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中叶以后,政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在思想领域,儒、道、佛三家于长期的斗争中,相互渗透、相互汲取,传统的儒学以很难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到宋朝建立之后,中国的思想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为代表的学者们以儒学为中心,融合佛、道两家的一些学说创立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理学。在经过了北宋前期近60多年的探讨和论证后,理学最终被二程兄弟加以系统的阐释和宣扬,成为了后世800余年间在中国封建王朝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

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程颢和其弟程颐祖籍安徽徽州,到其高祖父程羽时,定居于开封。宋仁宗年间,二程兄弟的父亲程珦将程氏祖坟迁葬于洛阳伊川,程家遂定居于河南洛阳。
二程少时,随父宦游南北,攻读孔孟经典。年十四、五岁时,就向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学习古典文献。周的“太极图说”,对二程后来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元1057年,26岁的程颢科举及第,之后的十几年间,他先后当了几任地方官员。无论在哪里,他都十分的重视教育,广招门徒,讲学著书,撰写了不少的学术著作。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程颢经人推荐被招入变法的最高权力机关——制置三司条例司中,不过程颢对宋神宗进言的多是以仁爱为本,求贤育才,行尧舜之道等等,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多有不合,最终被外放到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做地方官。
公元1072年,程颢返回了故里洛阳,开始潜心于研究和教育工作。他与自己的弟弟程颐在洛阳聚徒讲学,四方的学者云集与二程的门下,很多人甚至不远千里来求学。二程兄弟用理学的观点向学生讲述儒学经典四书五经,其影响越来越大,最终他们的学说形成为了北宋理学最大的学派——洛学。
公元1085年,程颢病逝于洛阳,葬于伊川先茔。

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河南洛阳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程颐早年主要致力于学术,直到宋哲宗即位后,他才在司马光和吕公著等人的推荐下,被任命为崇政殿说书,专门教小皇帝哲宗读书。程颐为人方正,教书一丝不苟,即使是给皇帝讲课,他也毫无顾忌,律己责人,均甚严苛,结果招来了一些大臣的不满。遂有了以苏东坡为首的蜀党和以程颐为首的洛党之间的党争,两党之间互相攻击,最终两败俱伤。程颐回到了洛阳,继续自己的教学生涯。
公元1082年,在宰相文彦博的帮助下,程颐得到了伊川鸣皋镇的1000亩庄园,他遂在这里讲学和著书立说,创建了伊皋书院(后名伊川书院)。在此后的20多年间,程颐一直在这里开坛讲学,招收了大量的弟子,后来这些弟子中有不少人学有所成,他们把二程的思想和学说向中原之外的地区传播。在宋朝南迁的时候,二程的弟子们又把洛学传遍了整个江南地区,最终在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手中形成为一套系统的新儒学体系,史称程朱理学。此后的800多年中,这种学说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
公元1106年,程颐举家从洛阳迁到嵩县陆浑岭下,即今日的程村。第二年,程颐病逝,享年75岁。

位于河南省伊川县的程园,是二程兄弟及其父的墓地,
匾额“伊洛渊源”四字为清光绪皇帝所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