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学生:我缺乏“信心”吗?

(2009-10-03 07:01:59)
标签:

高考

教育

毛虫

高三

分类: 高考指导

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现在我很迷茫,在百度上搜索学习方法偶然看到您在论坛上给一些需要帮助的朋友的回复,我觉得很有道理,很具启发信!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发现了您留下的邮箱,但是不知道我有没有荣幸跟您分享一下我学习上的问题。望回复小李

小李:

您好!很愿意与你共同探讨你所面临的问题,也很愿意在高三这一年与你一起分担风雨。请你把你的情况写详细一点,这样将会为你提供更有力的帮助,你的朋友杨永龙即日。

老师:

您好!很高兴能在我发出求助信的当天就能收到您的回复,同时也感谢您在白忙之中阅读我的来信。

我是一位高三的艺术考生〔播音主持艺术〕我喜欢这个专业!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学得很好,是老师8位学生中的标干。老师在同学面前以及父母面前都说我有这方面的才能,有希望考上重点的艺术院校,但是我都觉得他是在鼓励我而已,但是我还是暗下决心考上重点,但又觉得有些迷茫!我在同学面前能说会道,但是到了上艺术课面对老师同学的时候我说话就有点卡壳。我可能我还不够放开吧或者过分追求完美……一篇文章老师在的时候我读得就不是很投入,效果就出不来,要是老师不在我面前的时候或者状态好的时候就读得就很好,为此老师说我有些“患得患失”的心理……我自己知道这是我怕老师抓住我的错误和瑕疵的缘故,但是学生哪能不犯错呢?老师还说道,不要太去表现自己,要投入文章,不要紧张,我在考试中就一定能发挥正常考上重点是不成问题的,我知道这些道理。但是为什么我做起来就那么难呢?

另外,最令我头疼的就是高考成绩了,老师和家长都叮嘱我,文化分数不过线〔他们要求450分〕不然专业再怎么好也没用,我知道这是道理,但是我现在文化分300都不到。我真的不敢告诉他们。我怕他们失望,我努力过但是还是不能投入学习中去,拿起书就发呆,我在想,我这样去看书有用吗?还有什么快捷的方法去记忆这些知识吗?我会不会立刻就忘记了它们,那样岂不是白费时间了吗?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晚上过去了,我什么东西都没看进去。我被卷入了恶性循环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我似乎放弃了学习,但又不甘放弃,在上课前告诫自己要好好的学习,就从这节课开始,结果一拿起书来老师开始讲课了,就开始发呆,不知不觉,下课铃就响了。每当这时我真的好恨自己,想起父母现在什么都围绕这自己转,他们口口声声的说:现在我们省着钱供你读书,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我知道他们这样教育我是不对的,因为这只会给我更多的压力而已,但是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好,我也就没说什么,只是猛的点头答应,接下来就能听到他们的叹息声了……我很无奈,想必杨老师您也是能体会的……我看过网上介绍的学习方法,也问过老师、师兄高三该怎么学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他们都给了我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一切听起来都这么一气呵成,都那么的简单的易于实施。但是经过一两天的“实施”他们就被我束之高阁了……最终,我还没见到实效的时候,我又陷入了迷茫之中。

老师,我知道您阅读至此已经知道我心理状态了,一切都是因为是我缺乏“信心”是吗?我老师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找回它,似乎我从来就不曾拥有它,这与我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小时候我的成绩就很差,我没有得到过父母的鼓励与肯定,他们给予我的更多的是打骂……我的童年就是从打骂中这过来的。到现在她还是老样子在我需要得到肯定的时候,她就首先把怀疑摆在我的面前,最近的一次相似的谈话是这样的:〔妈:你有信心吗?我:有,我一定能会上浙江传媒学院的!妈:可以?看你现在的样子我看就不能……你要是像现在的学习成绩,希望很小啊……我:……〕我只能选择沉默。我不能反驳她,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只是她不会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鞭策我……。

回到前面的话题,我想老师您在回复中可能会就我的学习方法要求定制一个属于我的学习目标及安排的表格,这个方法不可否认是有一点用处的,上个学期我迷茫到期末考试前期,我发奋学习欲给他们成绩上的交待……于是我按自己的路走定制了学习计划,及目标来复习。最终我的文综科目进步了十几分,我不知道是喜是忧。喜的是:我进步了。忧的是:我没达到我的预期目标。不过整个过程我感到很充实。到了高三开学前期,我再预定月考目标的时候我就没有那种动力了,书是看了,最终在考试拿到试卷的时候我却什么都忘了……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不过值得安慰的是,我所在的那个非重点班别人也一样,每个科目都普遍低分……有人告诉我目标不要定得太高,比如每节课只看几页书、每节课只弄懂一个知识点……等等,但是我认为这并不适用于高三,因为我们的学习任务是繁重的,本来时间就不充裕,用一节课去弄懂这么一点东西不免有点“大材小用”了……

