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幸福来敲门》(片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截止本周,全国票房不足1000万,可惜了,一部好片子。
去年夏天,我带着七、八位同事到香港采访第九届香港动漫节。
闲余时,好友菲菲(黄凯芹、翁虹、周华健、沈殿霞、邱淑贞等经理人)极力怂耸我去看这部片。
于是,我带着同事们去了旺角朗豪坊的电影城。
看完后,我明白了菲菲的用意。
这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励志感人电影,故事真实真切,感染力十足,没有很煽情的场面,却感人肺腑,非常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让人倍感真实和现实。
威尔·史密斯父子尽管面临着种种霉运和不如意,但是Chris依然尽着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照顾关爱儿子,教他做人的道理,凭着对儿子的爱和对幸福的追求,用微笑面对周围的生活和工作。
儿子很懂事,成为了Chris克服所有困难的强大动力和支撑,共同演绎一曲父子真情,让人为之动容。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特别感人,Chris和他的儿子睡在地铁里的厕所中,外面有人敲门要进去最后甚至是砸门,Chris拼命的用腿抵住门,他强忍着哽咽,紧紧的抱着怀中熟睡的儿子,生怕惊醒他,此时眼泪不禁唰的流了下来,这是他第一次在困境面前流泪。
Chris霉运不断,时运不济,没有了经济来源,无家可归,被迫睡在旅馆、地铁、厕所、收容站等等,任何他们能找到过夜的地方。
Chris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还有他对儿子的那份疼爱,让我震撼,这是平凡中的伟大。
电影并没有过多的刻意的沉重的去展现Chris遭遇的困境,采用了一种喜剧的风格来展现Chris所遭遇到的困难,这让我更加的感动。
最后,史密斯的成功是全片的高潮。导演并没有就此结束,是电影的高明之处:史密斯来到儿子身边紧紧拥抱,父子两个走在一片开阔的街道间,讲着好玩的事情,父子俩的背影消失在幸福生活的远处......
同情中有笑声,笑声中更有同情,这是一部很特别、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但是半年后中国大陆放映,票房却不算好。如果作为分帐大片来算,发行方与美国供片商没什么利益可图。
中国人眼中的大片,不是这类低成本的、温情的、励志的小品式影片,他们宁愿《投名状》、《集结号》那种刀光剑影、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大片,没有“血淋淋”镜头画面的怎可以算是大片?
当希斯·莱杰莫名其妙魂断阿美利加国时,国内媒体不惜大篇幅报道这位年仅28岁的《断背山》男主角的生荣死哀。
但是,有关《当幸福来敲门》的报道,却是异常节省版面。
我一直认为史密斯是一个满嘴只会幽默翘舌的拍喜剧和动作的美国黑人演员,而在这部片子中,威尔·史密斯父子的表演很好,他没有了潇洒的身手和滑稽的黑人笑话,多了份成家男子的成熟、稳重和被生活折磨的消瘦困苦的身躯和脸庞,让人和他以往的表演判若两人,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转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Will,他的演技征服了很多观众。这是威尔·史密斯最好的一次表演。
英国佬休谟曾说:“人类的幸福是由三种成分组成的,这就是:有所作为,得到快乐,休息懒散。”
与其说是中国电影市场拒绝“幸福”,倒不如说是中国人拒绝“幸福”。
也许是中国人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拥有了三种成分。
法国佬卢梭的话,也许值得我们深思:幸福并没有悬挂招牌,欲同它相识相随,唯一的途径便是走入幸福者的内心。
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站在屋内想屋外,我们应该勇敢地把门拉开,让幸福从容而来,让自己看到屋外的世界!
威尔·史密斯对他的小儿子说:“永远也不要让别人对你说,你不能成功。"
“有梦想就要保护好它。"
“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降临……”
=================================================
>
>
>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