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人权与法制
妈妈突然间瞪大了眼睛,愤怒地对我说:你吃饭的时候,不该弄出声音。
我继续,很享受地喝着我的汤。舒服。妈妈很生气。
我说,妈,你当了法官了么?没有啊?没有怎么到处开庭?
妈妈说,我就是看不惯。
有意思,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欧洲很重视的法律,也很重视人权。法律的作用不是用于保障某些权威,而是用来维护人的权利。
可能你看不惯嘻皮士,你却在为他们的权利而争取,这就是法律。你看不惯同性恋,看不惯穿着比基尼坐在沙滩上的女郎。可是你会尊重他们的选择。
人权的推广,而不是道德的推广,是中西文化中最大的差别。在美国,88岁的男士追求18岁的女孩子,仍然是很潇洒很风流,很绅士的举动。甚至,他离婚过5次,都没人有意见,都会尊重他们彼此的选择。在中国,如果你听说,村里,有个88岁的老爷爷,在追求18岁的少女,哎哟,“那老不死的,可真不要脸”
中国人,缺乏勇气,缺乏自信,缺乏胆略去创新,只有一个原因是最关键的,就是害怕,害怕别人的议论。
议论什么?议论似乎就代表着不道德的事情。很多人做销售,做得跟贼一样,做保险,做得跟孙子一样,做个演员,做得像风月场的一样。
道德,像一把沉重的枷锁,被有权利的人,用于压制个性,被妒忌的人,用于诽谤别人,被心胸狭窄的人,用于限制别人,被没有安全感的人,用于约束别人。
而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什么是道德,该用什么方式去提倡和发扬?
放下这个沉重的包袱,中国人才能够彼此不再斗争,不再跟彼此过不去,各种行业才能够发展,各种思想才能够百话齐放。
道德,被用于粗暴地使用在各种场合,人人都习惯地当上判官,对自己不理解,不接受的事情,轻易地打压,而不是鼓励新生事物的发展。
人权的问题,根本不在于国家,而在于民众的思想。
放下道德,而尊重法律,放下道德,而尊重人权。中国人的好日子,就快到了。
请同胞们,放过别人,也放过你自己。让法律来维护社会次序,让爱心和悲悯来支持人们,让尊重来让新鲜的空气流通,让思想奔放。
http://publish.sina.com.cn/show.php?p_id=41&t_id=17580&s_id=0
文章引用自:林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