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2008:一次次说“不抛弃不放弃”

(2009-01-07 00:06:16)
标签:

士兵突击

2008

云之东

娱乐

分类: 且听云唱

云之东/文

 

2008年一定是个很特别的年份,他告诉我什么是坚持,他告诉我怎样勇敢面对过去,他告诉我可以用文字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他告诉我有梦想就一定要去追!

 

这一切,都围绕一部电视剧展开,是的,《士兵突击》。

 

2月份的时候,才完整的看了《士兵突击》。之前陆续有看一些。因为十年的军旅生涯,我对军事剧一向很挑剔。再因为我对大热剧一向有延后观看的习惯:热潮退去后,再回头看看,往往能检验一部作品真正的好坏。所以在《士兵突击》最火的2007,我看的,始终是一些片断。一直到08年的2月份,春节的七天长假正好也给了我时间去看一部连续剧,于是选择《士兵突击》,一段神奇的旅程就此开启。

 

一口气看了三天,这三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坐在电视机前。连到亲戚朋友家串门,也是饭前到饭后走。好在大家都忙着饭后打牌,也没人注意到我的异样。如果他们有仔细观察,会发现我说话容易走神,我吃饭心不在焉,我的黑眼圈一天比一天重。

 

三天里和三天后,思绪一直沉浸在复杂的海洋中,其中的悲喜交织成海浪,一次次的冲上岸。每当我想抓住这些冲上岸的浪潮,他们又迅速的退回去,酝酿,制造另一次的涨潮。来回不停,我知道我必须要把情绪转化成文字了,否则我将在这情绪里灭亡。于是提笔,写下关于《士兵突击》的第一篇文章:史今,残酷青春我最想遇见的人。

 

这是我到现在为止,仍然耿耿于怀的一篇文章,不是说史今不好,是我怎么写都觉得没有写出史今的好。他好在他绝对的让人感到温暖,注意,是绝对,而不是相对!

 

他的温暖,是可以从你呼吸的空气浸入到你的心脾,让你在冬季最寒冷最寂寞最无助的午夜,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后整个人慢慢的暖和起来。他温暖到完美,完美到不真实,但我们想抓住他,越是想就越是抓不住,然后就越是想抓住。史今啊史今,究竟怎样,才能叫我们不爱你。

 

把史今篇贴到自己新浪和腾讯的博客,没想到可以那么受欢迎,新浪博客的评论是300多条,QQ空间的更厉害,加起来有3000多条。这样的反响完全在我意料之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士兵的热潮已经过去了,而且这些文字,只是打算写给自己看的,没想过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同。

 

我很兴奋,仿佛和很多很多陌生朋友的心灵,在刹那之间拉得那么近。这感觉很奇妙,也让我意识到其实有很多很多的人和我一样,都一直在寻找和追求至善至美的东西,只不过日常的生活太复杂,我们有时忘了——我们一直都还在这里,站在最初出发的这里,心里的温存与善良,并没有质的改变。

 

史今之后,我陆续写了袁朗,写了高城,写了伍六一,写了成才,坦白说那时候还只是热爱这些人物,热爱这些人物传递出的意义,但没有意识到这些人物可以成为我们的标杆,这些人物的品质,可以值得我们反复的学习和咀嚼。

 

现在回头看来,很多事情已经在我的写作中悄悄改变。

 

因为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我一遍遍地重温了《士兵突击》,在重温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士兵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他把握的其实是一代人的成长,他洞透了成长中人性的恶与善,并鼓励我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这样的念头产生,也让我更改了在写完成才之后便写许三多的想法。我突然很想写写老马与五班,这样一个真实的困境所在,许三多怎么办,老马怎么办,李梦薛林老魏怎么办,而我们,又该怎么办?

 

在成长的路途中,谁没经历过五班?谁没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谁没经历过自我放逐与自我调整、奋进?我们有可能一辈子在五班,也有可能从五班成长为巨人。

 

老马与五班,隐寓了生活的不如意与现实的琐碎,读懂老马与五班,我才真正走进《士兵突击》的神秘世界!