人不自助,天不助。没错,但是我却迷茫于“如何自助?”我还有一点“侥幸心理”在迷茫的时候我总想:等专业分出来再努力,如果我能考上重点,即使450我也不会觉得困难,〈这应该是学习动机的原因吧〉假如我考不上呢?我不知道了。对于是不是重点,我不太看重,这个社会靠的是实力和后台,而非一张文凭。只要学校师资好能学到东西就行。好了,写了这么多,心里面也好受了些,请老师有空的时候回复这封来信。您的解答可能改变我的一生!谢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来信!小李 字

小李:

您好!首先让我们来解决你“我在同学面前能说会道,但是到了上艺术课面对老师说话就有点卡壳,……一篇文章老师在的时候我读得就不是很投入,效果就出不来,要是老师不在我面前的时候或者状态好的时候就读得就很好”的问题。你的这种情况属于目的颤抖——庄子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放到你这里来说就是您过于看重自己在老师面前的表现了,这样就让你在面对老师的时候紧张焦虑,身体发颤而导致了说话卡壳以及读文章读不出效果来的情况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只要您不去刻意在意它,以坦然的心情接受它,以放松的心态对自己说说不好/读不好就说不好/读不好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也就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说/读就继续说/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当您真正不把它当回事儿,真正把心绪放松之后,这种情况也就逐渐消失了。

其次,你说自己专业“学得很好,是老师8位学生中的标干”,这就是说您的基础相当好,对于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这个基础,说白了就是实力。面对这样的实力我们更多地是要相信自己,同时也要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以平常心来面对老师。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说白了就是只要我们付出了切实努力,就不要去考虑自己要收获什么,也不要害怕让别人失望;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逐渐走向我们并与我们相拥。进一步说就是不过分考虑读的好与坏,把这些交给自己的临场发挥,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地消除目的颤抖

再次,当你面对老师感觉紧张的时候,千万不要克制或提醒自己不要紧张,而是以坦然的心态对自己说:紧张就让它紧张吧,反正我豁出去了,大不了读不好让老师批评和指点!用不了几分钟紧张就自然而然消除了。同时要正确认识紧张。紧张并非全为坏事,这是人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应,这种反应有预警发动作用。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我们积极发挥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不要一发现自己有焦虑情绪就紧张,认为会影响自己的发挥,这样压力就会更大,容易加深紧张和焦虑感。

最后,建议你到我的博客参考《高三学生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会对你的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的。

关于你的文化课程学习的问题,我要给你说的是,学习成绩的提高等于100%的学习意愿+100%切实行动。从你给我的信中来看,你的学习仅仅是有意愿和有行动,而不是“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必须让自己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这是因为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同时也是克服困难、踏平坎坷的保驾护航者。你只有确实地、精细地,明确地树立起了奋斗目标,你才能认识到你体内所潜藏的巨大能力。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艘没有船舵的轮船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搁浅在沙滩上而绝望、失败、消沉。法国著名的自然学家约翰·亨利用一些被称作宗教游行毛虫的小动物做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实验。这些毛虫总是喜欢盲目地追随着前边的同伴,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亨利很仔细地将它们在一个花盆外的框架上排成一圈,这样,领头的毛虫接着最后一只毛虫,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圆圈。在花盆中间,他放上了松蜡,这是毛虫们的美食。这些毛虫从始至终都围绕着花盆转圈。它们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它们围绕着花盆转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后,它们全都因饥饿劳累而死。 一大堆食物就在离它们不到15厘米远的地方,它们却一个个地饿死了。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它们按照以往习惯的方式盲目地行动。

其次,一旦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接下来你要切切实实的决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自己将会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与代价,以及用什么样的行动——确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行动与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天计划,用白纸黑字写出来)。世界上既没有不劳而获这回事儿,也没有东游西浪就能达成目标的。

第三,用此时此刻就去执行计划——锲而不舍的行动以及钢铁一般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恒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自己所设定的计划,每天上床之前检查验收。完成计划给予自己肯定和奖赏,完不成计划严厉要求自己完成,并给予自己惩罚。这样就会步步为营不断扩大战果,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成功。

第四,这个计划要在紧跟老师所讲课的步骤,切实完成好老师所留作业的前提下。这是因为老师所讲的内容都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其实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当然在考试中成绩得到提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第五,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

第六,坚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的定理,它是说,当一个人坚信某件事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的去寻找和发现符合自己所期望的正面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信息又会给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的行动也会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也就会在我们坚实的行动之中如期而来。

不知以上所谈对你是否有所启发,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