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因《国家命运》,有幸走进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走进一代科学巨匠“邓稼先”的内心世界,也许我所感受到的还仅仅是皮毛,但短短的几个月的拍摄,却实实在在的让我感到震撼。
邓稼先,1924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1941年,17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后先后在昆明文正中学、昆明培文中学任数学教员。1946年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50年,考入美国普渡大学不足两年的邓稼先以26岁的年纪获得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被誉为“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和二百多为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核实验基地的荒滩野岭。惜别之夜,他这样慰勉妻子:“我的生命就交给新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无悔无怨。”
也许正是这种无悔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国防部长张爱萍曾这样评价邓稼先“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