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考前没有感觉且兴奋不起来怎么办

(2009-05-31 06:19:02)
标签:

卷子

心理暗示

高考

高三

教育

分类: 高考指导

杨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四生,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是五月初结束所有课程,然后留一个月时间给学生自我消化,所以四模在五月初就结束了。最近做题,我突然很没感觉,也兴奋不起来,老师以前讲的答题角度思路技巧全不记得了。所以做下来的成绩还不及模考,由此有点没信心。加上从五月初到现在,学校没放过一天假,尽管中午休息,还是很累,杨老师,我该怎么调节自己目前的状况呢?又该如何让其自己在考前兴奋起来,正常发挥呢?

还有,我有一位朋友今年高三,似乎她高三以来,心情一直不太好,最近很想鼓励鼓励她,但有怕让她烦了,如果我跟她打电话(我们是笔友,不在一起)应该注意什么呢?

先谢谢杨老师了,端午节快到了,也祝您节日快乐!

这位同学:

您好!有句话说“将不在勇而在谋,兵不在多而在精”现在临考的复习我们往往以做各类卷子为主,通过做必要数量的卷子对检测自身实力,调节考试心理,了解高考动态有很多益处,但如果只是反复地泛泛操练并无太多实效,题海战术导致了你身心疲惫,所以就出现了“很没感觉,也兴奋不起来”情景。

临考复习的有效不在于有把卷子做完的勇气,而在于有知“己”知“彼”之聪慧,有针对问题选择复习突破点的智谋。比如,知“己”是针对自己在四次模拟考试的中所暴露的问题找原因——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够扎识,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答题是不是符合课本上所讲的规范等等,不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还要找出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弥补,进而达到提高高考应考能力的目的;同时拿出自己在考试中做错的题,重新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查找自己出问题的地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弄明白,不留知识死角等。知“彼”是弄清楚高考大纲中所列的考试内容我们有没有印象,熟悉不熟悉,哪些是不要求的,哪些是必考的等,然后回归到课本弄懂知识点文字表术的内在含义,达到知识的精确化;要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新的排列组合,达到知识的、条理化、网络化;要通过精练的文字辅以图、表写成笔记,以此收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效果,达到知识的精练化、自动化;还要通过回归课学习课本例题具有的示范性、指导性,明确解题的程序步骤,做到解题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所以最后这几天的复习要知己知彼,重视复习的针对性;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要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谨记:复习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积累知识,更是发展思维。

其次,对于你“突然很没感觉,也兴奋不起来,老师以前讲的答题角度思路技巧全不记得了”的情况,你可以多拿出点时间听听音乐、聊聊天、散散步,做一些体力消耗不大的运动,但一定要安排看书的时间,理一理所学知识的脉络。

第三,要运用良好的心理暗示:自己主动地、有意识地调控,尽量去感受正面的情绪体验。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我绝对有能力学习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你不妨试试,会有明显的效果。另外你也可以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眼睛,换掉自己那副颓丧、无信心的脸,注意自己的表情,直到看到镜中的自己自信、英姿焕发,同时暗暗鼓励自己,“我能行”!提醒自己“越愁越不好,还是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尽了力,就一定能行”!通过这样的心理暗示促使自己较快地排除杂念,转变情绪。

第四,要改变一下以往复习的形式,比如由过去单纯做题改变为看书、背诵或自己像高考出题专家那样编一份考题考考自己等,这样可以避免单调机械的刺激产生的厌烦心理。

第五,要自己要爱自己,接受自己,现在自己的状况是什么样,就愉快的接受自己的状态,在期望调低了,再积极进取,去改变。有了这样一个接受自己,调低期望值,那么你的信心就来了,当你有了信心之后,也就不再怕什么了。有了信心之后,现在就是说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成做不成,我感觉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第六,复习过程中,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也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情趣,譬如,心烦意乱时,让自己把手中的一切暂时停下来,什么也不想,而是到户外散散步,打打球等,有意把注意力转移一下,可能会使自己有更多的愉悦情绪体验。还要注意发现课堂中的新鲜事,学会在枯燥的复习中寻找乐趣。同时,要从自己或别人的生活中找一些从失败到成功的例子,或者一些名人名言、富有哲理的思想来鼓励自己迅速从失败的逆境中奋起,自我安慰,摆脱焦虑情绪。

第七,感受一下高考的气氛。最近一段时间周围许多同学都在紧张复习迎考之中,如果你能和要好的同学一起复习功课或做一些模拟题,交流一下相互的体验和想法,或许他们的紧张感也会感染你,也让你融入到这种气氛中去。

第八,临考前一周左右不要去抠具体问题,而是要对记忆性的知识要点、重点做适当的巩固和强化,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不但复习效果不佳,还会使自己始终罢脱不了疲劳和紧张不起来的藩篱。所以我要对你说的是调整好最佳状态,注意不要提前进入兴奋期。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有的同学在考试前两三周就开始紧张、兴奋,做各种模拟题状态都不错。但由于长时间紧张,到了正式考试时却处在疲劳和低靡状态。因此注意最佳的兴奋期保留到考试前一周左右是最关键的。

关于你说“有一位朋友今年高三,似乎她高三以来,心情一直不太好,最近很想鼓励鼓励她”,打电话可以,建议你把校园歌曲《坚强》——“天使的翅膀,挥动着的光芒,一路走来学会了坚强,每一次你努力认真的模样,让我很欣赏。雨天的路上,会有一缕阳光,温暖被淋湿的希望;再小的河也能汇成海洋,让我去远航;一路上陪伴我的目光,是最感动的梦想,把所有失败编织成网,才能收获希望;一路上是你让我坚强,每颗感动的泪光,落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是你的徽章给我力量”送给她,或许会使她对高考变得更加有信心,把以前的失败全部都抛到脑后,信心十足的去参加高考!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借鉴参考!

杨老师:

您好!您的信我收到了,谢谢您的帮助,我会按着您说的,多给自己正面的鼓励,抓知识大点。还有十天,我相信自己可以的!

也祝您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