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读书杂谈周国平论人生真性情的人生杂谈 |
分类: 读书杂谈 |
推荐一位好友的博客《大连上空飞翔的鹰》,欢迎朋友们有空去看看!
最近在读一本书《周国平论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书虽好,但觉得不是太适合年轻人阅读。刚开始读第一辑《论真性情》,有感而发,原记书中,现记于下。
“真性情”应该存于人的内心深处
——读周国平的《真性情》有感(三)
1.
张元、米丘们也说,我们的人生观就是要活出“真性情”!我们不但吸毒,我们也不怕拘留,不怕曝光,因为那就是我们的真性情。
2.
不能肯定地说,“定力”是修炼出来的,更不能肯定地说“定力”不是修炼出来的。正像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一样,虽然经托勒玫发展成一门看起来十分慎密的学说,但终究经不起科学的推敲和质疑。
既使没有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地心说”也早晚会破灭!
3.
孔圣人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早已被心理学家所否定。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但是“人之初”决不完全“性本善”的。由此现代社会决无可能让每个人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无可能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4.
真实不在世界的一个地方,而应该存于我们的内心深处。真实是我们所需要的,但凡事过份追求真实,你将到处碰壁,你将一事无成。我宁要表面的虚假,也不要表面的真实,如果内心是真实的,就不乎表面的虚假。那种表面的真实,其实更虚假,更虚伪。
5.
世间有味之事,一定因人而异。对于一个饥饿的人,一块面包比一本书更重要;对于一个满腹山珍海味之人,一本书也未必太重要;对于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一定会节省下手中的面包支换取好书来读的。
6.
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调理自己的心情,培育自己的喜好,这才是真性情的真谛所在。否则无异动物,因为只有动物才会把它的一切展露无余。
【在网上搜到周先生简历】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8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
1996年以其怀念夭折女儿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闻名,并被列入畅销书排行榜。现为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20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译著《尼采美学文选》、
《人与永恒》、
《爱与孤独》、
《偶像的黄昏》、
《只有一个人生》、
《守望的距离》、《经典的理由》、
《无用之学》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还著有《周国平文集》,并和摇滚歌手崔健合著《自由风格》,引起较大反响。2000年,受鹭江出版社之邀,参与“六学者南极极限体验”,归来后写作《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同样引起震动。
【注】本文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如转载需本人同意。《仰望星空》圈友转载,只需注明出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