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思维症的自我调节方法

标签:
强迫思维杂念运行程序自然规律接纳尊重 |
分类: 强迫 |
沛东:老师你好,我是在网上看到你的文章,看到心理很有感触,觉得你能帮助我,我有点强迫引起的抑郁,使自己乱想,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杨永龙:那你说说你的强迫具体是什么呢?
沛东:好的,最开始是在前七八年左右的时候,那时我高三,掌学力压力大吧,开始成绩一般,经过几个月自己的努力,成绩很大提高,非常有信心,但持续一般好的时间,心理突然出现问题,比如,为什么自己一下子这么优秀,纠结,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其实知道自己是努力,找到好的方法才得来了,但那时天天想一些对自己反面的问题,使自己抑郁,成绩不能再提高,反而又下降了。后来,高中毕业了,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在家里看了医生,说是强迫思维,开了几个月的西药,有好转。我现在工作有八年了,从事设计工作,27,我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功,但思想老是困惑我,使我不能每天处于开心,但是我知道我自己的问题,但有时好了几天,不能持续。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
沛东:昨晚看了你博客上的文章,使我自己有很大的感触,觉得写得很好,很适合我现在的状态,我现在不知道我重要的结在那里,请老师帮助。
杨永龙:那你能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什么是强迫思维症吗?
沛东:好的,我相信自己,但又对自己不自信,老是想反面问题更大,来伤害自己,你说的这是一个习惯,大对了,我现在就好像成了一种习惯,我觉得好的方法,比吃药好多了。
杨永龙:强迫思维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
沛东:是,就是摆脱不了,我现在就是你所说了,不管好的坏的,想就想了,大脑里总不能持续控制好的心情。老师,像我这样的情况,你认为怎么样才能摆脱,非常感谢了。
杨永龙:所谓正常心理现象,对于具体的你的情况来说,你在成绩突然得到提高的情况之下,大脑不经意之间蹦出了一些负面的杂念,对于思维的器官大脑来说蹦出正面或负面的念头,这是非常常见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沛东:是的,我知道人的思想有对的和错的,为什么有坏人和好人,不是他们智力问题,而是价值取向不同。
杨永龙: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你知道这是大脑正常的功能的表现,接纳它而不去在意、关注和摆脱它,那么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但是你却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所以总是努力地克制自己,结果越是努力地克制就越进入了恶性循环,所以使自己感到很苦恼、很痛苦。这就是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作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进入恶性循环的表现。
沛东:老师,是这样的,进入恶性循环的表现,是自己太过于太好了。
杨永龙:强迫思维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杂念等等,它们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们本身都有各自的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说白了就是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以及摆脱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沛东:你认为要吃药吗,需要药物治吗?
杨永龙:对于强迫思维症来说,吃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焦虑和抑郁,而不是为了消除症状。
沛东:像我这样的情况需要吃药吗?
杨永龙:如果你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比较严重,那么就按医嘱吃药;如果不严重那么就从心理上做调节。
沛东:我现在的状态是,时好,时不好,都是情绪所致啦。
杨永龙: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你现在需要的是从我给你说的内容中进行感悟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前所要做的事情之上,并尽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说白了就是该吃饭就品尝饭的色香味,该睡觉就让自己身心放松在幻想或聆听大自然的美妙中走进梦乡,该聊天就专注于聊天的内容,该做设计就把所涉及的东西尽最大努力设计好,该读书就让思想与书的作者共鸣,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此时此刻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它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我们的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它的功能就是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反应,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诸多的信息,自然出现各式各样的反应就会是必然的,既然它出现各式各样的反应是必然的,那你说这些个反应对我们所作的事情是不是毫无意义的呢?答案显现是肯定的。既然是毫无意义的,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探究。我们没有必要去探究,当然我们需要的就是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去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用实际行动坚持用毅力和意志力做此时此刻该做的事情了,任何时候都把行动放在了此时此刻的事情之上了,那么打扰我们的杂念也就会被我们忘掉了。久而久之我们的强迫思维症也就自然地痊愈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越怕什么,你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就像你怕各式各样的念头干扰自己的生活,你越是担心和怕各式各样的念头干扰自己的生活,你的注意力就会越加关注那些念头,这些念头也就越加频繁的吸引你的注意力,这样一来这些念头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使你更加难以让自己安心生活。假设你持有担心和怕就担心和怕,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并带着这份担心和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在你认真做该做的事情之中担心和怕也就消失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越怕什么,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所怕的事物之上了,而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丢弃了,这样一来你满心都注意的是所怕的事物,所做的正事儿却没有去关心和关注,自然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了。当你把自己的心思放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并努力的把现实生活之中该做的事做好,自然那些问题也就不会再打扰你和与你捣蛋了。
沛东:说得太对了,很多事情越是怕,就越怕,要放开心情,我现在不想吃药,以前吃过,只是控制自己症状,但心理问题不是药能治好的,老是有这个问题在里面,不能断根,你说这样对吗?
