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撒散文《序与跋——精神的俯仰之间》

标签:
朱以撒散文 |
分类: 书法艺术 |
序与跋——精神的俯仰之间
朱以撒
散文创作是兴致的产物。一直和我喜爱的书法艺术一样,以遣兴自适为怀——有兴致时,我就信笔写一点,没有兴致时,就做些与书写关系远些的事。书海这么广阔,像黑夜弥散开来,像潮汐起落的绵长呼吸,纵使一个人一辈子出版一千部书,也是瞬间被淹没。写作、出书,有时就是一种机缘,碰上了,或者一直碰不上。就像春天来了,有的树开花了,有的则一直沉默。顺其自然,我们看到了正常的生长态。一个人进入中年以后,有不少方面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也使人没有旁骛过多的念头,只是想做好一两件自己喜爱的事情。特别是心态迥异于青年时期,敛约不断地增强,外张渐渐淡去,这显然有利于安坐书斋,把那些切身的感受写出来。这些感受有的复杂些,难以一次完成;有的简约些,片刻可就。我没有依赖电脑,从小就善于用笔的手腕,灵巧又有趣味地把那些心绪传达到纸面上。写字就是我的特长,也是我每天的乐趣所在,有时并不在乎这篇散文的具体构架,笔尖在纸面上划出一道又一道的痕迹,本身就让人迷醉。
第一本散文集《古典幽梦》2001年出版,2004年再版,三年时间悄悄过去。三年,世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生存在这个世界里的人不可能不变,其中就包含了一些见解,譬如好恶、褒贬,甚至细微到笔法、句法,都不会是过去的翻版。但是有一些东西对我来说是不变的,譬如对于古典文化的痴迷、对于古贤人的崇仰、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还有对于优雅书风、文风的追随。当今文坛人事,我知之甚少,像我这样以书法艺术为专业的人,迷恋古风是理所当然的,沉浸在古人的铁划银钩里的兴趣,也带动起对古代散文的反复阅读。真要我说,还是古人的遗留物更可靠一些。
这本散文集取名《俯仰之间》,显然与我对魏晋南北朝的文艺美学倾心有关。熟读《兰亭序》的人都会思索,这篇后人不能绕过去的名作,形迹优雅清逸是一个方面,比形迹更有韵致的是这篇美文里流露出来的伤逝意识——天地间的物与事居然一直在古人和今人之间不知不觉地延续着。空间辽阔,时间如流穿梭,携带起众多浮沉的文人雅事过往。不同星空下的人的思恋和感慨,竟有那么多的相同,渐渐启发了我们感觉上的许多共鸣,其中就有对于流逝之物的怀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常常是这么一种状态——精神的俯仰之间,世界静了下来,心静了下来,有些题材忽然浮动于眼前,于是拿起笔来,写。
时间过去。接下来,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