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话里,阿庭问我:我如重拍《表错七日情》,你如何看?
《表》片是阿庭的杰作,25年前的得意之作,当时投资才140万港元,香港上映首周反映奇佳,首轮票房即过1700万,令全港影业与媒体大为吃惊,对这位才第二次执导演筒的新人刮目相看。
《表》累计票房接近3000万,阿庭由此获香港电影界“神童”之美誉。
这是阿庭自编自导的影片,也是邵氏电影帝国第一部票房过1000万的电影。
83年,正是此消彼长、邵氏下滑、新艺城崛起傲霸香港影坛的年代。
也正是凭此片,阿庭荣获第三屈香港电影金像奖,同时也将新人叶童推上了“影后”。
从此,“表”字号系列成了阿庭的金漆招牌,《表姐!你好野》系列写入史册,也令嘟嘟姐(郑裕玲)在大银幕上的“表姐”形象光芒四射。
25年后,阿庭拖着嘟嘟之手,登上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台。
20小时后,阿庭人已在北京,过去中港两地同宗同种同人同气,但因为不同声(语言与政治观点),相隔如万重山。
如今,潮流大势下,京港穗一线牵,从广州中山一路到天河龙口西路,十公里不到的路程,经常堵车,塞他娘的几个小时,等闲事,慢愣过从香港打“飞的”到北京,香港人称坐飞机为“打飞的”,这个新组合词,妙呵。
90年代初,阿庭说:钟同志,你每次来港都住酒店,太花费了,住我那里吧。
80、90年代,整个香港娱乐界,只有一位大陆记者的身影,整天穿梭在广播道(全港电台汇集地)、青山道(无线电视与邵氏)、弥敦道(宝丽金唱片公司)、柯士甸道(华纳唱片公司)、九龙塘(EMI唱片)、礼顿道(华星娱乐)、漆咸道(飞图唱片)等大公司。我当时是一个月薪百多元(未计奖金)的穷记者,阿庭这份心意,倍令我感动。
阿庭在尖沙咀厚福街有间自购物业,原是二友电影公司(他与陈友合伙开设)办公地,公司里有一休息间,所有生活设施齐全/
于是,我在这里“安享”是好几年。
街口有一素令餐馆,股东是名满全国的美人明星王丹凤。
在电话里,我与阿庭探讨重拍《表错七日情》的利与敝,结论是有百利,无一弊。
聊着聊着,我无意中提及一位明星,一位现进国内知名度极高的男明星,一位集演技派与偶像派于一身的大腕。
不料,阿庭马上产生强烈反应:他?我没见过这么品行差劣的艺人!
我吃了一惊,忙追根问底。
这一问,连我都大吃一惊。
(未完·待续)
张坚庭贺军翔李小璐开新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0crva.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