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二十五)

(2010-03-16 22:03:09)
标签:

聊斋志异

蹇涩字词

试解

僧术

黄生

悭吝

准贡

别文

阳春白雪

文翁

文化

分类: 聊斋浅解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二十五)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二十五)

 

                                     僧术

 

【原文】黄生,故家子,才情颇赡,夙志高骞。村外兰若有居僧某,素与分深,既而僧云游,去十余年复归。见黄,叹曰:“谓君腾达已久,今尚白纻耶?想福命固薄耳。请为君贿冥中主者。能置十千否?”答言:“不能。”僧曰:“请勉办其半,余当代假之。三日为约。”黄诺之。竭力典质如数。

    三日,僧果以五千来付黄。黄家旧有汲水井,深不竭,云通河海。僧命束置井边,戒曰:“约我到寺,即推堕井中。候半炊时,有一钱泛起,当拜之。”乃去。黄不解何术,转念效否未定,而十千可惜。乃匿其九,而以一千投之。少间巨泡突起,铿然而破,即有一钱浮出,大如车轮。黄大骇,既拜,又取四千投焉。落下击触有声,为大钱所隔不得沉。日暮僧至,谯让之曰:“胡不尽投?”黄云:“已尽投矣。”僧曰:“冥中使者止将一千去,何乃妄言?”黄实告之,僧叹曰:“鄙吝者必非大器。此子之命合以明经终,不然甲科立致矣。”黄大悔,求再禳之,僧固辞而去。黄视井中钱犹浮,以绠钓上,大钱乃沉。是岁,黄以副榜准贡,卒如僧言。

    异史氏曰:“岂冥中亦开捐纳之科耶?十千而得一第,直亦廉矣。然一千准贡,犹昂贵耳。明经不第,何值一钱!”

 

【译文】黄生是个世家子弟,颇有才华,一向有远大抱负。村外有座佛寺,里面住着一个和尚,平时与黄生情分很深。不久后和尚云游四方去了,十多年又归来,见到黄生,叹着说:“我以为您飞黄腾达已久,今天还是平民呀?看来,您的福命本来就薄吧?让我为您买通阴司主持科考的人吧。您能拿得出一万钱吗?”黄生回答:“不能。”和尚说:“请您尽力凑足一半,其余的我替您垫上。三天为期限。”黄生答应了,想方设法典当家底凑足了五千钱。

第三天,和尚果然将另外五千钱交给黄生。黄家有一口旧井,深不可测,据说能与河海相通。和尚告诉他把钱捆起来放在井边,还再三叮嘱说:“估计着我到了寺院时,立即将钱推进井里。再等半顿饭功夫,有一个钱浮上水面,您就赶快磕头。”说完就走了。黄生不晓得这是什么仙术,转念一想,是否有效还不知道呢,投进去一万钱太可惜了。于是藏起九千,只将一千投进井中。不大一会儿,一个大水泡轰然一声破了,接着就有一个钱浮出水面,大的像车轮一样。黄生大吃一惊,叩头以后,又投进四千。钱落下后,发出碰撞的声音,被那个大钱阻隔,不能沉下去。天黑时分,和尚来了,责备她说:“为何不全投进去?”黄生说:“已经全部投进去了。”和尚说:“阴司的使者只拿到一千铜子儿,怎么说假话呢?”黄生实情相告。和尚感叹说:“吝啬小气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你命中只能终生当个贡生。不然的话,进士立即拿到手了。”黄生后悔不迭,恳求再祈祷一次。和尚决然拒绝后走了。黄生看到四千钱还在井中浮着,用绳索钓上来,大钱便沉下去。这一年,黄生在科举考试中,考了个副榜,勉强得了个后补贡生,后来的结局正与和尚说的一模一样。

异史氏说:“难道阴司里也开了纳钱捐官的条例了吗?一万钱可买个进士,价钱也算得便宜了。但是一千钱得个贡生,还是太贵了。连贡生都考不上,哪里还值一个钱!”

——译文中错别字、重复字、别扭字、掉字已处理,谢谢好友别文!

