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我是否要跟同学搞好关系
(2009-02-01 08:18:51)
标签:
高三人际交往学习校园 |
分类: 高考指导 |
杨老师:
您好!我即将进入高三,成绩一直是三百六七左右,大概是上专科的分数吧!可是我不想这样。我现在在班里学习是独自的,看不惯其它几个同学,还有在班外我也和一些人关系僵硬。我觉得自己很内向,而对自己熟悉的人又很爱开玩笑。
为了自己的成绩提高,我是否应该和班里的一些我看不惯的同学和好,但他们的性格实在是和我相差甚远啊!
现在该怎么办呢?马上就要开学了,我该改变自己吗?
这位同学:
您好!你可能学过孟子《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其开头就直接明了地指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朋友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来说,文化课程的学习是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所以在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之上当然要把学习突出在最重要的地位。这并不等于说我们要把同学之间的关系抛到九霄云外去,而是要本着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彼此。这是因为好的人际关系不光有益于提高高考成绩,对个人发展也有益。只有大家相互体谅,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大学之梦。
你说“我现在在班里学习是独自的,看不惯其它几个同学,还有在班外我也和一些人关系僵硬”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冯·卡门也说过,与人交流讨论,只会丰富自己的思想,开拓自己的视野,纠正自己的失误,收获总会大于输出的。目前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接近生活以及走进生活,现在的生活又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人依靠个人的寒窗苦读所了解的知识和信息,一方面是很难适应高考的要求的,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学习之中存在一知半解,同学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就能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高考中势必会先机在手;另外,由于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大考,对于我们的压力来讲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的学习之余主动与同学聊天,谈一些学习之中的心得或苦闷,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缓解内心压力,而且还可以借鉴他人战胜困难和障碍,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所以你虽然对有些同学“看不惯”,但要尊重他们,而不应该成为“敌人”同时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理解或求同存异。前面我说了现在人际关系并不是重心,学习才是重心,一切都必须为学习服务,所以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安心学习的环境,所以理解人的独特性,尊重他人,主动而自然地与那些自己“看不惯”的同学打招呼,就足够了。
从你的信中来看,在你的周围也有几个聊得来的好朋友,这对于你来说是非常值得珍惜的资源,虽然高三繁忙而紧张,但不要忽略了朋友之间的联系。也许我们不再像高一高二一样能够有时间常常和朋友们一起交流,一起活动,但我们依然可以向朋友绽放你的笑脸和友好。一声招呼,一个眼神,一句问候……其实不需要做太多,当然,更重要是的彼此在学业上的交流,要知道,在高三朋友既是竞争的对手,更是并肩战斗的朋友。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认识,不知对你是否有所启发,您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您批评参考。
首先谢谢杨老师的教导,现在我也认识到该怎么做了。我想和以前的‘敌人’和好是很容易的,只要我不去和他们计较就可以了。但你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我又在普通班级里,班中的几名我认为他们有能力解答我的问题的同学却不解答或说不会,或说自己也没听懂。
这使我对和同学们‘交流切磋’产生怀疑,像这几个同学我该怎么对待呢?最后十分的感谢杨老师在白忙之中对一名小辈的谆谆教诲。再次的谢谢您。
这位同学:
您好!我所说的交流切磋,其实并不是特指问问题,更多的是在于跟同学的日常交流和交往中,捕获有关的学习方法、自己没有接触到的一些知识、经验,就像今年的全国高考统一卷中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的相关信息,早在一两年之前同学们之间就探讨过。所以无论是学习和还是学习差的同学,只要我们与其和谐交往和交流,那么我们就会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能用得上的东西。
关于你说“班中的几名我认为他们有能力解答我的问题的同学却不解答或说不会,或说自己也没听懂”,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是在他们那样对待你,那么我们大不了去问老师,相信每一个老师都会很有耐心的给你解答的。
杨老师:
您好!最近课程紧张,今天抽空来看看,看了您的回答
只是这个“就像今年的全国高考统一卷中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的相关信息,早在一两年之前同学们之间就探讨过”这是什么意思,是考题吗?还希望详细说下,谢谢老师!
这位同学:
您好!今年的全国高考统一卷中作文的题目是《海龟与老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这其中的游客就违背了海龟生存的自然规律,这方面的信息在一两年之前,我就听同学探讨过,由此可见,与同学和谐交流沟通,我们就会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能用得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