到九世祖刘亮徙居昌乐县城南门里,八世祖刘恩后人徙居青州市香山东南赵家辛庄子;七支到八世祖刘丰,徙居安邱吾山镇刘家(叏)沟。大公之二公(世通祖次子)四支徙居小埠前;五支十一世祖徙居潍县杨家庄子;七支徙居方山西边东刘家庄。以后各支迁徙者,详见各支迁徙志。二公刘世英支居朱刘镇前石埠村(今属昌乐开发区)。三公刘世杰之长支留居于留后庄南崖;二、三支居龙角。以上为三世祖刘用后裔陆续迁徙情况及十三支之由来。

   可见“二公刘世英支居朱刘镇前石埠村(今属昌乐开发区)”。这句话的详细意思是:“三世祖刘用的二儿子刘世英那一支居住于前石埠村,前石埠村以前属于朱刘镇,今属昌乐开发区。”

看起来,前石埠乃我营陵黄村刘氏居住之地也!

我刘氏始祖刘秀石在金朝时,从沧州节度使任上调任青州知府。二世刘信,以领兵职徙直隶,值山东纾乱不遑,率家人避居汴京(今河南开封),初袭父职,后官至朝散大夫。壬辰年,金朝亡,不愿做元朝的官,寻访先父秀石公之茔地,“因於密州西境为村居焉”。村居即黄村,言密州者,盖因当时昌乐隶属密州(治所为诸城)也。刘信享年七十七而终。生五子,次第曰:润、泉、泽、成、用,后人称“老五大支”,亦称“老五大股”也。

二世祖刘信第五子名刘用,乃吾族三世祖也。宽仁明敏,饱读经书,长大后历任元朝地方财政、文教、盐政等官职。在官期间,经划有方、清廉正气,史书上说他“圭撮之私不及於家”。任职期间,回黄村,请卜者选取茔地,卜者谓:此福地,能出斗米之官。三世祖刘用大喜,乃举葬祖父、父亲遗骨於此。用祖乃我黄村刘氏祖茔奠基人也。

既然“大公之二公(世通祖次子)四支徙居小埠前。”那我们小埠前村是刘氏第五股刘用的大儿子的二儿子所居之地了;而前石埠则是刘氏第五股刘用的二儿子刘世英的后裔所居之地了。与其看来,我们城南街道小埠前村(小埠前无二姓)与前石埠都是宗亲了。既然是宗亲,就如到了自己家一样了。

可偏偏这个前石埠被漏掉了,岂不遗憾!

6月8日那天傍晚,匆匆赴约,未有思想准备,好歹拍了几个照片,自己也不满意。以后再去吧,反正离得不远。

                                           2010年6月18日15:00打字结束

 

【补充】从《天南地北昌乐人》一书得知,有高扬者,女性,1965年生,即是前石埠村人,任潍坊电视台新闻通联部主任。通讯地址:潍坊市胜利东街85号  邮政编码 261061

 

 

 

            附:所拍图片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1、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前大街东端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2、从前大街拐进一条胡同,见到一口老屋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3、这里有一处新宅院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4、怎么守家犬爬到院门上面去了?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5、这就是我们小酌的那条胡同,里面有一家“前石埠火锅鸡”。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6、我溜达到村西南角。这是村西南角两个院落。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7、原路返回时,看到一个古老院落,院落东边有几棵老楸树。楸树可是代表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哟!但这几棵楸树年载不长,由于时间关系,我还没有寻到老槐树和老楸树。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8、一所古旧宅院里走出两个青年人,我让他们走到大街上,拍摄下两幅照片。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9、我答应不几天发在博客里的,可近几天太忙,又有世界杯,发迟了,表示道歉。

      (好似听他们说,不是本村人,那也无妨)

 


(昌乐村庄)阎其昌老兄怎么将昌乐开发区前石埠村漏了
                               10、前大街中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