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难度并不大 只差高层说句话
(2011-01-05 08:14:15)
标签:
车改难度并不大只差高层说句话晓程汽车焦点评论丹东晓程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车改难度并不大 只差高层说句话
文/丹东晓程
公车改革难度其实确实不小。说难度不大有些幼稚。当如果运筹得当,完全可以举重若轻软着陆。
试想,面对举国愤慨、人人喊改的公车制度,连享用公车的官员都自知理亏,乘坐公车时已经少了不少潇洒的派头,而倒有些灰头土脸了。如果持续下去,公众舆论也许会让他们抬不起头。国内有一位市委书记已经开始骑自行车上下班了。尽管理由是节能减排。我就不信,老百姓在冷风里等公共汽车等不来的时候,官员们好意思乘坐公务用车上下班而心安理得,不受良心的谴责。所以已经有部分官员购买了私家车,下班后自己开车出游,不必顾虑人言可畏。
这说明公车改革的火候已经到了。
事实上,官员乘坐出租车上下班也用不了多少钱。省下区区小钱,失掉公众信任,实在得不偿失。
降低公车改革难度的做法是通过两步走,分解难度。
此前提出的公车改革必须自上而下的思路是正确的。
第一步,政治局国务院联合出台规定,严格禁止官员上下班乘坐公务车,公布举报电话,百姓网上监督,实施一票否决,发现违规者,民主测评视为不合格,调整工作。
第二步,取消公车。公检法公务用车严格限制。
既然上下班严禁乘坐公务车了,公务用车的油水就缩减了一半。难度自然就降低了。在此基础上,全国统一号令,从根本上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人大制定法律,实施公务车公司化办法,公务用车一律市场化,取消公车经费,取消公务车购置费用预算和支出,取消与公务用车有关的财政拨款,予以立法。可以出台《反腐败法》,将公款出国、公款旅游、公款招待、取消公务车写进法律。官民用车,人人平等。
关键是如何迈出第一步。
乘坐公务用车上下班,毫无道理。但多年来形成了潜规则,用车公私不分,其实界限也很难区分,于是形成了潜规则。这个潜规则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官员心中心知肚明,以为这等小事,没有规定,与贪污受贿巨款相比不值一提,无伤大雅,所以无所顾忌。
如果高层有令,全国统一行动,令行禁止,此等顽疾,可以一朝解决。
如果第二步有难度,可以在全国全党开展“践行三个代表、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大讨论,同时层层召开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瞻望前途,想象后果。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研究立法。将公款消费等挥霍行为与私自用公款租赁车辆的行为,列入腐败浪费罪。之后,交给大专院校、民主党派、全国人大、企业白领组成的特别监督组织去监督,发动民众网上监督。
(新浪汽车独家专稿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