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未知领域,须知风险所在

(2008-07-29 16:10:47)
标签:

矿业开发

产经

刘继顺

投资

杂谈

分类: 矿业论道

投资未知领域,须知风险所在

--陈金义“金伦油”的启示

刘继顺

2008-07-29

媒体文献:
《金义集团获准“水变油”生产》(2008-07-29,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陈燕)
《再陷欠债门失踪 福布斯富豪陈金义败走水变油》(2008-07-29,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娟)
《败走水变油 传陈金义负债四川出家》(2008-07-29,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黄清燕  张亦帆 向海欣)
《陈金义:20年的财富之旅》(2008-07-21,浙商网盛丽华)
《陈金义直面"水变油"质疑》(2005-07-04,浙商网)
《陈金义:在规范与不规范中寻求平衡》(2005-07-01,浙商网作者: 吾维)
《05版水变油:伪科学还是能源革命》(2005-06-28,中央台经济观察 )
《陈金义为炼油卖掉金义公司》(2005-06-15,浙商网作者:许扬帆)
《陈金义炼油的n种风险》(2005-06-10,浙商网作者:许扬帆)

     浙江金义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金义集团是从事和开发食品饮料、食品机械、贸易、餐饮、娱乐、房地产、文化传播等多元化、集约化、立体化的民营企业集团。“金义”商标曾连续3次延续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后转向成立浙江金伦晓霖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孤注“金伦油”项目,债务缠身,被称“老赖”。

一、陈金义轨迹

1961年,生于浙江桐庐县毕浦乡方吴村。
1978年,17岁,高中毕业后任民办教师。
1980年,干油漆工。
1982年,做蜂蜜等生意,至1991年底拥有资金5000万元。
1992年,拍得上海黄浦区6家国有、集体商店,名噪一时。
1993年,组建浙江金义集团,净资产超过5亿元,其下属公司金义食品的产品纯净水、牛奶、乳酸饮料和果冻等饮料产品。
1997年,斥资1500余万,在三峡库区接收兼并了重庆涪陵市5家集体企业,组建产销饮料的浙江金义集团涪陵有限责任公司。后因亏损而倒闭。
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庆典上,作为浙江省私营企业的唯一代表,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并接受全国工商联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第28号彩车。
2000年,组建浙江金义集团新天地旅游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建桐庐县琴溪香谷景点,后又投资5000万元购买富阳市富春桃源景区40年经营权,收益惨淡。
2000年,以8000万美元的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35 位。
2001年,陈金义携3亿资金,重组五大连池矿泉水集团,更名为黑龙江金义五大连池矿泉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大连池水”至2005年,年亏损额高达600万-700万元。
2002年,陈金义巧遇王先伦。王先伦毕业于江西化工学院,1990年代初开始研究液化气,1998年在武汉科大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开始重油乳化研究,声称开发出了“转相加温乳化法”和“重油乳化改性剂”。
2003年3月15日,金义集团旗下的杭州金义食品有限公司己经与新加坡上市公司EWOS公司合并,在新交所成功上市。
2003年,陈金义决定主业转型,停止饮料业投资,主攻被称为“水变油”的重油乳化。
2004年3月,斥资2800万元。将浙江海盐市的一个矿泉水厂建设成为一个5万吨燃料研究工厂。
2004年8月,浙江省发改委高新处和科技厅成果处组织“金伦油”论证,被指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有“水变油”之嫌。
2005年,因投资“水变油”项目的技术创新,陈金义被列为当年的“浙江年度经济人物”。
2006年7月,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名单,陈金义位列其中。杭州中院的集中执行中,金义集团又被曝累计欠三家银行执行款项达到3600多万元。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出手相助,一度表示要投资陈金义的“水变油”项目,浙江有关政府部门伸出援手表示支持。
2006年10月上旬,浙江省经贸委将金义乳化油列入2006年省级新产品试制试产计划,要求其在2007年底前完成开发。
2007年底,旗下海盐乳化油制造基地完全停止运作,厂房也被司法机关查封,面临清算。
2008年7月25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敦促被执行人履行债务的公告,陈金义因共欠款4500余万元而公之于众,其名下的多处房产,大多已被法院冻结或拍卖。尽管金义集团旗下的房产几乎被全部执行,但也仅仅偿还了1500万左右的债务。初步估算,陈金义的债务远超过8000多万元。

二、“水变油”质疑

2004年7月,陈金义给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写信,推荐金伦油项目。

2004年8月18日,浙江省发改委高新处和科技厅成果处召集了专家对金伦油进行科技论证。浙江大学能源系的两位教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认为金伦油热值提高,硫含量和冷凝点降低的现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金伦油的研发专家王先伦坚信:自己的产品没有出问题,只可能是能量守恒定律错了。教授们要求金义集团提供分子结构和公开原材料配方。王先伦出于保密考虑,并未提供,他的解释是,金伦油神奇的反应过程和陈景润先生毕生研究的1+1≠2道理一样,虽然有违常规,结果却是真实的。

2004年9月8日,金义集团在浙江省发改委和科技厅的论证最后搁置后,在海盐的工厂召开了现场演示会,邀请省市领导和媒体前往。
2004年9月9日,参加科研现场演示会的领导就收到了称陈金义是科技骗子的举报信。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看到《人民日报》的报道之后,批示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委乔映宾委员前往海盐考察。乔映宾和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杨海鹰博士在2004年底两次前往海盐考察。

