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四川江油救灾博客生活休闲杂谈程晓霞 |
分类: 日记篇(我的喜怒哀乐) |
爱是感受,不是语言,只有经历才能体会出真爱,体会出妻子、女儿对你的爱、家人对你的爱、同事朋友对你的爱。
五月十二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五月十七日我下夜班,夜班我收了六个患者,抢救了两位病人,一夜我几乎没有睡觉,下午接到医院通知:派我参加黑龙江省医疗队去四川抗震救灾。伍海安主任征求我的意见,我很爽快地同意了,这是国家和四川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也是最能体现我个人价值的机会。我给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杜馥曼和妈妈打了电话,没人阻止我:“行!你去吧!注意安全!”,但从语调中我听出了惦念和不安。妻子正在医院值班,把同事王丹找去替了一会儿班,匆匆赶回家给我简单收拾衣物,我也急忙赶回家,拿起行李同妻子和九岁的女儿告别,妻子满眼是泪,但强忍着没有流下来,我知道她是怕我分心。可九岁的女儿则嚎啕大哭:“爸爸!别去,四川地震了!”,“孩子,因为地震了爸爸才去帮助抢救伤员啊!”。没有太多的时间解释,女儿似懂非懂,止住哭声紧紧地依在我的身边,拍拍女儿的背,吻了一下妻子便匆匆转身离开家门,在转身的一瞬间我的眼里也是泪,我真的不知道这是否就是诀别。
下了楼同事李金粱正在等着我:“王老师,开我的车去机场吧!我再开回来,这样比打车快。”我是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开车三年我没有接到过一个罚单,但是这次我违章了,在机场高速上我把金粱的车开到了最高时速,他没说什么,但我能感到他在想无论罚多少扣几分都是值得的,还好我赶上了出发的班机。班机因为等紧急集合的医疗队晚点一个多小时,可是飞机上的乘客没有一位有怨言的,还自发组织了捐款,“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实际行动。医疗队里有李元风、金哲秀、王岩还有我的大学同学张日赤等等,都是平时的哥们儿、同学和老同事,因此心里也平静了不少。
十七日晚我们经北京转机落地成都双流机场,下机后直接赶至绵阳,等我们找到住宿地点己经是十八日凌晨四点多了。经简单休整后中午又乘车赶到江油,分配至江油中医院。震后的江油在政府的努力下还是平稳的,群众的心态也比较安定,楼房倒塌的虽然不多,但多数墙体开裂、墙皮剥脱。江油中医院的领导对我们很热情,给我们腾出一个用编织布搭的大棚子,这就是我们的临时住所。安排完物资和床铺已是深夜了,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不同的,但对余震的担心还是有的,当晚就经历了两次余震,让我们好好地体验了一把。
十九日我们开始正式工作:查房、讲课、座谈、消毒。消毒可是件苦差事,三十多斤的气压喷雾器,再穿上厚衣裤和塑料防护服,把全院区一天消两遍,回来后全身湿透不说,双肩会留下深深的勒痕。还有下乡巡回医疗、宣传防疫、检查防疫消毒情况,乡下的受灾情况比较严重,车走的都是山路,路很窄也很陡,真的是很危险,金哲秀去下乡还赶上一次余震,跟着当地人从房子里跑出来才明白是地震了。再有就是帮助医院搬运救灾物资、转运伤员。最有趣的就是搭帐蓬,看来还是应该多受训练,无论什么样的帐蓬一般都会在十多分钟内搞定。一场大雨几乎把我们的大棚宿舍压塌,大家一夜轮流起床排水,可还是湿了被褥和鞋子,第二天院领导早早给我们拿来帐篷,大家一起动手拆掉大棚支起帐篷,喜迁新居。
时间一天天过去,经历了很多次余震,最大的一次有6.4级,能明显感觉到地在不停的摇晃,眼见对面的楼也左右的晃。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每天不晃几下都睡不好觉了。四川比咱老家可热多了,中午大太阳他老人家在上,尔等在通风不佳隔热不良的帐篷里,同洗桑拿无异,虽然有水,但是却没地方洗澡,可以想像在这么热的天,几天不洗澡那种感觉是什么样的。我们四处寻找能洗澡的地方,最终还是王岩立了大功,在本院职工的介绍下,一位茶楼老板同意我们用他的卫生间洗澡,几天没洗澡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那就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爽!。
短短的二十天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二十天里还发生了很多事,我的兄弟金哲秀火线入党等等。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许多的爱:我们对灾区人民的爱,灾区人民对我们的爱;我对家人的爱,家人对我的爱;我对同事、朋友的爱,同事、朋友对我的爱。爱是奉献,爱是人性的光辉,爱是人生永远的基石与支柱。
众志成城,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