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010-02-26 23:21:05)
标签:

潍坊

访古

松园子街

老宅

城隍庙街

胡同

北马道街

老城墙

旅游

分类: 旅迹苔痕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见图30)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刘福新


    今天上午还在酣睡中,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是网通公司要电话费的录音通知,刚放下,铃声又起,传来小儿子的声音,要与我到潍坊游玩,我早有此念,觉得是个好主意。赶快拨通潍坊网友“清竹”(蔡贤弟)手机,因为我想起了他是个善于写民风民俗,执著于拍摄古迹的人。清竹详细地对我推荐了三处地方,并详尽地告诉我行进路线。

    进入潍坊市区,沿东风街东行,没料到年前网友聚会的酒店映入眼帘。到东风街与向阳路路口,南行二三十米有一郭宅街,折入,向东再有二三十米就看到一处老宅了,原来这里叫松园子街。老早就想来此看老宅,抒发自己对它的感受,偏偏忙碌的脚步一次又一次地打乱了腹中编排好的计划。今日终于成行,终于与老潍县的老宅会晤了。我感觉心里轻轻地一声震颤,便跃然凌虚而上,倏忽间送我直抵此行的寻访之地。

    这里似乎只是老潍县的一角,斑驳陆离的门框,长着蒿草瓦松的屋顶,坑坑凹凹的砖墙,都在向我暗示着这里胀满了岁月的秘密,依稀可见沉积的许多往事残片。

    有一家幼儿园,园门紧锁,尚未开学。我从铁栅栏伸进手去,拍摄下那座老宅。

 

    依然是东风街与向阳路路口,只不过是北行,不远处就是城隍庙街了。

    我曾发表过一篇《端午史话》的小文,里面就提到了老潍县的城隍庙。

    清朝有个潍县进士叫梁文灿,以潍县各种节令为素材,填写了十阕《蝶恋花》词,其中写端午的那一阕真是写绝了。词曰:

    “五月夏中天渐暑。朔日迎神,仪仗纷无数。枷锁赪衣排满路,银钩挂臂盘香炷。菰叶层层缠角黍。五毒驱除,酒和雄黄煮。系腕彩丝长命缕,侵晨插艾门当户。”

    上阕写城隍爷出巡,仪仗威严,这阴间的县官出尽了风头;下阕写潍县端午风俗。另有传说,更为动人。说潍县城隍爷出巡,经南关街,被阁楼窗口竹帘内一豆蔻少女窥而钟情,害相思而逝,有媒者出面撮合,与城隍结秦晋之好。从此,城隍殿内,多了一位“卧奶奶”;南门街口,添了一座“闺女坟”。天下城隍皆不娶,唯有潍县带家属,此情此景,潍县可谓独领风骚。

    裴星川先生的竹枝词第五十一首题目叫做《城隍庙外大戏楼》,其文曰:

                城隍庙外大戏楼,板桥题字最风流。

                酬神还愿烦忧孟,正月接连演不休。

    坐落在潍县县衙以西城隍庙巷中段的潍县城隍庙,在清朝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年)由知潍县事郑板桥倡议重修时,增建了一座戏楼。郑板桥还在《新修城隍庙碑记》中说明了增建戏楼的意旨:“今城隍既以人道祀之,何不以歌舞之事娱之哉……”

    郑板桥在潍为官七年,为潍县留下了不少可供纪念的建设,重修的城隍庙以及增建的大戏楼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匾额、楹联题字,那是珍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可惜此楼已于1951年拆除。

    而今,我来了,却看不到城隍庙,这一神话传说只能凭空想象了。更看不到大戏楼,使得后人永远地失去了瞻仰凭吊的机会。

    好在这里从东到西次第排开一长溜小胡同,依然与松园子街那几座老宅一样,班驳的老墙、青灰的屋瓦、古朴的门楣……这就是那处演绎过不少故事的地方吗?

    一位拄着拐杖在胡同口站着的大婶告诉我,这里的人快要搬迁了,那也意味着这里的老屋老胡同也将结束。我来得正是时候。

    至于一段老城墙,就在城隍庙街北面,我们没来过,先是错道,后是过头。还好,在一位老者指点下回到了北马道街,拍摄下了仅存的这段古城墙。

    有一位学者曾把我国中原的三座古城洛阳、郑州和开封,与意大利的三座名城罗马、佛罗伦萨与威尼斯进行比较。这里,且不说那三座意大利古城怎样把自己的文化奉若神明,怎样给我们以深刻而崇高的文明感染。只说我们自己——

    如今面对着我们这中原名城,哪里还能感受到什么“九朝古都”、“商城”和“大宋汴京”的气象?这分明是在内地常见的那种新兴城市。连老房子也多半是本世纪建造和失修的旧屋。郑州那条土夯的商代城墙,被挤在城市中间,好似一条废弃的河堤,落寞又尴尬;从历史文化的眼光看,白马寺差不多像个空庙;开封那条花花绿绿的仿古街道,唤起我们的是自豪感还是自卑感?真实的历史给我们充填精神和力量;仿造的历史只为了向游客伸手要钱。

    而潍坊这段仅存的土夯的老城墙呢,不是也如此落寞和尴尬吗?

