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反反复复选择学校静不下心来学习

(2020-02-15 09:21:32)
标签:

教育

育儿

选择

犹豫

纠结

分类: 教育学习

彩珍:杨老师好,很冒昧,向您请教,我是一个高一孩子的家长,孩子现在就读的学校管理比较严格,他一直想转学校,他自己找的想去的学校的校长,人家同意他转学,我们也带他去了,当时住宿都办出来了,他犹豫了,后来又决定回现在要上的学校,问他原因,他说,他将来想上的学校是厦大或者北科大,二中(他想上的学校)的学生就是这样,今年最高的分数也达不到他将来想要的,可是回到一中后,他又反悔了,又想上二中,现在他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作为家长,想让他在高兴的心情下学习,但是两所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一个是一流的,一个是二流的。

杨永龙:嗯,那你们是不是心平气和与他交流沟通了呢?一流二流关键在于引导孩子做出属于自己男子汉的决定。

彩珍:他现在在犹豫,选二中他觉得他不到他将来的目标,到一中他觉得管理太严,他说,一中像监狱。

杨永龙:那可不可以从严格管理的积极角度来引导孩子呢?

彩珍:我该咋说啊,咋引导啊?请指教。

杨永龙:你了解过河北二中和衡水中学的情况吗?

彩珍:没有。

杨永龙:这两所学校管理以严格著称,学生把这两所学校称之为炼狱。

彩珍:好,好看看。

杨永龙:只有经过了炼狱的洗礼,那么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彩珍:他现在好像知道道理,又好像想要自由,说,如果在一中,我们就是毁了他的后半生,听到他这么说有时候,我也犹豫,我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他会不会得忧郁症。

杨永龙:你到我的博客去好好学习一下《大学毕业生认为父母把他的前程毁了》,特别是“雕鹰的故事”,你可以跟他来探讨一下这个故事。

彩珍:我给他看了,他也转到他的空间了,我给他说了,我为鹰喝彩,从鹰想要后30年的新生可以说是非常惨痛但但又果敢的坚持中,给我的启发很大,我发自内心的为鹰喝彩,他很认真的听了,他在家调整了一个礼拜,因为他和老师请假,说在一中一天也待不了,最后回一中也有我们比他回去的成分在里面,一回到一中,他就说,还是不适应,前两天他说最后一次问你们,如果去二中,你们帮忙不?我们表达的意思在一中,他给我回了一个短信,行了。

杨永龙:嗯,那让孩子双休日来和我聊一聊。

彩珍:好,谢谢,明天他就回来了,多谢了。

杨永龙: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给孩子把这些都交流沟通清楚了,如果孩子执意要转学的话,那么就要让孩子确定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彩珍:这个短信发过后,就不再说话了。

杨永龙:如果做什么事儿都思前想后犹犹豫豫的话,那么就有失男子汉做事的风格。

彩珍:这话我们也说了,他说我们说他的时候就想在一中,他自己的时候就想去二中。

杨永龙:既然不说了,那么也就不再提了,如果再次要说的话,那么就要他做出抉择,既然抉择了,那么就是刀山火海,跪着爬着走也要坚持下去。

彩珍:明天他就回来了,实际上现在我们很忐忑,不知道明天回来是继续要求回二中啊,还是持一种心态:你们要求我的,表面照做,实际反对,造成他的心理上的对峙。我们一直持这样的态度要求他,他说这样会把他逼疯的。星期一回的学校,星期二晚上给我发短信,让我再生一个,问他啥意思,他说没有啥意思,只是我想要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我告诉他再生已经不可能了,他说那就算了,吓得我们连夜找到学校,给他再次郑重的说,他是我们最关切的人,也是我们最疼爱的人。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

彩珍:现在,要求的太严我们怕他真的做出傻事。

杨永龙:你和孩子的爸爸管理孩子是不是分工合作的呢?

