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无可奉告
无可奉告,终于“无可奉告”。
这是我近十年地产生涯的第一次,用尽了我的知识储备、一线城市经验和个人勇气。
无可奉告的是,现在到底该不该买房子?
我当了近十年我的亲朋们的购房顾问,他们中有跟我买了十年房产的,从深圳、北京、珠海、上海……有最后一个被我游说成功,刚买了第一套房子的。
记得2002年我到北京出差,花1000元顺便买了慧谷阳光的一个房号定金单给我的一个亲戚,她当时觉得很烫手。我告诉她,我不是给你1000元钱,而是给你一个方法。半年后证明我是对的。从此我开始了有点“布道”的劝购,见朋友就劝他们买房,他们大部分听了我的建议,直到今年的国庆前,就前面说的最后一个被我劝导成功买房的。因为他是海归,可比较的参照系比我还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我最后是用非理性的道理说服了他,我说你娶了这么漂亮的太太,有个这么聪明的小孩,你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一个安定的快乐的窝,终于说服他买了招商1872。
我之所以敢于这样说,是因为我来自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经验,看惯了地产市场从发育到成熟,从营养不良到成长疯狂的各个阶段,大概知道他的每一步及下一步,就像养过小孩的父亲知道小孩的每一步成长一样。
大概到去年我觉得一线城市的经验不够用了,因为有了金融危机,有了政府救市,但我凭着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还是继续劝购。这个国情是:中国人的投资是根据体验的,即便是泡沫当前,中国人还是会蜂拥而上,这样的冲浪至少三次以上,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当最大的一波人头顶上泡沫后,才会恢复市场理性,就像股市。所以在去年那样的时候,我们在南昌还敢换楼,还鼓励朋友买楼。
直到今年的国庆节前,楼市继续长高,很多朋友再来问我,到底该不该买?这时我的知识储备也不够了,最后是我凭着我个人勇气,咬着牙说,还可以,蒙对了!
但现在,我终于不敢说了。
也就是说,中国地产已经完全脱离了我一线城市的经验,四十年的知识储备,和我不多的一点点勇气。我不再能肯定我说对了或错了或该说什么,哪怕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也已经模糊了,摸不着脉了。因为每一个劝购的理由后面都有一个可以相冲、完全抵消的反向的理由。
买房子是大事,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说对了影响人一辈子,说错了可以坑别人一辈子。所以,不敢说了——无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