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07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高考作文理当禁用网络词语

(2011-06-03 12:23:12)
标签:

杂谈

王学进:高考作文理当禁用网络词语

   高考作文能否出现网络词语?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给出了明确回答:不能!他这样提醒考生:网络词汇可以出现在生活中,但不允许出现在高考作文卷上,即使是“给力”、“神马”、“伤不起”、“有木有”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都会被当作错别字扣分。(6月3日《东方早报》)
   周教授的提醒很及时,要不将有许多考生会因此失分。我估计,此“禁令”具有普适性,不仅上海如此,各省市也同样适用。我希望该消息经当天各大网站广泛转载后能引起考生和老师注意,千万不能赶时髦,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
  尽管有网友不认可周教授的说法,说“给力”这样的网络热词已经出现在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而且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怎么能当做错别字扣分呢?我说,应该扣分。为什么?因为高考不同于网络聊天,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用标准规范的汉语言来表情达意,它讲究的是严肃性,规范化,因而其评分标准也十分严格甚至苛刻,而且还强求一律,这是为了维护国考的公正、公平起见。即便“给力”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常用词,也不能给其“网开一面”,不然其他网络词语就会在高考作文中蜂拥而入,扰乱评分标准,给阅卷老师添乱,出难题。
   更重要的是,高考是指挥棒,试卷命题和评分标准对中学教学具有导向性,如果语文高考放宽尺度,允许考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甚至因为网络词语使用丰富,增加了作文的生动性,获得了高分,这样就会极大地刺激中学生使用网络词语的热情和积极性,不但在平时写作中广泛运用网络词语,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甚至在课外活动中,开口闭口“神马”、“有木有”、“穿越了”、“闹太套”、“真相帝”……那让语文老师怎么教学,怎么改作?结果不但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破坏汉语言的纯洁性,割裂汉语言几千年来形成的发展演变传统,结果会毁了汉语言。
  因为说到底,网络词语只是网络产生的一种“异型语言”,它们不遵循严格的造字法,大多是网友随意“创造”的,不讲语法和构词法,只为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或者为达到调侃、戏谑、讽刺、噱头、轰动等网络效应,灵机一动“发明”的,来去一阵风,生命力极其短暂。更有甚者,个别网友通过臆想,杜撰生造一些怪癖的字,如“囧”、“槑” 、“烎”,让人不明所以,连注音都困难。假如广大学生热衷于使用此类怪字,并用它们来遣字造句作文,那汉语言的末日就要到了。
   我以为,有些传统必须维护,不能抛弃,譬如汉语言传统。这点台湾就做得比较好。尽管台湾的现代化程度高于大陆,但台湾一直沿用繁体字,目的当然是为了维护汉字的纯洁性。反观大陆,一次次汉字简化运动动摇了汉语言传承的根脉,再加上网络的普及,涌现出了大量的网络词语,整个语文界已是乱象丛生,如再任由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说,作为中学教学的风向标,高考作文理应禁用网络词语,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