彩珍:爸爸严,我安慰,可是好话说尽,就是不听。

杨永龙: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把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的管理交给爸爸,在有关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的管理上妈妈不要插手。在这里我要对你说的是,男人是规则性动物,女人是关系性动物。男人到什么地方都先要知道这里的头是谁,有什么规矩和规则,不遵守规矩和规则将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女人到什么地方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赢得别人的喜欢等等,所以就有了“男人是规则性动物,女人是关系性动物”区别,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建议你把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的管理交给爸爸的原因所在。

爸爸与孩子协商制定学习与活动的规矩与规范,一旦定出了规则和规矩,那么需要的就是按规矩和规则不折不扣的执行,同时制定好奖罚的规矩,爸爸在管理上要做到严厉和严格。男人是规则性动物,只有用规则和规范来约束,那么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爸爸要给孩子制定具体的学习与活动的规矩,并严格按规矩来行事才是关键。这个规矩要赏罚分明,违犯了需要及时动用惩罚措施

爸爸在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和孩子制定一些孩子稍作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同时与孩子协商制定出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比如,每天课前预习,上课按老师所讲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老师的计划,完成了计划就给予欣赏、鼓励、表扬和肯定,完不成计划就给予惩罚,比如剥夺其最喜欢做的事情一周,或者做体罚,当然这些首先要与孩子协商好,要用规矩和规范来约束和要求,就像法律一样,先把不好的地方想到,制定出惩罚的规矩和规范,做好了表扬鼓励和肯定,做不好就用相应的办法惩罚,在教育孩子之上爸爸和妈妈是需要分工配合的,也就是爸爸做爸爸的事儿,妈妈做妈妈的事儿。对于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什么时间出去与别的同学玩等等,爸爸必须要有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规矩与规则,爸爸的规则和规矩要鲜明,而且要严格和严厉,赏罚明确,在定规矩的时候是需要和他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的,所定出的规矩也必须是孩子认可的。有了规矩和规范的约束,以及爸爸的严格管理和要求,那么孩子的行动就会越来越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爸爸用规矩与规则来严格严厉管理孩子,你所说的哪些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许就在忽然之间,男孩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身高猛增、力气也变大了很多。在面对温柔或者暴躁的妈妈时,即使平时最乖巧的男孩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下,妈妈再也不能强迫我做任何事情了!因为这种想法的出现,男孩开始不拿妈妈的教育当回事,有时,他甚至还会故意与妈妈作对,向妈妈的权力挑战。当然,如果男孩的这一行为不断地得逞,他就会变得自傲自大,甚至是目无王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父亲的权威让他保持清醒。父亲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还象征着一种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所以爸爸的规则和规矩要鲜明,而且要严格和严厉,赏罚明确,在定规矩的时候是需要和他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的,所定出的规矩也必须是孩子认可的。有了规矩和规范的约束,以及爸爸的严格管理和要求,那么孩子的行动就会越来越强。

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司其职,各定其位,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起来,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通过爸爸与妈妈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男子汉,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妈妈就要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妈妈要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训斥乃至惩罚是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当然孩子也就会对爸爸的要求和规范来遵从与执行了。妈妈是慈祥的、宽容的、欣赏孩子的,只要有利于这方面的,妈妈都是可以去做的,这样孩子有严格要求与管理,也有被爸爸妈妈欣赏、认可、可定和表扬,他就会处于一种信心和向上的状态。

彩珍:一直是他爸爸管的,我只管他的吃穿。儿子上学走之前,我给儿子唠叨了几句。1、遇到困难,换一个角度试试,但必须有勇气、有决心,去战胜困难,客服困难。2、用一颗热情的心,用一腔奔放的情,用一脸灿烂的笑,面对你周围的人和事。3、坚信: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但任何的坎儿都需要用勇气去大踏步的跨越。4、你的老爸老妈永远的深深的爱着你,你是我们的宝贝儿子。可他看都不看,仍在了一边,他爸说了他以后,勉强装在书包里了,我这样做,他怎么这么反感啊?

杨永龙:你不觉得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逆反期了吗?

彩珍:他决定不上二中会一中时,问我,这算谁输谁赢?我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输赢之分,你非要说输赢,实际是你赢了,你战胜了自己,感觉到了,越说越不听了,感觉是你们越说,我就越不听你们的。

杨永龙:是啊,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10岁到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有人说:“1218岁这个年龄段可以让父母衰老二十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

彩珍:我们是该严管啊,还是给他所要的所谓的自由啊?

杨永龙:爸爸是严厉严格的,妈妈是慈祥祥和的,在这件事儿上应该是由爸爸来做决定,妈妈做好自己变换角度的解释。

彩珍:好,明天孩子从学校回来,看看他啥看法,让他和您聊聊,可以么?

杨永龙:可以啊。

彩珍:真感谢您啊,真没有想到您下午会先接着中午的话题来听我说,我真的没有想到,太感谢了。

杨永龙:不客气,我在学校做的更多的是网络咨询哦。

彩珍:太谢谢了,我们会按您的指点找我们的不足,让孩子明天和您聊。

杨永龙:好的,明天见。谢谢,再次的谢谢。

孩子反反复复选择学校静不下心来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