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事业,丢了爱情,值吗?

标签:
爱情教育疯狂英语感恩彭成作家潇竹李阳2012文化 |
分类: 感恩教父彭成 |
潇竹作品《为爱呐喊的男人》连载——
花瓶中,玫瑰鲜艳欲滴。
女人问:“玫瑰啊,为何你开得如此绚烂?”
玫瑰答:“因为我象征着爱情。爱情如此浓郁美丽,让人陶醉。”
三天后,玫瑰暗沉着脸,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样子。
女人问:“玫瑰啊玫瑰,为何你的花期如此短暂,凋谢得如此快?”
玫瑰答:“因为我离开了土壤,没有了根。是根,让我与大地有了沟通,我才有了生命。爱情不也是这样吗?没有根基没有土壤没有沟通的爱情,也会早早凋谢!”
女人再问:“即便有根有土壤,你不也还是会凋谢吗?”
玫瑰答:“如果那样,我谢了明年还会再开,你看那青翠的绿叶,不就是我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吗?”
……
在彭成与梅的家中,曾经也有一瓶鲜艳美丽的玫瑰,那醉人的芳馥也曾陶醉了他俩的心。
是什么时候,玫瑰谢了就没有再开,就连那个花瓶也终于有一天被打碎了扔进了垃圾桶。桌子上,那曾经鲜花盛开的地方,一层厚厚的灰尘覆盖其上,仿佛想告诉主人和客人,这里爱的花园已经荒芜,不复存在。
玫瑰像征着爱情,爱情之花凋谢了,红玫瑰仿佛是帐子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则变成了餐桌上被苍蝇叮过的一颗旧饭粒。
可不是吗?曾经在学校沉迷于吟诗作词的彭成,在恋人的心目中,颇有文艺青年的艺术特质,是性情中人。而如今时代变了,一切以经济为中心,彭成那份文艺情结,倒有些“酸”味了。比如花费十几万制作《好人爸爸》,放着公司里一堆的事不管,整天沉迷于制作一首带不来一分钱利润的歌曲之中,这不正是“酸”吗?
而彭成身上那曾经让人心醉的英雄情结,现在看来,却显得“鲁莽”。可不是鲁莽吗?放着电视台的铁饭碗不要,却要下海开什么公司,折腾了一两年,好不容易赚了点钱,一场李阳演讲会办下来,亏损十几万。接着代理李阳疯狂英语,交了几万元加盟费,就得了一张合同和一份授权书,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没有。为了这张空合同,他忙得上窜下跳的,还要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寻找有经验的讲师。通过大半年的折腾,刚有点起色了,这又弄一个《好人爸爸》MTV,十几万又不见了!
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他本人倒是赚得了虚荣赚到了名气,可家里人跟着他却颇为憋屈。电视台分的那套房,极其简陋地粉刷一下,就搬进去住了。而朋友邻居们,却是一家比一家装修得豪华,家私电器格调都超过自己家的。作为女人,看到这些,心中难免如打翻了五味瓶似的,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滋味。
梅是个骨子里挺好强的女人,她并不怪彭成。对生活,对爱情,对事业,她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状态,甚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这一点上,如果说彭成有一腔英雄情结的话,那么,梅,倒是有一股“侠女”的情怀。
在报社工作不久,梅又利用业余时间开了个童装店。起初雄心勃勃想做成品牌连锁店,但由于缺少经验,最终事与愿违。小本生意确实又累人又难做,每天早出晚归,忙得无暇顾及家里和孩子,却也赚不到几个钱。如此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觉得这样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梅便开始与彭成商量,她虽是一个女流之辈,却也并不希望输给男人,她也想借助疯狂英语这个平台,做出一翻事业来。
是啊,李阳疯狂英语是一个颇有前景的稳定项目,彭成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公司人手一直都不够,她这个做妻子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素质不比别人低,参与进来既成就了自己,又能助丈夫一臂之力,有何不可呢?
表面上,利益这条绳索将这一家人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关系似乎更亲密了。而实质上,利益的绳索从来都是最不牢固的,因为它是橡皮做的,它在将人们捆绑时,其实就已经注定了这被捆绑的人们终有一天被弹得分散更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不再是一个温情脉脉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利益纷争的地方。夫妻之间本来很单纯,可一旦夹杂了各自的亲戚朋友进了利益圈,一切就变得复杂起来。亲人之间本来是谈情的,可如今却不得不谈钱……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是第一目标,其它的,比如爱、比如亲情、比如和谐、比如亲子关系、比如夫妻恩爱……一切似乎都要为事业让步。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富贵家庭日日欢。只要事业做好了,财富增加了,其它的那一切大概都会紧跟而来吧?
然而,真是这样吗?!