    近年来,知识界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呼声,也算够响亮、够强烈、够急切的。但响应的声音只在文化圈子里转转罢了。反过来,那种被称作“建设性破坏”的城市改造狂潮,倒是更加猛烈。只要是旧房老屋,一律被称之为危房陋屋。其中深在的历史文化内涵,说它有就有,说它没有就没有。文化价值本来是看不见的,有识者才能看见。当然,也可以视而不见,见而不言,装聋作哑推倒了再说。在推土机的巨铲面前,城市的历史如同城市的垃圾等待着清理。

    我们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缺乏文化意识,也很少文化自珍;从无形的文化财富上说,我们极其富有;从有形的文化遗存上说,我们早已变得贫穷。我们正把历史文化从有形变为无形。如果今天仍然把这些觉悟和要求当作精神奢侈,那才是真正的文化悲哀!

    《左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城市建设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还要有古迹遗存;不仅要有形象工程,还要有永久性意义的历史纪念建筑物,但愿我们的城市决策者还是多做一些不朽的事情吧。

 

                                           2010年2月27日凌晨补记

 



 

                         第一辑 松园子街老宅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我一贯晏起,这已成为我作息的特色。披衣下床,刚进“1号”,门外“笃笃”声传入耳中,赶紧穿衣开门,是教育局的一位表弟来了。

    不一会儿,小儿子带着孙女还有孙女的表妹赶来,可我老伴还没归来,再说还有客人在家,上午是走不成了。

    手机又响起来,是葛优德老弟打来的,他说他的车已在我居处大门外等候,要请我吃饭。我说:“真不巧,我的小儿子要拉我去潍坊。”

    待到老伴回家,已是十一点多,匆匆饭毕。直奔潍坊。

    幸亏此前打过潍坊网友“清竹”(蔡贤弟)的手机,因为我想起了他是个善于写民风民俗,执著于拍摄古迹的人。清竹详细地对我推荐了三处地方,并想尽地告诉我行进路线。

 

这一幅图片是进入潍坊东风街后,在车中拍摄街景。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远远看到东面的“万豪大酒店”,上次来潍坊就在这里聚会的。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3、根据博客好友清竹(蔡老师)临走之前的电话指点,很快地找到了松园子街老宅。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4、这儿现在有一家幼儿园。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5、大门紧锁,伸进铁门内拍摄。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6、从斑驳陆离的老宅屋山上,我读出了老宅的沧桑。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7、现代化的幼儿园漫画与老宅在进行古今对话。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8、这就是位于东风街和向阳路路口东南方向的松园子街。



                                   第二辑  城隍庙街小胡同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9、从东风街与向阳路路口朝北不远,就是城隍街。仅仅从这个街名,可知以前这里有一座城隍庙。这里原来的城隍庙在全国是很有名气的,因为只有潍坊(正确地讲是“老潍县”)城隍庙里的城隍老爷是有太太(带家眷)的。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0、城隍街从东往西布满着小胡同。这是第一条。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1、第二条。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2、第三条。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3、这里的小吃摊生意还挺不错的。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4、第四条胡同。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5、第五条胡同。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6、城隍庙街西头有一家小吃馆。老板娘告诉我,这条与城隍庙街交接的南北街叫做“北门大街”。但是北门已经看不到了。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7、这就是北门大街。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8、回转身,再看小胡同,恰好一位大婶走出来。她告诉我:“你来得正是时候,

            我们这两个月就搬迁了。”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19、听说这里的肉火烧很有名。进去瞧一眼,名副其实,我看到里面在排队。

 

 

                      第三辑  北马道街老城墙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0、原来在这里呢。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1、进院内从东往西拍摄老城墙。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2、从南朝北拍摄。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3、站在街口朝东北拍摄。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4、从西朝东拍摄。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5、横过马路,在这条不知名的南北马路西侧拍照。老城墙下有个停车点。



(摄影)庚寅年春节(十二)——潍坊访古
                          26、再次拍摄下这个街道标志牌。




                         (删除7福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