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到爱知世博会成功与不足

标签:
中国上海世博会成功不足经验爱知日本名古屋 |
分类: 东瀛见闻 |

摄于上海南翔
中国上海世博会已经到了最后100天冲刺阶段了,俺从上届名古屋爱知世博会上看到有很多成功经验也有部分不足方面,希望能够给我们上海世博有所启示:
千辆婴儿手推车和轮椅
爱知世博会会占地100公顷,为体现“以人为本”办世博精神,会场大门旁备有上千辆婴儿手推车和轮椅,供带小孩的家长和腿脚不便的老人免费使用,这让观众进门就享受热情轻松的服务.
降温喷雾装置
世博会时间跨度长,甚至要占了整个夏季,排队在世博会上是常态现象,而夏季天热又容易中暑,爱知会场主要干道两侧有遮阳布,支架上有冷气向下吹,使坐在凳子上的人感到凉爽。园区内1824个喷雾装置被安装在152根遮阳伞立柱上,高约3米,每根立柱上等间隔地安装12个喷雾装置。这些干湿喷雾装置可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自动启动或关闭喷射。喷雾装置上设有温度计,当气温超过27℃达10分钟或空气中湿度小于70%或风速小于每秒3米5分钟后,喷雾装置将自动启动;当气温下降至25℃或空气中湿度超过80%或者风速超过每秒3米5分钟后,喷雾装置将自动停止。
厕所设有报警装置
虽然会场到处处都设置了探头,但总不能在厕所装把,为防止有人在厕所发生意外,会场中的厕所设有报警装置,一旦有人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只要按下电钮,救护人员会很快赶到,世博会内的厕所,可以说是集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场所之一。特设的残疾人厕所,一应设施俱全,普通厕所内一柄扶手,一个衣钩,无不让人感觉舒适、方便、恰到好处,女厕所内还特意安置男孩用的小便器,这是为方便带男孩的女士而设,在细微之处考虑得周到至极。
园林建筑喜庆气氛
日本的景观设计师非常清楚,在世博会上场馆才是主角,园林建筑只是配角,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即使是为了满足近百游客休息的大型的张力膜亭子,也尽量把结构做得轻巧通透。连接各个场馆的主干道长达数公里,路边用于遮阳的构筑物也是采用素雅的张力膜,视觉上不感到冗长庞大。一些小型的园林建筑、水池则活泼明快,色彩上使用暖色,烘托世博会喜庆气氛。
会场垃圾被分为9类
会场垃圾被分为9类,可以被不同程度地再利用。更重要的是,爱知世博会非常重视公众参与。在濑户会场,有235个允许市民参与的环保项目,这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公众环保意识。展会主办者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仅靠政府和企业是不够的,只有普通民众“从我做起”,21世纪才能真正成为环保的时代。
综观整个爱知世博会,确实也有一些遗憾和不足:
等候时间过长
主办方对参观人数估计失误。原先估计每天参观人数最多不会超过20万。但实际上单日参观人数最多达到了28万。人多之后会场交通工具都明显拥挤,比如,设两个入口,早上进门排队时间太长造成观众等待时间较长,会场内甚至看到排队民众席地而睡情景.
语言服务不足
日本人基本和中国人一样是哑巴英语,会口语的服务人员太少,很多志愿服务者对外国观众只能比比划划,沟通存在障碍,影响了服务质量。
永久会馆不多
为节约成本,爱知世博会长久会场除了迎宾馆和主要道路外,其他展馆设施等全部拆除,据称拆除费用约100亿日元,这多少有些“物未尽其用”的遗憾。
遮荫蔽雨的地方较少
这也是爱知世博会最大问题,整个园区除了展馆、商店、餐厅,可以遮荫蔽雨的地方较少,但偶发现雨伞商在那次世博会发了不小.
相信这些成功和不足能给我们中国上海世博会有所启示,这些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不足,作为中国上海世博会就不应该重复这些错误了.
前一篇:从洋葱炒牛肉的降价看日本通缩开始
后一篇:让西方人为之震惊的日本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