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图文) 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2008-06-04 10:47:56)
标签:

昌乐一中

我的母校

校园掠影

休闲

文化

分类: 流年碎影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原创图文)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文 

 

【说明】今年5月30日(上周五)上午,打电话给一中办公室主任吴文福,不在;我对接电话的人说,你们李宪武校长在吗?恰好校长助理李宪武在办公室,我说,我今天上午去照一部分风景图片。李校长很爽快地说,您来吧,欢迎呀!

    从李校长口中得知,秦汶民校长出发了。我说,我随便来拍摄几张图片,谁也不要惊动。他正好有课(李宪武兼着高三艺术班的语文课),给我找了一个办公室的青年人做陪同。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当天中午被一中的几个教师——我的学生挽留,中午与晚上都没捞着回来,故而相机的内存卡没马上处理,翌日到气象局拍照时,让一位青年人把时间弄乱了,相片里显示的不是5月30日,而是5月25日。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这就是闻名齐鲁大地的“吴家池子”,1962年我在这里求学时

                      是一口圆井,后来听说井口加了盖,秦汶民校长主政后,有了新创

                         意,成为如今的样子。)

                   

                 

                   (图片2:办公楼与教学楼之间的一条小道。容纳不下,已删去。)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3:此白杨树树龄已有70余载,原来是打钟的。上面

                  白杨树枝杈上的大铁钟,连同那根拉钟的绳子,如今依然挂

                  在主枝上,横搭在主枝上的那根横木已经被老白杨的增生层

                   裹在里面,长在一起了。老钟被岁月老人变成了老白杨身

                   上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成了山东省昌乐一中历史悠久的象征之一。)

 

                

                 (图片4:这里时院士路的最西边,路南有“树楠园”。是秦汶民校长

             主政后构思而成的。霍树楠先生是昌乐一中在民国时期的名校长。图片已删除)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5:上图为一枚石头上镌刻的“树楠园”近景。)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6:从昌乐一中走出来的两院士之一的刘振兴塑雕。)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7:从昌乐一中走出来的两院士之一的刘以训塑雕。)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8:文化墙。位于一、三号教学楼与二、四号教学楼之间的

                     坝堰上。全长90米。人物有共有39位,采用浅浮雕技法雕成。)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9:站在院士路东端拍摄的东西走向的院士路。远处

                            是山东省昌乐一中标志性建筑物“翰苑”)

 

                 

                   (图片10:上图为“秋实园”。位于学校东北隅。据秦汶民校长

                     介绍,这里因为地势高,又在东北方位,按《周易》说法,

                   东北为“艮”,代表山,象征山下出泉。蕴阳刚之气,含童蒙

                    之吉。在此处建园,既含《易经》之释,又取“春华秋实”

                       之意,故名“秋实园”。图片已经删除。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1:“秋实园”近景。)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2:操场主席台。)

                    

                     

                   (图片13:远远可见的操场东南角的小灵通塔。图片已删除)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4:学生公寓之一。有鲁迅雕像。)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5:校园塑雕“升华”。主体为大红色,形状为汉字“泉”的变形,

                   又酷似两只大手擎起明天的太阳。矗立在清泉广场,象征成功从这里

                   起步,梦想在这里放飞,希望在这里升华。该雕塑体现了传统文化与

                                  现代意象的完美结合。)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6:这里是“翰苑”的南侧。1962年我上学时,学校经常在此

                   举行会议。原来翰苑南墙根有一砖砌的半米方台,作为主席台。)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7:山东省昌乐一中标志性建筑物——翰苑。这是翰苑西门,

              由于上午在东面拍摄是逆光。翰苑西邻“世纪广场”,东通“院士路”。

              翰苑原称“校部”,又名“四合院”,始建于1945年10月,为校长主政、

              教师办公之地。东西开门。如今的翰苑既保持了朴素自然的独特风格,又

              展现了传统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名“翰苑”,自有深意在也!)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8:昌乐一中办公大楼。)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19:“吴家池子”四字不仅名闻齐鲁,而且闻名华夏,很多人

              可能不知道“昌乐一中”,但不会不知道“吴家池子”。

                  盖因为我的母校一直叫做“吴家池子中学”,并简称“吴家池子”。

             去年,在编辑《昌乐一中70年》时,执行主编刘兴国(当时任政协

             文史委主任)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妙文《清泉十奇》,想转载于下,

             可惜“正文容量太大”发不出,另发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0:树木见证着历史,昌乐一中的槐树处处可见。这是

               位于“翰苑”北墙根下的槐树。校友刘锡诚先生是我的

               本家长辈,他写的《洋槐树》一文,已经转发到敝博。)

                        

                 (图片21:办公楼西侧的一条小道。这里通往教师宿舍楼。已删。)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2:位于办公大楼西侧、世纪广场东北端的“怡心亭”。)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3:站于办公楼西端拍摄的“新世纪广场”一角。此名象征

                         着无数英才从这里启程,放飞理想,驶向未来,走向成功。

                         同时也昭示着昌乐一中与时俱进,同新世纪一起起步,踏上

                        新征程,谱写新乐章,迈向新辉煌。)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4:这是“金叶女贞”。去年为了编辑《昌乐一中70年》,在一中

                   查阅档案资料,某天到餐厅午餐时,秦汶民校长特别介绍了栽培这些树

                   木的含义,现在是开放时期,女学生更要洁身自好。这句话给我的印象

                   很深。充分体现了主政者的办学理念。)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5:老槐树是昌乐一中悠久历史的见证。)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6:学苑餐厅。此餐厅是昌乐一中三个餐厅之一。)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7:博大公寓。拍摄是逆光,效果不好。)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8:站在新世纪广场东南角拍摄的“新世纪广场”。)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29:学校大门。大门坐东朝西。)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30:进大门后,位于北侧的教职工宿舍楼第一排。)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31:在通往办公大楼的路上,有一簇竹林。)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35:昌乐一中历史悠久,图书馆桧木很大,所藏书籍琳琅满目,

                    国民政府时期建校,图书费单列,专款专用。去年我作为编辑曾

                   与马进先生专访过从事图书工作三十年,离休于昌乐一中的杨克勤

                   老师,据他介绍,光“图书分类改编”就有三次之多。这是我拍摄

                   的图书馆一角,图片上是图书管理员某老师。——忘记名字了)

                  

 

               

                 (原创图文) <wbr>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图片37:你看,院士路处处是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