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是我们放飞的风筝

(2011-04-19 14:46:13)
标签:

作家潇竹

黄艺翔

带孩子就像

放风筝

亲子教育

育儿

分类: 带孩子就像放风筝2

   文/潇竹

 

洋洋四岁了。

他是一个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快乐男孩。

从洋洋出生起,洋洋妈就开始学习中西方各种儿童教育理论,面对孩子,她满脑子里都是“爱、自由、平等、民主、独立”等词汇,并用这些理论影响了洋洋爸。因此,洋洋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自由快乐。

 

可是,在洋洋四岁的某一天,一向温柔的洋洋妈却当着众人的面重重地打了洋洋一记耳光!怎么回事呢?

 

这一天是周末,洋洋的爸妈带着小洋洋去商业步行街购物。

在一个服装店里,洋洋爸正在试穿衣服,洋洋也按自己的审美观为爸爸选了好几件衣服呢,爸爸妈妈还有服装店的售货员都不停地夸奖着洋洋,只见他在店里走来走去,挑挑这件,看看那件,像一只骄傲神气的小公鸡,特别有成就感。

 

没过多久,洋洋突然皱起了眉头,并面露尴尬之色。他凑到妈妈的耳边说自己要尿尿了。洋洋妈只好撇下洋洋爸,带着洋洋去街对面的公共卫生间。

在卫生间的门口,妈妈问洋洋:“你是自己去男厕还是跟妈妈去女厕?”

洋洋说:“我是小男子汉了,当然去男厕了!”

“好,那你自己去要注意安全,出来后在门口等妈妈。”洋洋妈叮嘱他。

洋洋还没等妈妈说完,就飞快地跑进男厕了。

 

洋洋妈从女厕出来,没看见洋洋。她向着男厕大声喊洋洋的名字,也没有听到回应。一个保安对洋洋妈说:“你是找刚才那个小男孩吗?他已经下楼跑出去了!我跟他说让他等妈妈,他没理我,就很快地跑下去了!”

洋洋妈只觉得脑袋“轰”地一声,血液都冲上了头顶!周末的商业步行街人流量特别大,街道十分拥挤,而这里距刚才那家服装店相隔了好几百米,且中间隔了一街道!洋洋妈一边喊着洋洋的名字一边飞快地跑下楼,到了楼下却傻眼了,街上人头攒动,十分喧闹,小洋洋会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呢?走多远了呢?有没有哭呢?上哪儿找他呢?万一碰到坏人怎么办?……

 

洋洋妈往左找了十几米,没见到洋洋;往右找了几十米,还是没见到洋洋!洋洋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泪都急出了眼眶!看来得先告诉洋洋爸,让他一起找!

洋洋妈火急火燎地赶到刚才那家服装店,正准备告诉还在试穿衣服的洋洋爸,却一眼见到了正兴致勃勃地帮爸爸挑衣服的洋洋!洋洋妈一颗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怒火却煞那间冲了上来,

“谁让你一个人乱跑的?”她怒吼着一把抓过洋洋,“啪”地打了他一记耳光,那一声脆响划过,店里所有的人都惊得把手停在半空中,眼光一齐聚过来……洋洋看来也是大吃了一惊,因为妈妈从来没有这样打过他,他捂着热辣辣的脸傻傻地盯着火气冲天的妈妈看了好几秒钟,才“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妈妈说了让你在门口等,你为什么一个人跑了?你知不知道妈妈有多着急?满大街地找你!万一走丢了,你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你知不知道!……”

洋洋妈在大家异样的眼光中,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失态,从来没打过孩子的民主母亲,却在众目睽睽之下甩了儿子一记重重的耳光!她的脸因为尴尬、心疼和未消的怒气而涨得通红。

洋洋的哭声变小了,面对妈妈的质问,小小男子汉鼓足勇气说:“妈妈,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自己能够找到爸爸这里来。”

……

 

听了小洋洋的话,所有的人都禁不住笑了!多么可爱的小男孩!他只不过是想证明自己长大了,能认路了,可以独立做一些事了!他错了吗?他该挨这一记耳光吗?

可是,洋洋妈错了吗?在一条喧闹拥挤且完全陌生的街道上,有哪个母亲敢让四岁的孩子独自走出几百米?当小小的孩子突然间不见了,做母亲的都有天塌下来的感觉,哪里还控制得了自己的情绪?

 

 

上面是洋洋和洋洋妈的故事,却也几乎是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都可能面临的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自由。以蒙特梭利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提出:给予孩子自由,孩子的智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才会充分地得以开发。可是,孩子时不时蹦出一些古怪的想法,什么事都想去尝试,难道样样都满足他(她)?遇到上面故事中的情形,有几位家长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

控制不了情绪,是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淘气不听话”时存在的问题。可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坚持原则,没有情绪。

因此,控制情绪,是为人父母者要修练的首要功课。

 

关于控制情绪的问题,《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作者尹建莉如此反问家长——

领导惹你生气时,你会去骂他吗?兄弟姐妹或同事让你不高兴时,你会动手去打吗?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忍不住脾气,是因为你早已清楚,你打孩子一顿,既能解气,他又不会把你怎样。你在孩子面前是权威,是主人,你不用担心打人的后果,所以你就总是“忍不住”。

由此可见,凡是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情绪的家长,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

 

  

潇竹心语:

带孩子就像放风筝,要放得出去,也要收得回来。风筝可以在蓝天自由飞翔,提线却握在我们手中。自由、独立、个性,是让风筝飞翔的风;规则、品德、习惯、学习,则是让风筝保持平衡的线。

      

 观看潇竹电视访谈《带孩子就像放风筝》——

  孩子是我们放飞的风筝

 

           上当当网读《带孩子就像放风筝》

 

 

                                      

                                  五岁孩子向妈妈讨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