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田金双
田金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203
  • 关注人气:9,7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毛流浪记》:一枚理想主义的烧饼

(2011-06-16 08:31:21)
标签:

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

音乐剧

三宝

娱乐私塾

明星书院

田金双

娱乐

分类: 【文化时评】

《三毛流浪记》:一枚理想主义的烧饼

 

/田金双

 

《三毛流浪记》:一枚理想主义的烧饼

 

理想主义在漫延,音乐剧《三毛流浪记》是个典型的例证。

 

如果说孟京辉的《等待戈多》和张广天的《切.格瓦拉》是话剧中理想主义精神复苏的话,三宝、关山的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则是新世俗百态下理想主义的另类觉醒。只不过,和张乐平原著漫画不同的,同名音乐剧《三毛流浪记》通过三毛生活中的“饥饿”际境,展示给我们一枚理想主义的“烧饼”。

 

同名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展现给我们的关乎“饥饿”这一主题,但呈现给我们的并非苦难,而是苦难之中生且日艰的人性和悲天泯人的大情怀,这也是该剧重要的精神内核。

 

一个老年的哑巴女乞静静地在街头翻食垃圾,几个流浪儿站在街角讨论着美食苦中作乐,一个神经兮兮的算命先生为孩子们指点迷津,一个看似高贵的女人在小三毛给自己的高脚靴美容时令人心碎地偷吃了半枚烧饼,接着道貌岸然的巡警出现……故事沿着这枚和“饥饿”有关的烧饼向前推时,上演了许多荒诞的情节。真所谓,非常时代,非常人性,非常饥饿!看似无厘头和荒诞幽默的剧情和理想主义息息相关。

 

小时候,经常翻看《三毛流浪记》,纵深对比,这部同名音乐剧展示给我们的绝非老三毛,而是全新语境下又一个鲜活的三毛。可爱的8090后,你们知道有个叫“三毛”的孩子吗?他在街头和流浪儿一起生活,偶尔讨论美食,三毛说“我追不上鸡,我没鸡跑得快,我饿!”“我只想要一个烧饼!”而这枚烧饼背后牵出的故事则是一次偶然中奖,每个人都想被三毛认作妈妈,包括那个“有奶便是娘”看似很GAY的算命男子,三毛认下街头哑巴女乞做自己妈妈,上演让我们悲欣交集的一幕故事。这种“饥饿”,绝非单纯的身体之饿,而是精神之饿,或者说这个时代背后理想主义之饿。

 

当然,该剧并非单一地将现实批得体无完肤,而是直指饥饿产生的非常诱因,让我们在三毛一系列非常际境面前,体验到人性和人性之艰。诚然,人性的伟大之处,不止是同情、焦灼、自伤,而是在无乐不作中寻找人性或人性的救赎。也正因之,这也注定这部同名音乐剧《三毛流浪记》不失真诚。

 

这就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从孩子到成人,“饥饿感”丧失。现在的孩子脑满肠肥,目光空空;理想主义的小三毛,饥饿得干净!《三毛流浪记》意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精神命题:有一种伟大的“饥饿”或追求,叫理想主义或者烧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