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婴宁老师在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文学系05级 戏剧教育专业班上课的讲稿2

(2013-02-16 22:21:58)
标签:

转载

[续2] 

三、教育戏剧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

[戏剧及沟通游戏:

 

      所谓戏剧,可以说是“人们想象和扮演另一些人,在另一些空间、另一些时间里生活的直接经验”。这是一种创造意义的工作,透过戏剧我们演绎生命、认识世界。

教育戏剧也是这样,不过与传统上的戏剧概念比较,教育戏剧的概念领域要广阔一些,它不局限于舞台上,它的实践方法也与舞台戏剧不同。我们讲教育戏剧重点就是讲它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DIE/TIE的方法,或者创作性戏剧方法。

 

在英国和欧洲国家把戏剧应用与教学的基本方法称为Drama in Education、Theatre in Education,戏剧在教育中;在美国称为:Creative Drama,创作性戏剧。我们则吸取他们各自的长处形成适合我们的教育戏剧方法。

  

(一)、* 教育戏剧是一种区别于舞台演出的、以过程为主的、即兴表演的戏剧形式。参与者在指导人的引导下,运用想象、调动自己的经验、在戏剧实作中去开拓、发展、表达、交流彼此的理念与感觉,达到开启智力、增加知识、活跃身心的目的。其基本程序和方法,虽然缘起于小学教学,但适用于任何年龄层的不同人群。

 

* 在这个戏剧活动中,参与者以即兴演出的动作与对话,发展出适当的戏剧内容,其所采用的戏剧素材均来自经验范围内,从而产生形式和意义。这样的创作性戏剧能反映出参与者对概念的理解和能力,能促进参与者的逻辑与本能的思维能力,能增进个人对知识和美感的领受能力,能通过戏剧活动的实践得到身心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参与者人格的成长完善和有效的学习,而不是训练舞台演员或业余演员。

 

* 创作性戏剧也可以运用于戏剧艺术教学,并进一步延伸到其他领域的教学。教学是戏剧、剧场、创作与教育等多项技术的整合运用。戏剧的表现在于动作而非叙述,让师生在创作性戏剧的实践中学习、参与可以拓展语言与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技能与创造力、提升积极的自我概念、社会认知、价值观与态度的建立。同时也了解了剧场艺术。

 

* 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和原则相同,但有阶段与层级的不同划分。它以人类本性的动能和实作能力,来表现并使我们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我们的逻辑与本能的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并同时产生美感愉悦。因此,应针对不同年龄、社群等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题材和教学方法。

 

* 创作性戏剧让参与者有自主的权力学习戏剧,透过教师或指导者的引导,由参与者渐进地、在师生互动中创作出他们自己的戏剧,在创作之后进一步引起讨论和心得交流分享。实际上这是一个通过团体合作进行的戏剧展演、认知活动。是参与者的内在创作与社会成长相结合的活动,而不是为呈现给观众欣赏的表演活动。

 

(二)、通常使用的方法很多,其主要方法有:

热身游戏(Warm-up Games)

通常包括认识游戏(使参与者相互介绍、熟悉)和比赛游戏(活动全身使身心

放松)。

剧场游戏(Theatre Games);

戏剧及沟通游戏(涉及节奏、形体、专注、语言、角色扮演等训练的游戏)及

合作游戏(相互协调、传达信息、转换、合作的游戏,以建立互信与自我控制

能力)。

        想象(Imagination):

            以物体、声音、身体动作与头脑思考结合起来的创造性活动,用以激发参与者的经验与想象。

        说故事(Storytelling):以既有的故事或创作的故事引发,激励想象,建构属于自己的戏剧故事。训练语言和结构、逻辑发展、组织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角色扮演是戏剧性扮演的方式。参与者以自己的想象、观察或经验,模拟扮演某一个规定情境下的人物,以动作、语言模拟或道具运用来表达该角色的人物性格、思想感情、人生经历等特质,从而将参与者置于角色所处的情境或问题之内来经历角色的社会性事件。

在教育戏剧的角色扮演中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

1、人物扮演(Personal play):直接将自己转变为他人、他物的扮演;

2、投射式扮演(Projected play):将自己轮流或依序扮演多种不同角色。

静止视像(Still Image)(定格);

运用形体动作构成“定格”的“塑像”,以表达一个时刻、意念或主题,创作两个定格,可以对比对立的两个概念的不同。

精心挑选定格的一刻,可透过形体影像将意义具体化,是教学中经济而有节制的表达模式,同时也是可被参与者观察及解读的表达信息的符号,比利用文字表达更直观、明了、灵活、简易。利于参与者创造、观察、分析、反思。

        思路追踪(Thought-Tracking);