其实,在彭成的内心,一直隐隐觉得:家,不应该是这样的。在梅去苏州的那些日子里,每当夜深人静时,彭成望着熟睡中的女儿,为她轻轻擦干睡前因为想妈妈而流下的泪水,他就在想:家,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似乎多年前,与梅蜗居在乡村小学的简陋宿舍里,却更有家的感觉。那时,乡间小屋里四面徒壁,却幸福温暖;而如今,地处大城市里的这个家,虽然物质丰富,但却冷冷清清。
这种淡淡惆怅的感觉在彭成的内心中并不会停留多久,因为实在太忙碌了,心中装着太多工作上的事情,一堆压着一堆,已经没有空隙留给别的了,甚至连曾经为之痴迷的诗,也是很久没写了!
的确,在代理疯狂英语的那几年里,彭成实在是太忙了!
要把一种全新的文化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扎根,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追棒,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推广李阳疯狂英语就相当于把李阳的文化根植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代理的机构都是自己去摸索,每个人都是自己去感悟,感悟李阳的精神,感悟李阳“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文”的使命,而每一个人感悟的都不一样。当然,各个代理机构之间偶尔也是会互相交流的。
有一次,另一个省的李阳疯狂英语的代理机构负责人跟彭成诉苦,他说他举办的几场疯狂英语集训营,到最后同学们都闹着要退款,学生们说条件太苦了,教学太严厉了。这位负责人抱怨道:“现在孩子怎么承受能力这么差?不吃点苦怎么学得到东西?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说也没有用,真是气死人了!这些孩子太脆弱了,甚至还有孩子跑上台去当众骂自己的父母,说父母没时间带他,所以把他送到这个鬼地方来受罪……”
彭成听了对方的诉说,不禁陷入了沉思:疯狂英语的确很好,它能迅速给孩子们输送勇气——上台的勇气、开口喊英语的勇气、疯狂的勇气。但是,孩子们在这种疯狂之后,有没有得到一种持续的力量呢?如果没有,那么怎么能怪孩子们在集训营的最后一天会失望呢?他们在几天的疯狂之后,不知如何去面对原来的自己,不知如何面对父母、家人和同学,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集训营,老师们都只是教他们学习,却从没有人教他们怎样做人,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啊!
发现了问题的根源之后,彭成便对症下药,研发了一套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恩教育,融合在疯狂英语集训营的教学当中,让学生们在集训营中,不仅学好英语,学会充分展现自我,同时也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同学。
就这样,在彭成不懈地摸索和实践下,一种全新的李阳疯狂英集训营的模式才最终得以形成。这种揉合了感恩教育的集训营,学员和家长的满意度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有一个学员曾经是个让父母伤透脑筋的问题孩子,网瘾、逃课、厌学、性格叛逆……学校老师也拿他没办法,多次找家长谈话,要劝退他。父母只好让他退学,把他送到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可是,他根本不好好工作,还是整天在外面惹是生非,让父母操碎了心。百般无奈之下,父母竟用铁绳把他锁在家中!一天,孩子的父亲在听到同事介绍了彭成举办的李阳疯狂英语集训营之后,半信半疑,但孩子都这样了,权当是死马当活马医,试试看吧!结果让孩子父母吃惊的是,通过几天的学习,孩子回家后,不仅很快戒掉了网瘾,而且变得有礼貌了,懂得感恩父母了,整个人像是脱胎换骨,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孩子父母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又连续让孩子参加了七期集训营,孩子终于重新回到学校,并考上了大学!孩子的父母多次登门来感谢彭成,他们抓着彭成的手,感动得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无数的孩子都在揉和了感恩教育的集训营中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这一切,便又激活了彭成内心的那种使命感和英雄感,他干得更卖力了!
“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超越自我,全力帮助别人的人;真正成功的企业都是因为帮助了别人而繁荣昌盛。”
彭成觉得自己已经渐渐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只是有一点,他仍然十分困惑:他帮助了那么多孩子,那么多家庭,可是,他要怎么样才能挽救自己的家庭呢?
他找不到答案。
他甚至想不明白,自己家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回到家中,感觉到的不是温暧而是冷漠呢?那曾经的爱,真的烟消云散了吗?
其实,在梅的心中,也有着同样的疑问,同样的惆怅,同样的失落。只是,他们都不知如何表达。写诗写信,那个他们曾经乐此不疲的沟通平台,如今早已坍塌了。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并不想也不认为有必要去花心思重建那沟通的桥梁,毕竟,大家都在忙着事业呢。在当时的他们看来,事业应该比这些儿女情长的东西更为重要吧?
家和万事兴。
从前,总以为“万事兴”了才需要去考虑“家和”的问题,今天才明白,“家和”了才能“万事兴”。 “家和”在前,“万事兴”在后。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一旦颠倒,就如同舍本求末,其结果也是很难如愿的。其实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关于这个顺序的问题是有很多名句可以佐证的,比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2500年前的《礼记·大学》。你看,老祖宗早已告诉了我们:要想干大事,首要的前提是要修行好自己的品德,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修身、齐家”了,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的根本,就是孝,就是感恩父母。自己的父母都不去爱,不去感恩,又怎么指望去感恩周围的人,又怎么可能去爱天下苍生呢?
然而,我们现代多少人,把求物质、求事业、求财富放到了第一位,却把家庭、情感、孩子的教育抛之脑后,这不正是舍本求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