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答题处贴百元钞票的“答案”一点不荒唐

(2011-03-10 15:42:25)
标签:

杂谈

王学进:答题处贴百元钞票的“答案”一点不荒唐

 

近日,青岛市的一位老师在青青岛论坛上发了则名为《改卷子的时候发现空白处贴了100块钱》的帖子,说是他在批改一次高中会考模拟试卷时,发现有位考生在一道试题的答题处贴了一张百元大钞,给这道题打了零分,将还给了那位同学,并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他感慨道:“从来没看到过这么荒唐的答案,确实是哭笑不得。”(310日《西安晚报》)

老师这样处理没问题,这道题确实该得零分,该生也确实该挨批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老师以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上了一堂道德品质课。但说此“答案”荒唐则未必,在我看来,这是一道非常严肃、深刻且具有很大警示意义的人生答案。老师绝不能仅从应试角度去判定这道“答案”荒唐与否,而是要从整个教育大背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出发去评判这样一道出离出格的“答案”。

首先得问,该生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应付考试?答案很简单,他在向改卷老师行贿,指望老师收下这张百元大钞,然后手下留情,给这道题或整份试卷一个好分数。因为根据其从各种渠道获取的生活常识,此招百试不爽,老师也不例外,于是他就使出了这招自以为聪明实则愚不可及的蠢招。真是活该。

按理说,一个高中生,应该具有正常人的判断力,即使想考行贿买分,也不至于愚笨到这个程度。唯一的解释是,他“中毒”太深了。我粗略地概括一下,他至少“中”了这几味“毒”:

其一,应试之毒。假如学校不是把应试教育看得那么重,一切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评价标准,学生是不会把分数视为命根,也绝不会如该位男生那样将一道模拟考试题看得比金钱还要重。这都是被应试教育逼的,说白了,就是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异化了学生的人格,戕害了他们的智能。

其二,家教之毒。老师说了,该生家境富裕,学习一般。大凡出生在这类家庭的孩子承受的压力特别大,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不惜血本,从会学步开始,就将子女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还美其名曰不让其输在起跑线上。同时,也不能排除,家长用自己的行动,如给达官贵人送钱送物,或者对子女进行所谓的人生观教育,耳濡目染、耳提面命地对子女灌输金钱至上教育,从小就让孩子懂得了钱能通神的人生哲理。

其三,社教之毒。高中生的经历已经很丰富了,他们在十七八年的人生经历中,哪种社会的丑恶现象没见识过。在资讯渠道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每天都能从电视、网络、报纸、街谈巷议等处接受到各种各样的腐败信息,某某人靠行贿谋得了某某官职,某某贪官收受了多少贿金而被查处,某某企业家靠行贿官员获取了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红帽子等等,不一而足。身处在这样的染缸里,即便纯洁如天使,也会被熏陶得世故、圆滑和刁蛮,成为一个十足的犬儒主义者。

你说,谁荒唐?真正荒唐的是我们的应试教育、家庭环境和这个世道。老师以此答案“荒唐”为由判处该题零分,这很简单,难的是如何去消除貌似荒唐“答案”背后的真实、严肃的教育命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