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后作家群能否突破发展困境?

(2007-11-04 22:40:30)
标签:

人文/历史

 

虽然我以前曾经编过几本70后作家的小说选,可因为一些原因,我未能把70后的出版之事继续向前推进,所以在心里我一直是感到比较遗憾的。

今年春天的时候,有多位70后曾在电话中建议我把未完成的事情继续下去。于是我就再次地策划了一套70后作家群的长篇小说文库并为之组起稿来。与此同时我也联系了一些出版社探问市场动向。有的出版社说,你先把书稿拿来看看我们再商量吧。于是我抓紧张罗。只要能联系到的70后作家,我都尽量联系了一圈。可惜联系过的好多位70后中,许多作者手头并没有新写的长篇。于是忽悠一大圈下来,手头也只拿到了十部左右的书稿。而这当中大致都有谁的什么作品呢?下面我大致介绍一下罢。

首先是陈家桥兄把他的新作《云之南》递给了我,据他说这部小说已在某文学期刊节选部分发表。又如王艾兄的《少年游》,说是他以前写的,但一直也没有怎么去找机会出版。并未见过面但偶有电话联系的李师江兄递给我的则是《她们都挺棒的》,说是以前在台湾出版过,这次希望能在内地也出版一下。还有丁天兄,说正在写一部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但似乎一直也没有完成,他大约是要等我跟出版社谈定了出版的事才会拿来罢?再就是我自己的一部煤矿题材的长篇小说(本该上半年就完成的,但因为编书什么的,就一直拖了下来)。70后的男作家们,我联系了不少,包括最早从网络上出道的宁财神、邢育森、李寻欢等人在内,但我暂时也就组织到了这么几位而已,好在都是大将级别的。

70后的女作家都有谁的作品呢?不但朱文颖、魏微、尹丽川、赵波、安妮宝贝、王丽丽等人都没有新作,就连从没出过长篇小说的阿美、陆离、王猫猫、冯晓颖、王天翔等也仍然没有写出新长篇来。而我估计,就算当中的作者有写了新长篇的,恐怕也不一定会参加这套丛书,因为有的作者对自己的市场价值会有高一些的期望。不过我总归还是网上联系到了好几位未曾见面的新作者,比如叶倾城、坏蓝眼睛两位就曾经都有新的小说,可是她们等了一阵,终于没见到有出版的音讯,就把她们的新作交给别的地方去出版了。后来又联系到了任晓雯、滕肖澜、乔叶、陈蔚文等等,但却只有任晓雯手头有长篇小说正在修改。对了,李师江还推荐了湖南籍作者萧红的一部小说《北京乐园》(后改名为《毕业生》)——我同样没见过面的萧红老乡仿佛以前曾出过一本长篇的,她和李师江似乎是夫妻。如此,这套70后长篇文库的女作家队伍就只有任晓雯、萧红以及几位无名的网络作者了。

从这套书目前的阵容看起来,前些年70后作家群阴盛阳衰的景象似乎有了变化,变得仿佛有些阴衰阳盛了。也不知道这许多的女作家是否都处在休眠期?或者还是打算再沉默几年等过了四十岁再重出江湖?

就算有好些作者我始终无有联系,比如盛可以、冯唐、巴桥、李修文、慕容雪村等等,就算有好些作者我早已失去联系,比如钟锟、郭小橹、周洁茹、金仁顺、陈薇、水果等等,以致我并不能掌握全部的情况,但有一点却似乎是确定的,即:70后作家群的总体境况仍然没有根本的起色和改观。所以我很想借助这套书聚合大家的力量以确实摆脱数年来70后始终未能甩掉的失意与尴尬。

遗憾的是,我先后找了好些出版社,得到的答复却是暂不考虑出版。他们似乎是担心书不好卖会赔本,又似乎是觉得文坛形势有点错综复杂而不愿掺乎这事。总之,这使我颇感沮丧。到后来,终于遇见一家出版社对该套丛书显露出了比较明显的热情和兴趣。于是我遵嘱选了几部书稿送审。等了好些时候,出版社终于还是颇为犹豫,似乎出版社的领导之间意见也有不同。好在出版社终归并没有给予最后的否定,而是让我进一步的工作,直到能够说服他们为止。70后混得还真比较难哪。

真希望在已经不远的2008年的某个时间,出版社能适时地推出这套丛书来。果如此,我想这对70后作家群的寻求突破一定是很有帮助的,对当代文坛之困境的改善、新世纪文学之发展,也势必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之外我也顺带交代自己的一点情况罢。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埋,我总算将要出版自己的第二本书了(小说集,9月份签的出版合同)。这本书是我历年所写中短篇小说的一个选集,还不错的哦。近年来出版界总说小说集不好卖,所以很少有出版社愿意出小说集。由此可见,这个出版机会有多么宝贵。事实上,我的这本小说集还是有幸得古道热肠的北大中文系名家之一孔庆东先生的推荐才获得了出版机会(赐序的则是另一名家张颐武先生)。总说70后处境尴尬,而几年来我从自己身上似乎更能感觉到这种莫名的困厄。70后的问题似乎已成为当今文坛能否建立起公正、开放、和谐之新气象的最为敏感和关键的表征。

总之,愿70后作家群能早日走出自己的发展困境与写作困境,努力为文学提供新的可能性,逐渐成长为新世纪中国文坛的顶尖人物。不过我知道,在一定意义上这只是70后作家们的一厢情愿。就眼下而言,70后究竟能否为文学提供出若干新的可能性,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出版界和各文学刊物能否为70后提供一些基本而必要的亮相机会,乃至是相对重点和突出的展现机会。

为了让使70后的写作风貌展现得更为全面、立体和丰富,在此,我想说,欢迎各位认识的、不认识的70后作者与我联系自荐好作品——毕竟这套70后文库还在操作中(当然,如果丛书最终仍然没能出版,那就请包涵罢,总之我会尽力的)。在此,我更由衷地期待文学出版界有热情、有思想、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和出版家能就出版的事情尽快地联络我,乃至给予70后文库以坚定而有力的支持。

 

附言:请各位文坛人士不必对本文中点到、没点到的各种70后名字之类费思量,以往该怎么样那就还怎样就是了。我只是随手地涂鸦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