杨永龙:对你所说的那些念头,你把它定位为杂念,是我们人的大脑的自然功能,是必然而来自然而去自生自灭的,对杂念我们所持的态度是让它在那儿存在带着它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
沛东:顺其自然?
杨永龙:是的,要做到顺其自然,需要的就是坚持用实际行动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以及所做的事情。
沛东:之前我一件事,总有一些杂念,不能注意力集中,包括看电视,看书,请问老师遇到这些问题有好的办法吗,不能注意力集中,就产生了焦虑。
杨永龙: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做每一件事情之前、之中和之后都会有正面或负面的念头的,有念头并不是什么坏事,也并不意味着不正常,因为它是我们人的大脑的自然功能的表现,是非常正常自然合理的东西。
沛东:是的,但重点是方法调节。
杨永龙:对于你所出现的问题,最多的是出现在初三、高三和考研的学生身上的。
沛东:是的。
杨永龙:调节的方法是八个字——顺其自然为当所为。
沛东:我现在的问题是,老是有这些阴影。
杨永龙:我们的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它的功能就是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反应,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诸多的信息,自然出现各式各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就是我们经常会感受到的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它的出现对于大脑这个思维的器官来讲是必然的,而且它也是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程序的,这个程序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
沛东:有时还感到躯体不适,昨天看你的文章,心理很舒服。
杨永龙:就像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等等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或程序一样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如果我们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对于我们大脑自身的运行规律来讲,这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接受它,遵循它,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沛东:是的,心有感触。真的,心态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
杨永龙:其实我们最关键的就是需要接纳症状。
沛东:嗯,我觉得这个办法好。
杨永龙: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好起来。
沛东:什么事情不能逃避。
杨永龙:比如说,我们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这块伤疤在我们的身体上消失呢?
沛东:另一种思路思考,人不可能一帆风顺,也要接纳它。
杨永龙:是不是接受它的存在,让它按照身体自我修复的规律去修复呢?反映在我们的行为上是什么呢?是不是根本不用去管它呢?我们的强迫思维症也像这个伤疤一样,它是按大脑的运行规律来运行的,它的消失也是大脑随自我消失的规律而消失的,我们同样是根本不用去管它的。
沛东:嗯,与你聊天心情很好。
杨永龙:就拿你的行为来讲,你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对待这块疤的呢?是不断去抠这块伤疤,恨不得瞬间就把这块伤疤永远地去掉,但这样做的结果又如何呢?其结果自然是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而溃烂流脓。
沛东:是呀!
杨永龙:所以面对你的问题,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我们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回事情,那么我们的问题就会在自己的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这就是顺其自然。在顺其自然的同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为当所为。
沛东:你认为抑郁,强迫,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吗?
杨永龙:“为所当为”简单讲就是认真地做你此时此刻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都是你日常生活的此时此刻可能该去做的事情。
沛东:是的,都是把他看成一件事来做,没有高低。
杨永龙:我们问题的出现最关键的就是忘记了“为所当为”,忘记了自己此时此刻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中,所以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直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中,因此强迫思维症就这样产生了。
沛东:是如此,强迫还引起抑郁。
杨永龙:所以要消除强迫思维症就需要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为所当为”,既立即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你此时此刻应该去做的事情上,并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些症状,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改变那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所有的强迫症状也就会在我们“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沛东:好的,我按你的方法做,我要分散自己的思维,不能一方面去承担,这样真的太累的,是这样吗?
杨永龙:是的,我们人头脑中出现的杂念的现象是正常的,杂念之所以是杂念,那里因为它的内容本身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肮脏的、恐怖的等等。所以如果你主动去想、去关注杂念内容的话,必然就会陷入一个永无止境的死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迫。我们不去管杂念就是因为我们在头脑中出现杂念的现象是有自己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的,根本就用不着我们的意识去管的。它就跟我们呼吸一样,自然的呼,自然地吸,杂念自然的出现了,自然也会消失。 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我们是不用去管它去想它的,我们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它就恢复了自然的规律:自然地发生,自然地消失,最终我们根本就意识不到它了。
沛东:是的。
杨永龙:呵呵,我今天说的太多了,你好好回头感悟一下。
沛东:我会按你的方法自己去调节,我相信一段时间就会把习惯改掉,把自己的思维分散 ,老师,你对这方面研究很深。
杨永龙:不是我对这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很深,而是在二十四、五年的义务心理疏导中遇到的类似的问题太多了。
沛东:嗯,治愈了不少的人痛苦。
杨永龙:因为更多的是初三、高三和考研的学生身上发生,所作为中学老师对他们进行疏导是义不容辞的。
沛东:嗯,社会上的呢,多不多,我也是高三引起的现在的阴影。
杨永龙:当然也有不少,其实他们更多的是没有真正认识到“顺其自然为当所为”。
沛东:成效的应该很多吧?
