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友情重,亲情浓

标签:
昌乐县实验高中韩景国办公室电业酒店弟媳妇侄子刘凯舍得粥府情感 |
分类: 文辛摄影 |
之后,他怎么也不让我走了,摸起电话通知两位副校长李成华、赵光岩,要他们陪我午宴。李成华原来在我负责的历史教研室干过,前年我刚退休,他便召集了在城里住的历史课同事,包括现任昌乐二中办公室主任吴尚军、昌乐二中教导处副主任兼历史教研室主任张祥军,赵素琴、贾江红,还有县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张玉德等,为我大摆宴席,祝贺老夫“光荣退休”。这些年轻人绝大多数是我的嫡系弟子,我给他们当过高三毕业班班主任的。赵光岩是物理教师,也曾兼任二中的工会会计,也算是我的“老部下”了。
韩景国校长还打通了我的老同学、原五中老同事姜平国、李万仁等人的手机,请他们来赴宴。姜平国、李万仁与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昌乐一中的老同学,姜平国比我高一级,李万仁比我低一级。二人是从昌乐五中(1989年以后改称昌乐二中)调到一墙之隔的教育局的,姜平国是从人事科科长退居二线,然后退休;李万仁曾任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如今他俩是“钓鱼专业户”,平日里与我的对门吕兆吉老师整天以钓鱼为乐。此次吕兆吉老师也在场。老吕曾在学校工会兼任过秘书,也算是我的“部下”吧?不过,他为我写的东西我从来没用过。当年,也不晓得学校怎么考虑的,让一个比我年龄大一旬的语文教师给我干秘书……我常戏谑他,“就你这个国文底子,还想给我写东西呀?趁早歇着吧!”当然了,那是玩笑。老吕这人就像老顽童,十分开朗。
不料,在电业大酒店,又遇到原昌乐五中(二中的前身)老同事艾学文、刁华富等人,午宴期间,跑到我们六号房间敬酒。艾学文是政治教师,1982年改行从政,现任质监局局长,自从我出版了散文集《月下小品》、历史长篇小说《侯景乱梁》后,给我帮忙不小。刁华富原来在昌乐五中任团委书记,1989年也改行从政,现任外贸局副局长,前年我在县政协撰写文史资料,与他碰过几次面,也没断了联系。不过,他们看我酒量小,没怎么“灌”我,反倒与酒量大的姜平国“战”起来了。
纵然如此,不知不觉间,喝得也过量了。昨天下午回家后,一觉就睡到了今天凌晨五点半。八点后,韩景国校长打我手机,询问我的情况。我说,“昨天晚上没吃饭,今天刚起来不久。”他说,“让你坐车你不肯,自己骑上车子就走,我知道你酒量小,但喝得却不少,很不放心,我与司机小冯开车一直跟着你,到了你住的楼下,让小冯与你上的楼。他看到你昨天还很好呢,怎么就睡了这么长时间?”
我告诉他,“没事的,我的肠胃特别好,是不会吐酒的;而且头也不晕。一切感觉良好,只是睡得时间长罢了。刚才觉得很饿,吃了一个大馒头,可能昨夜没吃饭的原因吧?”他说:“你昨天中午,偷偷地倒进烟灰缸不少酒,我没作声,知道你没喝醉;如果喝醉了,就不会想出鬼点子了。”我说:“很对头呀,要是喝醉了,就不会捣鬼了,只知道往自己嘴里倒了。不过,我在酒席上很实在,捣鬼也是迫不得已。那么些敬酒的,我能都喝吗?哈哈!”
今天近午,刚打开电脑,老家而且还是老胡同里的弟媳妇与侄子来了。这个弟媳妇虽然与我服期较远,已经出了五服,但几乎年年来看望我和老伴,对人很亲的。我居住在城里,与老家城南街道办小埠前村虽然只有二十里,但老家的情形还是不怎么了解的,弟媳妇给我们讲述过不少乡情,其中有许多是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
我说:“咱们到‘舍得粥府”吃饭去。那个地方我只是给他们摄影了,还不曾亲自品尝过他们的饭菜究竟如何呢?”
舍得粥府的生意真好,楼上雅间早就没有了,楼下大厅,顾客爆满,找不到一张闲桌,服务员基本都认识我,请我略等一会儿,当她们看到中间一张桌的客人走了,马上就给我们占下了,让我们坐定,奉茶。然后是点菜,点了八个荤素菜肴,要了一大罐八宝粥,一拉罐青岛啤酒是自己带的。我不知道他们那儿是啥规矩,允许不允许自己带酒,但她们没有做声。也有可能是照顾我吧?
本来昨天要发一篇小小说的,可是没来得及发。今天改变了主意,先把昨天与今天的摄影发上吧。题目暂且叫做《友情重,亲情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