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买了深圳的房子
咱们现在的经济,不是以年度为单位来看的宏观经济,而是要以月份来评估的微观经济,房价半年一个周期,股市一天一个周期,这日子任谁都不好过。
我现在观察经济,一是看媒体报道,二是看周边。媒体对于房价的报道,一贯奉行报跌不报涨的大原则,房价飞涨的时候,报道总是滞后和掩饰一点,房价下跌的时候,报道总是提前和夸大一点,所以,在看报道的同时,必须结合周边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比较有效地知道真相。
给大家说说我周边的情况,这一拨,什么人买了深圳的房子?首先,我买了一套房子,我买房子的原因,套用时下的用词,叫做改善性住房,就是换一个居住环境相对好点的地方,大家也不用羡慕或者嫉妒我,想想我来深圳20多年,现在都住到关外去了,房子大是大了点,绝对不是发大财买豪宅的概念。
再有就是,我的二个租户,也都买了房子,他们买房子的情况跟我不同,华强北的是小两口,来自东北农村的80后,没文凭没关系,愣是靠着卖山寨机起了家。从去年就吵吵着要买房子的小夫妻,总是嫌房价高,挨到今年5月终于出手了,在靠近华强北的御景东方买了房,这算是首次置业的情况。
另一个租户,买房的原因,既不是首次置业,也不是改善型住房,这位租户算是比较有钱的那种,男人做生意,女人带着孩子加拿大中国两边跑,为了让父母住的近点,租了我的房子给父母住,现在觉得租金比较贵,与其这么帮衬我,还不如拿着租金供楼。这么着,人家在香蜜湖片区又买了套比较新的二手房,170万,70平米,单价有点贵,但总价在香蜜湖片区算是便宜了。这属于长期投资加中期自住型。
几位身边的朋友,都是拿着钱在看房,有一位,在圣.莫里斯都要交定金了,可惜要摇号,不能确定要到自己心仪的那套房子,所以放弃了。可见现在好房子还是卖方市场,现在,他们还到处看房子呢,他们买房的理由,跟我一样是改善型。
另外还有一位,属于长期看房嫌贵型,结果越来越贵,都翻了倍了,他还没改善呢,我就不说他的事了。这些,都是拿得出钱买房的主,只是没出手而已。
这样看周边看下来,还是自住客比较多,我请的那间装修公司,忙得数钱的功夫都没有了,看来深圳这轮的房价上涨,基本是刚性需求释放的结果。跟以前几次的炒楼,略有区别。
我们去过户的时候(上周),国土局大厅人山人海,接下来会不会冷清下来,就不知道了,根据我在万科打听出来的消息,下半年万科基本没什么房子出售了,所以,现在万科的政策是不急于推盘,比较昂贵的叠院,样板房已经卖完了,上周末靠近农民房的差位置,又卖掉了三套叠院。
据售楼小姐说,一位温州的看房客人,到深圳出差,顺便到五园看房,五园叠院当时还没开盘,买不成,结果过了两天开盘了,售楼小姐再打电话,人家说是没时间等,当天顺路在十二橡树买了两套别墅,这会儿已经回到温州了。
我无意宣扬深圳房产市场的兴旺,只是如实反映点情况,现在所有的资金都在流入房产市场,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游资大户,都是买房子买房子买房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我们太缺乏投资渠道了,近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买房子是最好的保值方式。
政府不支持个体经济,老百姓哪儿有能力独自发展呢,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全民都被房子集体绑架。
前景很是模糊不清,我反复说,咱们这就一个大老板,大家骂来骂去的,也不想想,谁获利最多,一套房子,无论一手还是二手,上交的税费是多少?至于开发商,哼哼,大家看看新地王在谁手里就明白了。
希望这一轮大力发展国有经济的同时,能将咱们社会变成个高福利社会,大家都打一份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草民,家长制的经济体系下,咱们是不是听话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