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图)“笔架山”外拍小记

(2009-10-09 12:43:08)
标签:

草山

万松山

笔架山

省立昌中

分类: 文辛文言

          

     (文-图)“笔架山”外拍小记

 

         刘福新

 

“ 笔架山”之名,初闻于山下吴家池子村民吴姓,其谓村东山头有三,中间高,两边略低,极像文人之笔架;又谓“省立昌中”(民国时期潍县专员兼昌乐县县长张天佐所建)为何才子不绝,占尽笔架山风水也!“笔架”者,儒者所须,岂有饱学者无笔架也?

此山西侧有水池,凛冽甘甜,可供学子数千人饮用,故而国民政府张天佐占卜之后建成学府,骤成齐鲁名校焉。此校即今昌乐一中是也。

此水池,粼粼有圭角,如秋月霜空。曰“吴家池子”。“省立昌中”素以池名名之,余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读书于此,若人问吾父祖辈,皆言孙或子于吴家池子念书。池深水浅,用之不尽,其与山接,耳饱水声,目饱清樾。实读书之佳所也!

此山,原无名,不知何年何月,据北边一不长树木之“草山”名之。错讹至今。其实,此山遍长松柏,柿子亦甚多,皆自然生之。“柿子”谐音“仕子”,以文而仕之谓也。莫非天意?

近岁,有昌乐一中某校长为其改名曰“万松山”,揣摩其意,不外有二:一为树木繁多,大自然所赐,以物而名。二为莘莘学子读书于此,犹如松柏万棵,为国效力,为民造福。国家栋梁数之不尽。

窃以为,以上两名皆不如“笔架山”之优雅,不仅显形,而且寓意。

伟哉!笔架山!

昨日,天清气朗,鄙人骑车至山下,惜山门紧锁,未得入,沿大沂路转至南边,图片拍摄甚多,今择部分发于此。惟其图外有文,是为《“笔架山”外拍小记》。

                                               2009年10月9日匆草

 

                              

      

                   1、在大沂路宝石山庄以南拍摄“笔架山”主峰。

 

     

            2、在笔架山西门外拍摄。可惜山门紧锁,不得入。

 

      

                  3、拍摄主峰与北面山头毗连处。

 

 

       

                          4、在大沂路拍摄。

        

                  5、在笔架山主峰西南侧拍摄。

 

      

               6、在笔架山正南方一条山沟里拍摄。

 

     

                   7、笔架山主峰东侧毗连山丘上的建筑物。

                                  

      

                 8、城墙式建筑是前几年建天然猎场修成的。

 

 

      

                9、在沟坡上拍摄。

 

      

                 10、笔架山主峰东侧毗连山丘上的建筑物。

      

                    11、这是我在今年3月3日拍摄的。

 

       

            12、这是我在2008年12月24日拍摄的。从这里可以清晰看出“笔架山”的全貌。

         现在这一片果园没了,代之而起的是“昌盛花园”第二期建筑物。从这里已经看不

         到笔架山的全貌了。

 

     

          13、这是我在今年5月5日拍摄的,曾发一博文,题目是《悄然兴起的永康路》。

      这是我在昌乐一中大门外的摄影。

 

                                      

      

          14、万松山两边各有一座小山,您看多像“笔架”。古代有南方占卜者曾来此,

        说此处好风水。这可不是迷信!这是符合“地脉学”和“人脉学”科学道理的。

                (这是今年5月5日,我在拍摄“永康路”时的图片)

 

                                 

                  15、这是我在今年5月6日给我大姐夫拍摄的照片。没想到站在胶济铁路

               天桥上还能显现出笔架山三个山头来。见右上方。

                    我那篇博文题目是《我把徐州大姐夫的身影留在了昌乐》

                  (这个图片缩小不成了)

 

                    

       16、这是昌乐一中校园里的中科院院士刘以训塑像。远处可以看到万松山

         上的“文笔塔”。这是我在今年6月14日拍摄的。图片在《仲夏的昌乐一中

         校园摄影断章》一篇博文里。

 

 说明:这一回行了,图片都删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