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化寺三坛大戒系列之44:从细小处用心

(2013-12-30 09:09:58)
标签:

佛教文化

三坛大戒

莆田广化寺

分类: 僧众弟子

2012年福建莆田广化寺三坛大戒受戒纪实·戒会中期(12/13)

从细小处用心

——“重新审视现在的我”选编之五

 

    进入戒场已近十七天了,细细回想起来,就像昨夜一般。记得引礼十师父打电话告诉我师父安排我从南少林到广化寺求戒时,内心还有一丝欣喜,但与刚剃度后不久那种求戒的希求心相比,差了很远,很远。

    随着戒期的临近,尤其是办理一些资料时,内心觉得受个戒还那么折腾,感觉末法受戒,业障重重,内心萌生不想受戒的念头,虽然数月前刚从要不要还俗的念头里解脱出来,正如师父说的出家五年一个坎儿,尽管我还未到五年,幸好有师父提前打的预防针。

    念头升起,一方面礼佛忏悔自己的愚痴念头与业障,并祈求远在北京的师父为弟子回向加持能顺利发上品心,得上品戒,清净持戒。在得到师父的信息后,心头的压力少了许多。临行前,贤甲法师还开玩笑说:“你现在说不想去广化寺,到时去了别不想回南少林了。”

    戒期过半了,感恩有这么多引礼师父的教诫,还有多位法师的开示,讲律。引礼师父的严格,给了弟子非常大的帮助。

 

01-师父来了!

01-师父来了!

 

 02-沙弥戒三师

02-沙弥戒三师

 

 03-迎请

03-迎请

 

 04-三师礼佛。

04-三师礼佛。

 

05-戒和尚拈香

05-戒和尚拈香

 

 06-阿阇黎拈香。

06-阿阇黎拈香。

 

 

    陪堂二师父曾经批我们眼睛喜欢东张西望,不能很好地收摄眼根,听师父讲话用耳朵听就好了。听了二师父的话,开始注意自己的眼睛了。学习《广论》时,就听法师讲如何密护根门,理论学了,但平时散乱惯了,总是提不起正念。尤其听二师父开示说,眼睛喜欢东张西望,是与贪相应,是愚痴,内心震动了。决定一要好好听从二师父的教诫。一次失败,二次失败,从一天失败多次,到慢慢能控制的次数多了。眼睛散乱少了,内心看的更清楚了,心慢慢静下来了一些,内心对烦恼的控制慢慢有点力量了,内省更多一些了,真是甘露法门。

    同寮有一位睡旁边的戒兄真是佛菩萨来考验我的,正是他的考验,让我体会到各位引礼师父的教诫对自心的帮助。戒兄经常很多话,而且喜欢唱反调,插嘴,说一些“刺耳”的话,一开始喜欢和他斗斗嘴。随着戒期时间流逝,慢慢收口,不说,不辨,发现内心起烦恼了,赶紧打住说出口的话。这样一来,他的“刺耳”话也少了,乃至充耳未闻了。特别是受了沙弥戒之后,一想到要善护口业,更不敢对他起厌恶,乃至嗔念,偶尔起了,也不敢把因此而想说的话说出口来。

    站我边上的戒兄与我真是缘分不浅。在大寮一起承担过,后又并在一个班同学,现在受戒排班又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在大寮时,就是冤家对头,经常会斗嘴。我的态度往往很粗暴,无疑是自己处理问题没有智慧,也没定力,嗔心重。他却常常感恩说那时我对他好。

    没想到又见面了。戒兄的戒子牌带子,还有衣,几乎就没有整齐规正的时候。每次都是“烦”我动手整理,半个月了依然如故。心想又是小考试,一开始有耐心,慢慢没耐心,反省,起烦恼了。又调整心态。教他怎么整理,他慢慢会整理了,偶尔不到位。就顺手整理一下,曾有戒兄笑问:每天帮他整理不烦吗?真惭愧,当时笑说我俩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另外一位二师父说:“举手之劳”,善小而不为,何谈“誓修一切善”。尤其自己偶尔也会失正念,整理不好,有劳身后戒兄帮忙整理。

    一位法师开示说:“发现别人错了,就是自己错了。”在这次戒期中有了真正的体会。前面站立的戒兄经常东张西望,尤其上殿念佛时,私下提醒戒兄要收好眼根。有一天突然醒悟,如果我自身够专注,又怎么会注意到他的散乱呢?慢慢把眼光从注意他,转移到自己的脚下,念佛经行的脚步不再像一开始,重一脚,轻一脚,差别那么大了。感觉走起来轻便了许多,走得身体发热,没那么怕冷了。之前要么是过于松,心太散乱,要么过于紧,反而走不好,张弛有度,反而走得很舒服。

    在二师父教我们如何吃饭,用斋之后,慢慢去实践,发现以前的动作真得很粗。一开始,碗筷的声音比较大,慢慢到小,到不出声的次数多了,尽管以前有法师也教威仪,自以为还马马虎虎。在这半个月里,每听到几位引礼师父的提醒、教戒,发现还差很远。尤其是想到佛涅槃后。那位比丘尼、阿罗汉说的公案,说佛在世时六群比丘的威仪都比佛灭后的阿难身后的大弟子们好。让我这个后世弟子惭愧,慢慢真正体会到威仪的重要,能很好地帮助弟子提起正知正念,时时正念,妄想自然就少了,等到练到没妄想时,只怕离明心见性就不远了,更体会到为什么佛要说“以戒为师”了。修行就在行、住、坐、卧中!

 

07-戒子头上香。

07-戒子头上香。

 

 08-对龙泉寺的戒子们来说,这是进坛以后第一见到师父。

08-对龙泉寺的戒子们来说,这是进坛以后第一见到师父。

 

 09-请戒开导

09-请戒开导

 

 10-传承佛法。

10-传承佛法。

 

 

    经过这半个月的学习,重燃对受戒的希求心,甚至想向师父启白能否专心学习戒律几年。等到因缘成熟能像师父一样建立持律的正法道场,建立和合的僧团,布萨、安居、自恣、诵戒、学戒、持戒,一切以律为基。利益有情众生,同生极乐。

    虽然因过去恶业深重,而感得这个报身差,时常会觉有些累,但想想这段时间身心的变化,内心真希望戒期再长一点,多接受众引礼师父的严格管理、要求,但想到众师父的辛苦,唯有用心去学、去做、好好珍惜这一生中难得的殊胜因缘了。三年前,未能去受戒,内心不是还有对师长的怨意,如今觉得这或许是师长最好的安排。每个人的因缘不同,尤其是几位引礼师中有缘分很深的九师父,还有一句话点醒梦中我的八师父,还有为我们讲《百法》的十师父,乃至初见面就让弟子油然而升恭敬心的大师父。一切都是个人善报、福德、因缘所决定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