杨永龙:是的,如果真正认识到了“顺其自然为当所为”,并用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坚定的做此时此刻的事儿,任何时候都活此时此刻的人,那么他们在不断地坚持之中也就走出来了。
沛东:我现在了解一点了。
杨永龙:其实重点是用实际行动来做。
沛东:你说我重点付诸那些实际行动,为所当为吗,具体指的是那些?
杨永龙:是的,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你此时此刻应该去做的事情上,并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那些症状。
沛东:是的,但有时假偶尔会出现一些阴影,就是不用理会它吗?
杨永龙: 是的,任何时候都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探究、不关注、不理会,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或所做的。
沛东:但有时有阻碍思想,使自己抑郁下来,注意力不能集中。
杨永龙:偶尔出现的你也可以采用做自己高兴和快乐的事儿来进行调节。
沛东:嗯。
杨永龙:当然我的博客上也有别的一些方法,你也可以借鉴参考
沛东:好的,谢谢老师了。……。老师,我现在好多了,感谢你的方法,现在的问题是还是没有完全消除,遇到问题时,我是和平常事对待,这种方法好,但有时心理总是想找些问题来烦恼,总还是有这方面的阴影,现在看书比以前好多了,但思维上面,总有些阴影。
杨永龙:嗯,既然好多了,那么需要的就是继续坚持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活所做的事情。
沛东:但有时还是有的怪想法,我会这么快好吗,有点矛盾,这种方法可以完全改变吗,心理有点不解,其实我知道,是可以的,但就是有这种思想在里面了,但现在心情好多了。
杨永龙:心里有怪想法很正常,这就像我们人有呼吸一样。
沛东:是啦,好像有点不相信就这么简单就好了吗?大脑里面总会有这重思想在里面,没有完全拔掉。
杨永龙:呼吸就让它按自己的规律去呼吸,我们要做的事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做自己所做的事。
沛东:了解,但有时做事的时候,这种思想总有一点,但比前好一些,总是想试图试一试的感觉,我说的试一试就是试不好的想法。
杨永龙:这是绝对不能去试的。
沛东:哦,但不试,心理好像有压抑,如果平常心对待就好点,比如说看到一篇好的文章,这些就没有,就是遇到不好的事情,也不好压抑,当时心态很积极。
杨永龙:对于你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顺其自然为当所为”。
沛东:看来这个需要很大的决心志毅力。嗯,要在任何时候做到这一点,就是遇到不好的问题,以平常心对待,中和。
杨永龙:是的,这是需要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力的。
沛东:我采用的就是中和的态度,才现在好多了,以前要么就控制不好,要么就越想就焦虑,所以没找到正确的方法。
杨永龙:我们活人活的是此时此刻,当然所能把握和所做的也只有此时此刻的事儿,只要我们把此时此刻的的一呼一吸之中所要做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也就等于活好了人。
沛东:嗯,我现在不吃药了,感觉效果不怎样,谢谢老师的回答。
杨永龙:你一直在追逐所谓的效果,而恰恰忘记了做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的体验。
沛东:是呀!老是想完全改变,想一下子变成一个没一点心理障碍的人,这也是正常的心理吧。
杨永龙:这不是正常心理的表现,因为你做事想一下子变好,所以就做不到让它在那儿存在带着它,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辩论、不探究。
沛东:哦,但有时心理静不下心来。
杨永龙:要想心里静下来,最关键的就是此时此刻该做什么就坚持去做什么。
沛东:就是不管想,也要去做。
杨永龙:在该做的事情的过程中心里也就自然的静下来了。
沛东:不管自己思维怎么去想,怎么去乱想,还是要坚持去做当下所做的事情。
杨永龙:是的。
沛东:也就是说,有阴影,有负面的思想在里面,不去克制吗,中和对待再继续做下去?这就是说,每一天最好给自己定一个计划。
杨永龙:是的,不去克制,也不去中和,而是坚持做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或该做的事。
沛东:坚持做些什么事,并且也要有效果吧?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杨永龙:不是刻意专门去做什么事,而是做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该做的事。
沛东:嗯,解铃还需系铃人呀,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坚持。
杨永龙:是的,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都是你日常生活中该去做的事情。
沛东:是的,你认为吃药调节的话,是中药好还是西药好呢?
杨永龙:吃药的目的是平息焦虑和抑郁的,自然西药的效果要好一些,但副作用也比较大,我的建议是能不吃药做好不吃药。
沛东:谢谢老师了,我会按你的方法坚持行动下去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