 

【注释】

1、故家子:出生于当地有身份的人家,引申为世家子弟。但此处含有已经败落的意思。

2、才情颇赡:颇有才华。赡,向前看向上看,指不同寻常。

3、 夙志高骞:向来志愿高峻骞腾。这里是指一向有远大抱负。

4、 今尚白纻耶:现在还是平民百姓呀?白纻:白色粗布衣服,指没有做官,借指老百姓。纻:音 zhù ,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纺织夏布的重要原料。

5、以绠钓上:用绳索钓上来。绠:音 gěng ,上声。汲水用的绳子。(汲:音jí ,从井里打水。注意不能用“吸”字

——采朋友建议而补充。谢谢好友文翁!

 

6、 副榜准贡:后补贡生。如今日考生之“副取”。

 

【文辛曰】我倒是与蒲松龄老先生有不同看法,你管他阳世、阴间干什么?你管它纳钱捐官贵贱干什么?只觉得悭吝之徒永远不得发达!

 

【编后感】看来,浅解聊斋必须下功夫,这一篇由于时间短促,而且打字期间精力不专注,致使纰漏频出,此一也。至于原文、译文、注释之后的自我感受,也就是【文辛曰】,我的初衷还是有一点儿“标新立异”的意思,从心底里是想“抛砖引玉”,激起博友的讨论。看来,这个目的达到了。

由衷地感激诸位朋友的点评!

 

   【点评精粹选登】

 

 

别文2010-03-16 23:06:36

   仔细学习刘老师的作品。您的试解水准是很高的,只是有几个地方字误笔。
   1,看来,‘您’您的福命本来就薄吧?多一个您字。
   2,您能一万钱吗?”黄生回答:“不能。”我的理解应该是:“您能拿得出一万钱吗?”
   3,“想方设法典当了家底凑足‘的’五千钱。其中 的 改为‘了’是否更准确一些?
   4,黄家有一口旧井,深不可测,据说能与河海‘想’通。相字。
   5,接着就有一个钱浮出水面,大的像车轮一‘养’。样字。

博主回复:2010-03-16 23:26:42

由衷地感谢!今天授命组织了一次昌乐县资深文友聚会,是庚寅年第一次文友聚会,也是昌乐第一次“文学沙龙”活动。一边打电话,一边打这篇稿子,动辄中断。刚回来不久,未曾校对。
今天夜里是不行了,“酒精成分太多。明天仔细检查一遍吧。”

 

 

别文2010-03-16 23:13:39

   “你管它纳钱捐官贵贱干什么?只觉得悭吝之徒永远不得发达!”
    刘老师最后的这个质问只是站在您今天的角度。蒲松龄老先生当时写作的心境只是为了影射当时所处的社会阴暗背景,他对平民阶层是有着怜恤之情的,他也就无意去谴责如黄生这样的“悭吝之徒”了。
 

 

 

别文2010-03-16 23:22:21

   “里面住着一个和尚,平时与黄生情分很深。不久后僧云游四方去了,”
   我觉得应该还是都用作和尚好。不久后和尚云游四方去了。这样也和后面的语言连贯些。记的在心旅老师那里的一篇文章中也出现“母亲”和“妈妈”两种称呼,好似不能协调。
    恕别文谬论直言了,实则内心惶悚不已。问候刘老师!
 

阳春白雪_诚信2010-03-17 08:18:15

我觉得龄公是在骂人!
其一:和尚是骗子。
其二:阴世阳间买官卖官!
其三:异史氏=历史是
僧术:憎恶那伎俩。
没有“悭吝之徒永远不得发达”之意!呵呵,
白雪可能是错解——不过那句话是对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
 

文翁2010-03-17 10:52:17

     多花钱买大官,少则买小官,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中的弊端。黄生虽“才情颇瞻,夙志高骞”,十余年后仍是“白纻”就是例证。当然由于黄生的吝啬,只得了个“副榜准贡”。看来,要想做大官,必须得多投入,得舍得花大钱。
   另,“高骞”的解释“高峻骞腾”似不够通俗。《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高超不凡。”所举例句正是此句。似更通俗明白些。再有“绠”字也应注音,解释一下。当否,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