 

我发现,几乎每一位人物,都值得我来说上几句。因为每一个人物的身上,我都可以找到现实的样板,或者说,他们就是现实的样板,但经过了理想的提炼。我相信他们都不是完人,但他们尽情展露了他们的力量。

 

可以感动我们的力量,可以启迪我们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的力量!

 

在这些人物的篇章中,对甘小宁和马小帅,我对自己的写作并不满意。那时候正值汶川大地震,重庆离汶川不算太远,那种对地震的恐慌我感受得很真切。而我个人的工作,也走到了一个颇为关键的时刻。很多的事并不理想,越是想要做好,就越多制肘。同时也发现其实自己的能量还有限,还需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但这种充实和完善是个痛苦的过程,他需要成才在重回五班后寻找枝枝蔓蔓的安静与智慧。

 

说实话,是有一度想要放弃过继续写作的。写士兵的每一个人物,最少都需要10小时以上的时间,有6小时左右的时间在酝酿,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写作。而这10个小时的时间,是从工作、学习、交往之外的时间挤出来的。

 

为了写士兵,推脱了不少稿约,有时候会忍不住想自己写这么辛苦是为什么?还不如去赚点实际的稿费。所以当我看到有网友认为我是在利用《士兵突击》借鸡下蛋写书赚钱时,感觉有点复杂。我理解,理解网友可能会觉得出书是一种商业行为。我只是想说,我没想过我的文章有机会成书,也没想过这本书会赚多少钱。只是希望通过一本书,可以多少传递《士兵突击》的精神,传递我对《士兵突击》的感悟,传递来自于我心中的温暖,我希望这些温暖和更多的人分享,并由此温暖到更多的人。我固执的认为,我们之所以因为《士兵突击》走到一起,本质上讲是因为我们需要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并将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寻找温暖,寻找我们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吴哲说得好,我们一直在寻找归宿。我想,归宿,是不是也可以说成这样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会涌动我们内心的暖意,让我们觉得安全、放松、惬意……

 

在我想要放弃写作的时候,我会看《士兵突击》,看自己写的文字,并一次次地告诉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加油,老云!

 

写完许三多的时候其实很舍不得,内心里觉得难过,又觉得充实。在持续半年的写作中,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次蜕变。好象从一场大梦中醒来,这场梦,坚定我前进的信念和步伐。

 

还要感谢帮我把这场梦变成现实的老狼、小周和万哥。尤其是万哥,抱着不管赚不赚钱但是一定要出精品的想法去做一本书。我觉得他是有责任感的男人。他看中这本书的,不是多大的商业前景,而是觉得这些文字有力量,可以温暖更多的人。于是他找了大蕾专门做了16位人物的插画,想办法把样书送到了《士兵突击》总策划李洋手中,请他写下了推荐。更令人惊喜的是,又想办法联系到了张国强、李梁、高峰、刘天佐、马艺家,请他们在书中谈谈男人的理念。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他的一片良苦用心,只是为了让书更具备质感,更具备可以进驻我们内心深处,触动思考的翅膀的力量。

 

我自己拿到书的时候很激动,所有的艰辛、所有的付出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重要的是它可以感动人、打动人、触动人、温暖人,可以为我们的生活都增添一抹亮色,可以在多年以后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我们突然心潮涌动,想起来在那一年的那一天,我们一起相拥,鼓舞前行!

 

不抛弃,不放弃;你行,你可以!站在2009,回望苦难与成就并举的2008,这是我,想和每一位兵迷和读者朋友分享的话!

 

我的2008:一次次说“不抛弃不放弃”

              男人,就该这样--读懂士兵突击里的16个男人

 

PS.要和所有的读者朋友说报歉的是,书里的最后一句印漏了,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印的一万本已经出炉。万哥也向我表示了歉意:如果有机会再版,再弥补这个遗憾。我向读者朋友们表示十二万分的歉意,真诚地说声:对不起。也请大家理解万哥,他也不容易。我曾经想,或许这是天意,要给大家一个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不过还是忍不住要把最后一句贴出来,哈,它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也需要他的不抛弃不放弃给我们支撑,然后在纷繁的生活路上,继续抬头,微笑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