            让参与者反思某角色的行为,并看到其矛盾处,把他在某时刻的思想公开,到时刻哈亭一个场面,使其定格,让角色说出内心潜台词、心底话。以反思某个处境或角色思绪,从而产生情绪反应。这样可以减慢角色行为,制造机会(间离效果)以深入理解背后的意义。

        坐针毡(Hot-Seating);(焦点访谈)

            犹如焦点人物访谈,角色接受参与者质询或访问。可以使参与者集中观察角色人物的行为动机、性格倾向,启发思考人物态度与事件之间的关系,观察事件的发展如何影响人物的态度,深化理解主题,启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专家的外衣(Mantle of the Expert)(多萝西-海斯柯特首创)

    扮演为戏剧情境而设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规定情境中运用专业技能尝试完成戏剧任务。赋予参与这以能力和责任,使他们受到尊重,从而去探索、认识、透析不同的专业知识。通过采取专业态度体验不同的感受。

教师入戏(Teacher-in-Role)

    引导者扮演由戏剧情境提供的适当角色,在掌握戏剧的可能性和学习机会的适当时机进入戏剧活动,从而引发兴趣、控制戏剧动作的方向、邀请参与、注入张力、引导深思、提供选择、发展故事、制造学员入戏交流机会等。通过戏剧参与,促成学习,引导达到戏剧目的。

论坛剧场 (Forum Theatre):

演绎一个探讨某种社会处境或议题的戏剧,观看者有人觉得剧情或对白不对劲或迷失方向,或有争议,可以中止演出表达自己意见,踏进演区取代他认为不合适的演出者,说自己想说的话,或者作为新角色加入,表达自己意愿。从而引起争议,讨论立场与协商,审视不同意见与态度。

其他方法还有:

如集体角色、建构空间、墙上的角色、涟漪、新闻报道、竭力角色、心底话、仪式、纪录片、面具、默剧、蒙太奇、事件重演、角色互换、目击证人等等,将在以后的实践中接触到。

    创作性戏剧方法是教育戏剧等许多应用戏剧的基础方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不同的教育戏剧种类中。无论在幼儿教育、普通教育、大学戏剧、民众戏剧、社区戏剧、特殊教育、戏剧治疗等等方式,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将配合做一系列工作坊实践这一基础方法。

 

(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将学会一些创作性戏剧不同于职业演员训练的活动方式,其性质与内容有:

1、想象(Imagination)::以物体、声音、身体动作与头脑思考结合起来的创造性活动;激发参与者的经验与想象。

     2、肢体动作(Movement):以个人或团体的表现,配合音律、舞蹈等美感肢体活动,明确而有意义地表现出适宜的动作与举止。

     3、身心放松(Relaxation):以调节性增强或减弱的动作暖身、消除紧绷情绪,使身心趋向平衡,以强化知觉。

     4、戏剧性游戏(Game):以角色扮演,根据不同情况、目的共同完成游戏项目,以建立互信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5、默剧 (Pantomime):借身体的姿态、表情传达出思想、情绪与故事,无语言而强化肢体表达能力,扩大观察、理解和思维的空间。

     6、即兴表演(Improvisation):依据简单的情景、目标、主题、人物、线索发展等基本资料,即兴地表现或发展出适宜的故事、动作与对话,以培养机智反应、组织、合作的能力。

     7、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在确定的主题下,依照某种情景或故事,探讨赋予不同的角色扮演,在诗作中经历不同的情境,扩展对不同使货物的感觉和认知。

     8、说故事(Storytelling):以既有的文学或民间故事、或创作的故事或引发点,通过讨论、表演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以激励想象、逻辑发展、和组织表达的能力。

     9、偶戏和面具(Puppetry& Masks):以制作、操作或表演偶具或面具,表演情境或故事,以扩大自信,释放情感,并经历工艺制作与表达的趣味。

    10、戏剧扮演(Playmaking):将主题、故事、情境、等概念之与戏剧性扮演的架构内,采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戏剧性扮演。以个人理解、团体表演增进对事物、机器发展的理解,培养团体合作、互助互动组织实践与自发表现的能力。

 

      总之,创作性戏剧是以戏剧形式从事教育的一种学习方法与活动,主要是培育参与者的人生成长、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与价值观;发掘参与者的自我资源、提供个人发展与合作的自由空间、发挥参与者的思考、想象和创作、创意能力;使参与者在学会运用肢体动作、促进身心健康,在身体、语言、心理、情绪、思想等等方面均有表达的机会和交流、合作的空间,并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自发性地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在戏剧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艺术欣赏、增进审美能力,为参与者社会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台湾成长文教基金会出版)

          www.arte.gov.tw

             Dorothy Heathcote & Gavin Bolton:《戏剧教学》(《Drama for Learning》)