乔映宾认为,金伦油不是“水变油”,而是一种改性乳化油。他判定是反应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石油和石油化工的副产品,使重油更容易流动。但加进去闪点降低了,相比柴油国标55度,降低了18度以上,闪点低,使用起来有安全隐患问题。“金伦油”实际是“油包水”。杨海鹰博士在国家油品检测中心,于“金伦油”中分析出含有20%-30%的水。这种技术能使油料在燃烧时产生微爆,将燃料的颗粒分得更细,从而更充分地燃烧,由于碳粒和水在高温下反应掉了,所以有利于环保。“但对于使用重油乳化油的长期影响,要花时间检验,中石化的乳化油曾经在镇海炼化使用,烧了快一年,才发现锅炉的管道会变脆,所以金伦油的影响要长期才看得出来。”乔映宾说。同时,他并不赞成陈金义所说的金伦油热值提高了,他认为重油加水之后,热值必然随着水的比例而下降。

2005年6月28日,中央台经济观察栏目,以“05版水变油:伪科学还是能源革命”,采访了浙商陈金义和他的项目工程师王先伦,他们宣称:最多能往重油里添加50%的水;普通重油的热值是9000大卡,加水乳化之后,一般会降低到7000大卡以下,但王先伦却能神奇地把热值大幅提高到 11000大卡;这种重油与水的混合物“金伦油”的绝部分技术指标都优于我国的0号柴油。可用以取代柴油、煤油和重油,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因金伦油是通过把大量的水加入到重油中乳化反应而成,这种说法被视为“水变油”的新版本。对工程师王先伦,已有的公开资料少之又少,网上仅能查到这项技术的相关专利,但奇怪的是,这项专利在2004年就被“驳回”。

业内人士认为:水是氢氧化合物,或者氧跟氢的化合物,不可能转换成碳跟氢的化合物,水不可能变成油。金伦油对热值的大幅提高,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王先伦解释不了重油乳化的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而他又没有公布配方。这更加增加了业界的疑惑!

外界曾误认为陈金义的“金伦油”堪比若干年前的王洪成的“水变油”,指斥为“伪科学”。其实这种误解源自陈金义本人的信口开河:“谁说水不能变成油,我就能让水变油”。其实他搞的是“油变油”,即生物乳化燃油,根本不可能导致能源革命。

三、“媒体企业家” 贸然涉足未知领域

1997年前,陈金义的投资,可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风光无限,荣誉跟踪而来,媒体如影随形。陈金义可说是“媒体企业家”,喜欢闪亮登场。他正是在这风光无限之下,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投资。

1997年,投资1500多万,兼并重庆涪陵市5家集体企业,组建浙江金义集团涪陵有限责任公司,几年后倒闭。
2000年,组建浙江金义新天地旅游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建桐庐县琴溪香谷景点,又投资5000万元购买富阳市富春桃源景区40年经营权,收益惨淡。
2001年5月,斥资3亿元,组建黑龙江省金义五大连池矿泉水集团,2005年有报道称,“五大连池水”项目,年亏损额600万-700万元。
陈金义同时投资的项目还有酒店、网站、中文搜索引擎、高速公路、制药厂、水电站甚至手机卖场,但是项目运营情况都不甚了了。
2003年3月,陈金义飞赴新加坡,以杭州金义食品有限公司的名义入股新加坡EWSPORT(电子体育世界)公司,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非但没能在新加坡资本市场成功融资,倒是赔进了本钱。

或许这些项目的不顺利,促使他急需要寻找到一个具独有技术而又能快速致富的项目。

王先伦的到来,他看到了一种希望:将半吨水加到一吨重油里,就能变成一吨半柴油,也就是说半吨水变成了半吨油,那钱不是如流水一样“哗哗”而来了吗? 陈金义算了一笔账说:每吨“金伦油”至少有1000元的利润。

投资数千万进去后,仍然不见曙光。此时,他并没有怀疑本项目的可行性,而是想到了媒体和政府,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

可由于有王洪成“水变油”骗局在先,政府不敢立马表态支持,只得请业内人士考察论证。

业内人士说:水是不能变油的,谁也不能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石油添加剂和配方所用原料的价格都不菲,“金伦油”的成本与利润要打问号?

此时的陈金义,犹如输红了眼的赌徒,根本听不进去忠言,反倒说:“我不知道什么叫能量守恒定律,我也不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科不科学。”他是无法回头,还是要“硬撞南墙”,不得而知。

从陈金义目前深陷“老赖门”来看,他非但没从“金伦油”里“捞出油水”,反倒捞出了一堆债主。“金伦油”并没有象陈金义想象的那样:水进去,油出来,然后是白花花的银子与黄灿灿的金子。然而,现实却是负债一堆。

四、陈金义的启示

陈金义对乳化油“一见钟情”,认其为“金山银山”后,两眼放光地扑了过去。他只听信自己的技术顾问,未能充分了解乳化油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也未对乳化油关键技术的反应过程,作过思考;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这种技术能在实用领域推广到何种程度;也没有想过,会遇到怎么样的竞争对手;本项目的风险如何,能否承担得起?

总之,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又无适应新领域的各种技术与管理人才,在前期调研与准备不够,不知风险何在的情况下,盲目且高调进入,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联想到当下矿业界的情形,与陈金义的情形,何其相似乃尔?!

房地产、股市、期市等金融大鳄,听说矿业能赚大钱,遂竞相跑马圈地。无论荒山野地开发条件,休管成矿环境找矿前景,只要能圈下都行。
至于圈下地后,尚需要追加多少投资,能不能赚钱,风险何在,根本就没有想过。至于技术与管理团队,更无从考虑,以为只要是在地质队与矿山待过的就行,管他是看大门的,还是打开水的。

天底下不会无缘无故地掉下馅饼!

当你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
1、不要只听信某一个人(哪怕是他头上有众多的光环)的“忽悠”,要多听听正反各方面的意见;
2、要物色关键技术与管理岗位的整体团队;
3、多学习,多理解;
4、明确风险所在,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