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网络而不沉迷网络
(2009-09-16 14:54:29)
标签:
教育学习资源家长提笔忘字中考状元 |
分类: 教育学习 |
前段时间,有关网络成瘾的内容被炒的沸沸扬扬。对成人而言,他们关注的是定性标准,而对孩子家长来说,他们更在乎的是怎么避免孩子被卷入网络漩涡,荒废学业。
有关孩子过多接触网络后的种种危害的列举已不在少数,如键盘输入造成的提笔忘字,网络用语带来的不规范错别字,特别是流行于90后中的“火星文”甚至完全颠覆了汉字的基本语义和结构。但家长也应该看到,信息时代以网络和电子化为基础的教育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教育的趋势,如很多学校老师已通过电子邮件来完成和学生的沟通,因此完全隔绝于互联网无论在心理上和学业上都会给孩子带来抑郁感和孤独感。
我们讲善用网络是可以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类似家长给孩子购买的学习词典、学习机等,事实上,网络上不乏好的学习资源,比如一些很好的远程教育资料、习题,有助于开拓思维的学习方式,快捷的学习交流方式等,作为家长,这些都是可以给予支持和倡导的。但如何把握度呢?
不久前我注意到爱普生与-101网校举办的“中考状元加油”活动,这是一个带有几分有公益性的内容,其宗旨是鼓励中学生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让自己学得智慧、学得精彩、学得快乐。其中提到的学习型打印机其实是缓冲现实学习与虚拟学习的一个不错道具。
打印机能够将电子化的虚拟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学习资料,包括电子邮件、习题、心得体会等。让孩子将这些资料从虚拟转换到现实的纸张上,和购买参考书与学习资料已无异。由于是孩子自己选择、亲自动手的“劳动”之作,其还会比家长硬塞给的东西更有兴趣和主动性。
90后的孩子很多都处在中学的青春叛逆期,“堵”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也不利于丰富孩子的知识范围和创造力、主观能动性等。对孩子进行疏导,让孩子视网络为一种学习和沟通道具,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与现实课本同步的介质或媒体上来,才是一种有益、有效的做法,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