                 Jonothan Neelands & Tony Goode:《建构戏剧》(《Structuring Drama Work》)

                 Augusto Boal :《Games for Actors and Non-Actors》

 

 附:课堂戏剧过程模式;

       戏剧作为一种学习过程,显示了其戏剧和教育的双轨过程,这种过程建基于一个假设:把学生引导向一种主动探究模式的学习,以求发掘更多的人类经验和戏剧美感。其方法是:

 

1、  起步点——引入内容(原始材料)

     任何戏剧活动的原始材料都要以人类经验为基础。这种经验可以是真实的、想象的、报告式的或历史性的。比如:一个概念、意念、新闻、影像、图画、文件、故事、历史资料、诗歌、有关的物件、音乐声音、抑或一种感觉……这些都来自个人或群体经验。

 

2、  心理过程——对材料产生反应,建立归属感。

     原始材料引发参与者兴趣,产生反应、激发想象。并从中提炼继续发展的元素,准备进入戏剧创作。

 

3、  积极想象——从反应到采取行动:

在设定戏剧情境和行动中发展,进入戏剧。参与者对原始材料所提供的探讨范围、所激发的反应和所设定的戏剧情境,以及所规定的形式和角色达成共识,进入戏剧符号层面。从而把经验带进行动和情境,主动研习和表演戏剧文本,让参与者在想象的话语和行动中以观赏者和演出者的身份,体验不同种类的戏剧风格和习惯模式,达到学习目的。

 

4、  结构戏剧——产生意义(运用附二中的习用模式)

      用什么样的戏剧形式,参与者在特定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何表现自己,在不同的戏剧阶段之间会显露其流动关系。习用模式与戏剧内容的相互配合形成后将进一步启发参与者的理解和体会。运用这些方式去体验、描述及转化个人和社群的意义。

 

这些习用模式是:

 

(一)、建立情景活动:

透过设定时间、地点、人物来理解情境;

透过空间、光线、声音来制造气氛;

留意情境里的限制和机会;

为作品寻找和创造象征、主题;

寻找该戏剧情境对参与者不同的可能演绎。

 

1、  生活圈子:Circle of Life

 

               住所、环境

       姓名    亲人、人物关系

  人物性别    闲暇、性格、爱好

                年龄    工作、学习、事业

 

参与者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为戏剧人物想象有关资料;

然后分四个小组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写出四段简短对话;

    在每部分中找一个相关角色,与主角在这个情境中对话。

 

2、  巡回演出:Circulare Drama

参与者分为小组,每组都跟戏剧主角有关系,各组决定自己的角色和身处地点。

教师入戏扮演主角,随意进入各组即兴演出;

每组参与者分别创作一段自己角色的简短对话与主角对话。

 

3、  集体角色:Collective Character

一组参与者都扮演同一个角色,自由抒发,参与建设此角色的对白。

 

4、  集体绘画:Collective Drawing

小组集体创作一幅绘画,代表戏剧中的地点或人物,并讨论、探索其意念,

为想象中的人物或地方赋予形态。

 

5、  建构空间:Defining Space

运用有限资源表现戏剧地点、场面等舞台场景。

 

6、  日记信札:Diaries, Letters, Journals, Messages

根据所用故事编写角色日记、信札或个人反思,组织戏剧情景。

 

7、  游戏:Games

传统或改编的游戏,置于戏剧情景之中。

 

8、  观光导游:Guided Tour

置身于环境描述中创作一段导游介绍文字。

 

9、  画图: Making Maps/Diagrams

在戏剧中透过图画反思,以图画作为思考整个戏剧的方法或引发思考的手段。

 

10、       见物知人:Objects of Character

挑选物件并借此物件表现角色特性。已发现这些物件的形式,从物件寻求物主的性格特征、人物背景等;此后,物主现身,再对照人物和此前判断,从新或加深人物认识。

 

11、       墙上角色:Role-on-the Wall

在墙上以图画描绘角色,戏剧发展时参考墙上角色资料,增加内容,即兴发挥,成为集体创作作品。

 

12、       模拟实况:Simulations

模拟日常生活境况,学习管理资源、做决定、解决问题。

 

13、       声效配衬:Sound tracking

音响配合戏剧动作,烘托戏剧环境。

 

14、       定镜(定格)Still-image

用身体构成一幅图画,表现一个时刻、意念或主题的静止画面。如果两个画面,则可以对比不同时刻或情景。

 

15、       涟漪:The Ripple

选择揭开序幕时刻以事件顺序逐一展开多个画面,形成整个事件的相关联发展,逐渐揭示谜底。

 

16、       线索材料:Unfinished Materials

利用各种线索作为建构戏剧材料,以探讨和发展主题、事件、意涵。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