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怎样看书才能提高成绩

(2009-02-05 08:39:14)
标签:

知识点

课本

毛虫

高三

教育

分类: 高考指导

永 龙老师:

你好!我是高三学生文科的,但我成绩很差,希望老师能帮助我提高。

我数学只能考2030,但我很努力学习了。别人讲高考80%都在数学书上,但我也有看呀!有的题目我也会做呀!怎么提不高呢?老师讲只要把数学看了就能考135分,但我怎么做不到,怎么才能把数学书上的知识能够用在老师发下来了练习中呢?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怎么才能把书上的公式举一反三呢?怎么才能用书上的知识解答所有的学科问题呢?

我英语、地理、历史、政治都不好,希望老师能给我一些建议,能考个理想的成绩。老师能不能尽快回,我因为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

谢谢老师,祝老师身体健康!

这位同学:

您好!我要给你说的是,学习成绩的提高等于100%的学习意愿+100%切实行动。从你给我的信中来看,你的学习仅仅是有意愿和有行动,而不是“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必须让自己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这是因为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同时也是克服困难、踏平坎坷的保驾护航者。你只有确实地、精细地,明确地树立起了奋斗目标,你才能认识到你体内所潜藏的巨大能力。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艘没有船舵的轮船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搁浅在沙滩上而绝望、失败、消沉。法国著名的自然学家约翰·亨利用一些被称作宗教游行毛虫的小动物做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实验。这些毛虫总是喜欢盲目地追随着前边的同伴,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亨利很仔细地将它们在一个花盆外的框架上排成一圈,这样,领头的毛虫接着最后一只毛虫,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圆圈。在花盆中间,他放上了松蜡,这是毛虫们的美食。这些毛虫从始至终都围绕着花盆转圈。它们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它们围绕着花盆转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后,它们全都因饥饿劳累而死。 一大堆食物就在离它们不到15厘米远的地方,它们却一个个地饿死了。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它们按照以往习惯的方式盲目地行动。

其次,一旦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接下来你要切切实实的决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自己将会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与代价,以及用什么样的行动——确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行动与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天计划,用白纸黑字写出来)。世界上既没有不劳而获这回事儿,也没有东游西浪就能达成目标的。

第三,用此时此刻就去执行计划——锲而不舍的行动以及钢铁一般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恒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自己所设定的计划,每天上床之前检查验收。完成计划给予自己肯定和奖赏,完不成计划严厉要求自己完成,并给予自己惩罚。这样就会步步为营不断扩大战果,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成功。

第四,这个计划要在紧跟老师所讲课的步骤,切实完成好老师所留作业的前提下。这是因为老师所讲的内容都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其实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当然在考试中成绩得到提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第五,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

第六,坚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的定理,它是说,当一个人坚信某件事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的去寻找和发现符合自己所期望的正面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信息又会给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的行动也会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也就会在我们坚实的行动之中如期而来。

你说“我数学只能考2030,但我很努力学习了。别人讲高考80%都在数学书上,但我也有看呀!有的题目我也会做呀!怎么提不高呢?老师讲只要把数学看了就能考135分,但我怎么做不到,怎么才能把数学书上的知识能够用在老师发下来了练习中呢?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怎么才能把书上的公式举一反三呢?怎么才能用书上的知识解答所有的学科问题呢?”这说明你一方面没有用100%意愿去学习,另一方面不知道怎样去读书,还有一方面不能从考试中总结归纳自己的问题,进而做到改进与提高。关于没有用100%意愿去学习的问题上面我已经作了回答,在此不再重复。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怎样读书的问题。①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特别要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同时要找出知识疑难点。②读课本,画出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疑难点在课本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地理、历史、政治)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还会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阅读课本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③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看书时全明白,合上书后又怎么样?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每看完课本的一部分,不用课本能不能了解里面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最细致的地方搞明白,虽然数学、地理、历史、政治都很重视整体的知识架构,但最基础的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只有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那么你也就会“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④要做到以书为主,以题为辅。看书时要注意我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中,错什么补什么,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不要排斥滚动式的知识点复习,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看,这样逐渐就能演变成板块式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知识网络。⑤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而是掌握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和应用。看书时能懂,合上书就忘记是不行的,将课本中内容在脑海里反映出来才可以。⑥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做这项复习时靠的是归纳课本总结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题。⑦读书的时候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只要你把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么你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⑧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另外在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中对所面对的知识善于思考——从更多更广更深更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遇到问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自己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在老师讲课中寻求答案,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课后及时请教老师)。这样无疑就促进你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把课本上或老师所讲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进而在以后的考试中得心应手。

最后我要说的是,高三其实就是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总复习。这是因为高三是进一步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或网络)以及强化或优化知识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的前半段即高三的上学期,关键之中的关键就是扎扎实实的复习基础知识,做到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可能的全部整理一遍,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陷和薄弱之处,并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补漏修缺,这样就可以达到稳扎稳打,万无一漏的效果,同时学会及时把所复习的知识归类和归纳分析,进而把归类和归纳分析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系统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学以致用,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样应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当然解题的速度也会加快,准确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成绩的提高也就不在话下了。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学习,只有“三更灯火五更鸡”“艰难困苦不退缩”的刻苦行为,那么等待我们的就必然是“梅花香”“众山小”境况!

对于你不能从考试中总结归纳自己的问题的情况,要恰如其分分析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是所学知识没有掌握,还是解题不符合规范?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粗心大意问题?如果是知识没有掌握,那么就有必要扎扎实实看课本内容,在地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如果是解题不符合规范,那么就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严格按老师的答题要求去做。比如,规范语言叙述: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切不可随意杜撰符号和术语等等;答案规范: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要做到答案规范,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如果是学习方法问题,那么我建议你到我的网站参考我所撰写的《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点击)。学习方法不外乎课前预习(明确将要讲的内容的重难点,带问题进课堂),课堂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节奏走,把所带的问题弄懂弄透),课后认真复习(建构知识体系);虚心(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遇到疑问不要轻轻放过,要追根究底。)、巧心(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 恒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拼搏。);科学用脑,规律作息等。如果是粗心大意,在我的网站上有相关的案例——《考试感觉不错但成绩总是上不去怎么办》(点击)你可以参考。相信它们会对你有所帮助的。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学习进步!

谢谢杨老师的回信,但是我还是有点搞不懂怎么才能吃透书本呢?你那个讲的太笼统了,我有点不明白。

这位同学:

您好!关于读书我讲了八点,你说“还是有点搞不懂怎么才能吃透书本呢?”从你的情况来看,你连书都没有完全完整的读过,更别说吃透书本了。教科书是给你们写的,是经过许多专家和老师呕心沥血而写成的,里面没有一句废话。想当考场上的常胜将军,你们就应该对课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读过,并把常用的内容作为常识记在脑子里,教科书里面只有一种内容不需要记,那就是标注页码的数字!

不会看书,不知道全面阅读课本,就不可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具体到你自己来说,你没有真正对课本里的每一句话仔细读过,就根本不知道常用的内容,脑子里没有东西,何谈消化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