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老总怎么吹牛为什么吹牛?
自主品牌企业老总吹牛,最近被报纸舆论炮轰。
晓程认为,只要有业绩、有底气,吹吹小牛还是可以滴,吹牛不上税,吹牛不获罪,顶多算个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范畴的问题。但不要吹大牛把牛吹破了,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牛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企业家吹牛事出有因,不是凭空吹牛。往往有具体的语言环境。战前动员,号令三军,鼓舞士气,展示前程,抒发革命豪情,表达顽强斗志,来一番豪言壮语,激情满怀,热性沸腾,群情振奋,这是精神战术。从文革过来的人,难免带有一些痕迹,惯于抒豪情激壮志。各人有各人的打法。应该允许人家保持个性,给人家一定的抒情和说话的空间。这个时代是经济开放、思想解放、情绪释放的时代,有压抑感紧张感适当的释放,无伤大雅,此情可谅。固然言多有失,但任何人讲话都不可能时刻照本宣科,话语权过于集中,稍有不慎,掌控失当,便有破绽。但这类言语,主要是起舆论造势和自我激励作用,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没有人较真,所以,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不惜利用省级主流媒体严辞挞伐,似有小题大做之嫌。此类事情,以宽容为佳,尽量淡化,以体现我们社会的宽容民主的氛围。最好不要太紧张,更不要打棍子扣帽子。人是感性的动物,个性千差万别,应允许人们有缺点。自主品牌老总也不是完人,不会十全十美,有点缺点,完全正常;对他们的有些个人爱好,只要不会给社会造成危害和损失,没有违法乱纪,就应该宽大为怀。
前提和底线是,吹牛应该适当适度,应该讲究艺术。适当时机,适当场合,自己公司内部,避免媒体参与,此时此刻,豪情壮志,灰色情绪,尽情抒发。
在有记者的场合,还是应适当注意。要知道,干我们这一行,你拒绝采访,不行;允许随意采访,也不妥;我们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要轻视,也不要忽略。媒体面前说话,一定要讲艺术性,留有余地,掌握分寸。一般谈话可以尽情放松,谈笑风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言语风格。
尤其在公众场合对外发布消息,涉及核心内容要规范、庄重,不得随意自作主张即兴发挥率性而为。更不能夸大事实、无端渲染,发布虚假信息,影响企业形象,损害企业诚信品质,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要知道,吹牛不上税,吹牛不获罪,但吹牛有成本。而且这个成本是潜在的、难以估量的。
建议自主品牌在新闻发布方面作进一步的规范。要有新闻发言人制度。老总可以讲话,但应适当注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