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2010-04-24 15:06:46)
标签:

五道庙

老师傅

历史传说

梁家庄老槐树

杂谈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我的潍坊之旅之一

 

                                           刘福新

 

     前天,也就是4月22日,我与一位昌乐城里的老同学王国璋,还有老伴,乘车到了潍坊。这次潍坊访古,缘于潍坊好友于家干先生的盛邀。一天深夜,我在读过于家干先生的博文《浮烟山庙会》之后,留言曰:“浮烟山离昌乐很近,要是早知道的话,我也去了。”于先生说,三月初八,潍坊有个最大的庙会,叫“五道庙”庙会,邀我到潍坊参观。还在这之前,于先生读了我那篇《潍坊访古》后,留言说,我还有几处地方没看到,特地发出邀请,他要亲自作陪。另一好友清竹有相似的留言。

    关于潍坊五道庙,我在清竹最近发的博文里看到了,知道了一些尚未了解的事情,但在几年前我曾发过一篇博文,内容就是“老师傅”的,这个老师傅与我县乔官镇的梁家庄有关。(网址附在图片后面)

    其它内容,可见图片下面的注脚。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9点令2分进入潍坊城。隔着公交车玻璃拍摄路边的景物。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2、与司机说明,不到火车站,在“爱国路”下车。幸亏遇到了红绿灯,

                 经我提示,司机才开了车门,否则到了火车站还得往回走好几里路。下车的

                 南边有一丁香,花开的正欢。就是在这棵树下,我打听到五道庙在北边。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3、爱国路中段,有五条路交叉。西面不远处就是了。你看前面有两条,而

               后面(东边)还有三条。(以上三幅图片是用我的三星相机拍的)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4、4月22日是农历三月初九,已经过了庙会正日(正日是三月初八)。

               大门锁着。南侧有一小卖部,可以进出,但只许烧香者出入,我刚要从铁门缝

               里拍照,出来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5、但我还是从铁门缝里拍摄下两幅照片。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6、原来这位老者就是五道庙博物馆馆长王益光道长。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7、他邀我进入狭窄的临时办公室,与我谈了许多有关“老师傅”的故事。

                 按他的说法,与我发过的文章有区别。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8、这位是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主任(或是工程师)丁德昌先生。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9、两位很热情,给我泡上一杯香茗。我就在这里等待于家干先生的到来。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0、王、丁两位与于先生非常熟悉。我趁着丁德昌先生为我写清末状元王寿彭

               的对联时,拍摄了这一幅照片。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1、当年,王寿彭高中状元回家后,写下了这幅对联。我请丁德昌先生

                给我写了出来。看来,“老师傅”(昌乐县乔官镇梁家庄称其“铁大人”)与

                清末状元王寿彭有许多神秘的故事呢。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2、王益光馆长谈话很幽默,他对我说:“他(指丁先生)管工程的事,

                  我管神家的事。”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3、墙壁上挂着潍坊市委书记和潍城区委书记等的照片。而这位区委书记

                 (恕我不能打出他们名字),我与他很熟,他曾是昌乐县委副书记,在几次会

                 议后干过杯。我与政协其他人亦曾到过潍城,受到过他的亲自接待。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4、可惜照片上的字太小。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5、不一会儿,好友清竹也来了,我们一同入内。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6、从左至右:本人、丁德昌、王益光、于家干、王国璋、蔡保生。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7、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8、同上。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19、这个极其简陋的先师庙既不是清末状元王寿彭建的,也不是原来的,

                而是一个衔接“文革”前与正在建设之间的建筑物。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20、这个碑碣显示,属于2008年的建筑。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21、于家干先生对我说:“凡是称作五道庙的名字,都有五条道相通。”



              (庙宇文化)潍坊有座仙师庙

                     22、您看东面不是还有三条吗?北(图左)、南(图右)、东(正前方)

                  这三条,加上图21的两条(西南、西北)。

 

引用王瑞甫文章的一段(转引自清竹博文)

 

