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车频降价 代价有多大

(2008-06-16 09:20:39)
标签:

汽车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新车频降价 代价有多大

文/丹东晓程

    降价——只有降价才是汽车销售的动力。
    降价——只有降价才是吸引购买的诱因。
    2006,市场已露出“降价依赖”的端倪。
    2007,市场将酿成“降价依赖”的顽疾。

    2008,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坚持不住了,又开始了降价依赖。
    年中之际,把脉车市,预知疾患,防患于未然,当属未雨绸缪之举。
     一、 “病因”与“病理”分析
    2006、2007年是靠降价取得销售业绩的一年。所谓“井喷”,与频繁降价促销有关。所以,2008年六月,车市降价依赖症旧病复发。  
    多年来,车企车商的业绩与降价的关联度第一次这样紧密。晓程认为,业绩与降价的关联度越是紧密,就越能说明企业对降价的依赖依存度越呈强势。对有的车型甚至是相当数量车型来说,没有了降价,也就没有了销量,没有了业绩。企业将业绩相当程度地寄托在降价上面,这便是“降价依赖”的典型“症状”。这一“症状”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消费者反而冷眼旁观,并不同情甚至有些幸灾乐祸,原因就是此病症“病”得没有水平:销售技巧贫乏;新车定价虚高;人为预留降价空间;明知车价高却不肯直降非要走优惠赠送的曲线降价之路,降价不爽,羞羞答答,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欣赏。
    事实上,经销商和汽车企业谁不将希望寄托在“金九银十”年底冲量上面呢?谁不眼巴巴瞅着盼着年底价格战一战之后小输大赢呢?轻营销,重降价;轻平时,重年节;降价之与营销,可以取得以一当十之效;年节之与平时,大有一劳永逸之功。于是,对年节降价产生依赖感。没有降价就没有营销,降价几乎成了营销的代名词了。
    二、“病情”与“预后”分析
    此种“降价依赖”症具有传染性。
    首先它先后传染给了其它企业和经销商,甚至引起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交叉感染”。企业的“降价依赖”传染给经销商,经销商再传染给企业:企业的“降价依赖”让经销商也产生了对它的降价的依赖;企业也依赖于经销商的降价为它赢得更多利润;经销商自己也依赖自己的降价获得销量和经销利润。
    其次它传染给了消费者。由于频繁降价,消费者就开始看热闹,等时机。不降就不舒服,不适应,不过瘾,不动心;不降我就等;降了,就对了,早就该降了,应该的。也许还能降,也许还要等。降价期待就发展蔓延成了“降价依赖”。
    可以说,从2006年开始滋生的“降价依赖”,已经成为汽车生产、销售、消费三方的一种心理定势。
    有人分析说,就细分市场而言,中级车和豪华车市场的争夺将是最激烈的,因此上述两个细分市场的降价空间和力度都将会是最大的。也就是说,2008年,就“预后”来说,企业对中级车和豪华车的“降价依赖”为更甚;拉动销量,他们将依赖于降价。老早的就把降价的希望寄托出去啦。
    其实,何止是中高级豪华车市场,就是“中低级”车、经济型车、微型车,现在不一直在降么?降价空间还是有的,“降价依赖”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发病”时机分析
    很简单,往年的降价高潮分三波,年初、秋季和年末。也许,有企业现在已经开始了对那时降价的依赖呢;也许相当的银子就依赖于这三波降价来挣呢。可见顽疾之顽——病得不轻。2008年,从现在开始,夏天,一个平常的日子,汽车企业在涨价的舆论之后,在绷了五个月之后,实在绷不住了,于是开始发病。
    四、病患危害程度分析
    称为病症,就是危害健康的毛病。
    “降价依赖”对中国车市健康的危害,是消极且潜移默化的。它不利于传统营销理念向先进营销理念的转化,不利于销售效益的全面整体提高;影响高技能营销人员的培养,影响价格诚信,影响企业形象,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它最终将把企业逼近死胡同:降价之后再做什么?除了降价还有什么?价格降无可降之后,中国汽车靠什么来促销?   
    还有令人担心的消极的影响是,一部分企业既想降价又想赢得利润,只能在降质减配上面做文章,最终使品牌形象、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受损。
    “降价依赖”对消费者的危害是,车价当降不降,早不降晚不降,偏偏我买车不久就降,丢了银子,坏了心情。早买往往吃亏,不买不得享受。
    五、病患积极影响分析
    凡事有弊就有利。一分为二,利弊相生。至少,病出了头,可以让人找出病因辩证施治;病愈之后,可以增强肌体免疫力。大弊如上,小利如下:
    在车价虚高之时,“降价依赖”可以逐渐将车价的水分压缩得比较干净。尽管它拉长了这个压缩的过程,尽管它让企业最终付出了一定的价格诚信缺失的代价。
    六、辩证施治方案分析
    1、施以苦口良药,避免饮鸩止渴。长痛不如短痛,抑制利润诱惑,摆脱“降价依赖”。这个苦口良药就是类似于雅阁汽车一样的长期不降价策略,并敢于作出承诺,通过媒体公布于众,还要公证,避免将来被诉之公堂时矢口否认作过承诺。但前提就是先把价格降到位。
    2、发挥榜样的力量,学习华晨骏捷,新车定价“三实”:老实踏实真实;赢得信任又赢得市场,消除“降价依赖”之虞, 避免“饮鸩止渴”之累。     
    3、实施降价补偿,学习东风标志,“不信东风唤不回”,实实在在快降价,先降价,后稳住价,倡导汽车价格诚信回归。
    至于更多治疗方案,难以设计更多。只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重视。有病早治,不可讳疾忌医。车市之病也是同理。
    实在没有高招,那就得等到价格空间压到底之后、价格降无可降之时,让降价依赖症自行消失。

(新浪汽车版权所有  擅自转载侵权必究)

 欢迎点击评点最新博文:

 本周降价最狠13款车降价趋势分析

富康品牌值百万?车型可弃 品牌要留

 

奔腾速腾景程致胜 应该选谁

迈腾价格飞降  售价低于领驭内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