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期待四明大地涌现出更多“盛徐荦式”的好少年
(2025-08-23 15:05:06)8月19日,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宁波举行,共有9名(组)好少年入选,我市“急救侠”盛徐荦入选,这是宁波连续三届有少年获此殊荣。次日,“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在宁波集中展演,两场活动引起了各路媒体的极大关注。截至8月21日20时,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报道及转载337篇(条),全网传播量2.62亿次,形成广泛热烈的传播声势。
两场大型活动放在宁波举办,这本身就足以证明宁波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连续三届有宁波少年入选“新时代好少年”更充分表明了这些年宁波主抓思政教育、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入选的“急救侠”盛徐荦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实,在宁波,“盛徐荦式”的好少年还有很多,而且还在不断涌现。
就以我参与编辑《现代金报》报道过的好少年为例,举其荦荦大端者有,如著名的短跑名将陈妤颉,标枪好手严子怡,世界西餐烹饪冠军康邦成,以一分钟单摇 374 次的成绩打破此前由日本跳绳选手保持 10 年之久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周琦,还有获省“小金桂”金花称号的越剧“小戏骨”吕珂瑶,其中,还有我为其写过评论的昆虫少年李於言,这位11岁(前年)少年是拥有近40万粉丝的科普视频博主,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寓言同学”账号,录制昆虫科普视频,被网友戏称为“小法布尔”。后来,他与另外两位昆虫少年施则行、褚南钦凭借对昆虫的热爱,不断学习探索,积极参与公益科普活动,获得宁波新时代好少年、浙江省成绩突出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这里,我要特别提到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的何锦帆同学,他为我解决了一大难题,即海鲜如何保鲜。记不清哪天晚上,我在审校金报清样时看到一则消息:石浦一位名叫何锦帆的小学生发明了“报纸包裹多层保鲜法”(即先用保鲜袋将处理好的鲜鱼紧密包裹,打结封口,再用报纸将鱼身严严实实包裹多层,然后在报纸外再套一层保鲜袋,最终形成“保鲜袋 - 报纸 - 保鲜袋” 的三层防护结构,保鲜期达到50天。第二天我就如法炮制,将刚买的鲳鱼处理后按照“报纸包裹多层保鲜法”放入冰箱冷冻箱,时隔多日取出烧制,肉质依然鲜嫩。自此后,在酒宴上我总会将“何氏保鲜法”介绍给亲朋好友。
随后就传来消息,这一成果不仅在宁波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还被推荐参加浙江省比赛,获得省二等奖,并被媒体报道推广。
而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应急救护培训和科技教育?是因为市区(县)两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早在2022年5月我市就发布了《宁波市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并提出目标:到2025年,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100%……;为了推动科技教育,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宁波市 “院士之乡” 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波市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遴选首批宁波市级科技类课后服务白名单课程》等一系列文件通知,旨在加强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除此之外,思政巴士开进了城乡学校,“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已进入常态化操作,遍布全市的112家“家门口青少年宫”开始热闹起来了,“开心农场”在一些学校开张了,娃娃春晚上演了,武术、舞龙舞狮、毽球、射箭等传统体育进校园了,凡此种种,宁波开始突破应试教育一家独大的格局,科技教育、审美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等各类综合课程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和欢迎,相应地各类人才、好少年正在茁壮成长,不断涌现。
进入新时代,宁波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围绕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坚持培根铸魂、价值引领、实践育人,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有成绩表明,上述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未来,只要不断完善补充实施方案和措施,必定能够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更多的“盛徐荦式”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