仙师庙及其神灵

  其实,老潍县五道庙的名声以及对民众生活的特殊影响主要来自与五道堂仅一墙之隔的仙师庙。
  仙师庙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至1850年),原址在老潍县西城(潍县城)安乐街北端的北城墙边。
  1948年潍坊特别市设立时,安乐街东段为东西走向,西段为南北走向,是一条长约0.28公里、宽约4米的普通城市街道,取“平安快乐”之意而得名,东起梁家巷(今潍城区曹家巷),北到北马道。安乐街1967年取“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之意改称红旗后巷,1981年恢复原名称,1988年整体拆除并注销名称,原址在今潍城区十笏园小区内———这是与老潍县仙师庙有关的一个小插曲。
  1922年,仙师庙移至潍县五道堂的南邻重建。重建后的仙师庙在原安乐街仙师庙的西南方向。仙师庙有一个小门与五道堂相通。
  仙师庙也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庙宇,供奉俗称为“老师父”的仙师。从史书中查阅不出仙师“老师父”为何方神灵。民间传说仙师“老师父”为铁狸子、狐狸或黄鼬中得道成仙的神灵。
  当地民间关于仙师“老师父”来历的传说是:清末民初,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自东北方向来到潍县西南关。他医道高明,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老者后来突然失踪。大家便联想起五道堂南侧的一处类似于铁狸子、狐狸或黄鼬洞穴的斜坡状洞口。有人甚至活灵活现地说自己亲眼看见老者化作一道白光进入洞穴。一传十、十传百,民众便对那处洞穴顶礼膜拜,称老者为仙师、老师父,祈求健康多福,不幸染疾的民众祈求老师父保佑早日康复。据说也灵验得很。

    按照民间传说,“老师父”共有兄弟六位,其中的五位得道成仙,“老师父”的道行和威望最高。人们把“老师父”及其兄弟看作是福运、友善、祥和、治病除灾的人格化身。1922年,潍县一位丁姓士绅倡议在五道堂南侧斜坡状洞口处重建仙师庙,故居在附近西南关新巷子的清末状元王寿彭笃信“老师父”,不仅鼎力相助,还为庙宇题写了匾额和楹联。
  西南关新巷子即老潍县著名的“状元胡同”。1948年潍坊特别市设立时,西南关新巷子是一条东西走向、长约0.2公里、宽约两到4米的普通城市街巷,因在西南关一带形成街道的时间较晚而得名,东起南关党家湾崖(1992年整体拆除,原址在今潍城区党家湾小区),西到三义庙街(1993年整体拆除,原址在今潍城区五道庙小区)。西南关新巷子1967年取“力争上游”之意改称上游东巷,1981年恢复原名称,1992年、1993年分两次整体拆除并注销名称,“状元胡同”便不复存在,原址在今潍城区党家湾小区、五道庙小区。“力争上游”一词取自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无独有偶。在昌乐县乔官镇一带也有关于“老师父”的传说:乔官镇有个梁家庄。梁家庄有一棵粗大的“宋槐”。这棵自宋代立村时就有的古槐,由于年久,树干空了,里面可以盛得下五六个人。明代,里面住进了一只铁狸子,并得道成仙。清代,铁狸子另寻住处,搬到潍县一带去了,那里的人们给它建了一座“仙师庙”。因为铁狸子得道成仙于梁家庄的老槐树,所以只有梁家庄的人敢叫它“铁大人”、“铁老仙师”,其它地方的人都不能在它的名字前面加个“铁”字,若是有人胆敢犯了忌讳,必定遭到它的报复。因为有这个传说,潍县(潍坊)民众甚至专程到昌乐梁家庄祭拜“老师父”得道成仙的地方。
  根据有关文史资料记载,仙师庙建有木栅栏庙门,两旁各置一座坐望式石狮以示守护。据说,南侧的石狮口中雕有舌头,俗称“灵巴”(潍坊方言,意思是会说话);北侧的石狮口中无舌,是“哑巴”。“仙师庙”的匾额和“仁术博施能济众,虔诚祈祷自蒙庥”的楹联,嵌刻在石头上并镶嵌在庙门的上额和两侧。仙师庙正殿规模不大,却也画栋彩柱,雕门透窗,颇为精致。神龛以隔扇相间。清秀的老仙师塑像,和颜善目,栩栩如生,身披斗篷端坐中央,人们都称他为“老师父”。左右分别是“二仙师”和“五仙师”的塑像相伴。堂廊供案底下建有“老师父洞”,上面用木板掩盖。正殿后墙外留一洞口,洞口上方建有一座小型庙宇式建筑,该建筑可以从三面出入。正殿前有方型铁制大香炉,供进香之用。从庙门到正殿前是比正殿还高的起脊铁棚,铁棚与殿堂连在一起,外观就像是一座大殿。铁棚内时常张挂着诸如“有求必应”、“神到病除”等感恩牌匾和锦旗。铁棚的北侧有角门与五道庙相通,南侧有僧舍三间,一名道士作为庙宇住持长年住守。仙师庙重建二十多年后,又有人传说,“老师父”兄弟中的老三已回来与之团聚,于是又有人出面倡议凑钱,于1946年利用五道堂与仙师庙的两面山墙之间的空间,修建了“三仙师”神龛,其左右加塑了“胡(狐)三太爷”和“老三哥”神位,新增添的设施称为“三仙祠”。由此可见,仙师庙属于动物崇拜类庙宇。

    仙师庙建庙时间较晚,但打从重建后它的香火之盛却一直超过当地的任何一处庙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善男信女不约而同,纷纷到仙师庙顶礼膜拜。农历三月初八是“老师父”的生日。在这一天向老师父拜寿许愿的信众,不仅带着香纸、奉钱,还有鸡、鸭、鱼、蛋、点心、面食等各种供品,香案上摆不下,绝大部分都从老师父洞口送入洞内。据知情人透露,老师父洞内放置一口大缸,从洞口投入的供品都掉在缸内。庙会结束后,掀开洞盖板便可取出供品。这样,一天下来,庙内便可收到不少钱财、饭菜和食品,一般由道士、庙会执事和帮忙者分享。这天,庙里庙外,人群涌动,摩肩接踵,一整天香火不断,青烟缭绕,纸灰满天。当时的五道庙具有深沟层崖的地貌特点,四周都是墓地农田。前来赶庙会的妇女们,头插松柏、针线,肩挎覆盖红色包袱的箢篼,远道而来,三五成堆地席地而坐,有的诵经、念佛,有的说道传教,还有的“拜干娘”、“结亲”、“许愿”。沟下坡上人山人海。
  农历三月初八是“老师父”的生日,同时也是五道庙庙会日,五道庙一带更是热闹非凡。据说,庙会当日的凌晨两三点钟,五道庙附近就开始热闹起来,挑担的、赶车的从四面八方赶来。到早上七八点钟,人就非常多了,五道庙前的五条大路上,满满的全是人,说书的、唱戏的,打拳的、耍猴的、卖艺的,吹糖稀人的、拉西洋片的、卖潍县地方小吃的,十分兴盛,附近十里八村的民众也会赶来逛庙会。有时进香赶会者可达上万人。五道庙庙会成为民国时期当地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庙会。
  因为是一个贴近民众生活的土生神灵,“老师父”对当地民众的信仰取向至今发挥着其它宗教所奉神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关博文(以下是昌乐一中老校友博客为我粘贴的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7x9.html  

地名故事(一)水长流、西庵之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7ce.html  

我的水长流、西庵、姜家庄之旅(地名故事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7cq.html  

西庵有座青牛观(地名故事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7d3.html  

梁家庄“铁老仙师”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7he.html  

鲁智深与桃花山等地的传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7es.html  

北李家河出了个于进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7do.html  

韩信村溯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7dn.html  

方山庙(附已发表作品中有关方山的段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avf4.html  

名闻遐迩的方山庙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ao2.html  

老家的河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atfb.html  

潍坊市Gov-ern-ment下令保护的老槐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9yq4.html  

营丘行拍摄八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adat.html  

齐国故都营丘暨王袌墓散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ad7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