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龙泉日记
早晨路过大殿香灯处,见经书结缘的桌子上叠放着几件军大衣,那是昨天夜里发心通宵护灯的“单身佛友群”的师兄们,从居士库房借来御寒的。昨天晚上贤生法师搬出来三箱的小钢化碗酥油灯,供大家彻夜供灯,上次六一九法会开始,就是这批师兄们发心通宵护灯的。这一夜供了超过八百盏灯,相信这些凝聚起来的对光明的希求,一定让护法龙天无比欢喜。
早斋后七点,法会留下来的义工、信众等在云水堂前集合,统一去栗子园出坡培福。大家平时在世间工作奔波忙碌,能来到三宝清净之地培福净罪,大家都很珍惜。
法会期间,接待部很忙,虽然法会也分担了一部分接待,但去客堂的人还是不少。韩旭是接待处的组长,他很细心很稳重,在客堂的大力承担,使得常住挂单越来越规范。一直负责整理接待室的“小不点”吴龙飞,开始主动为昨天搬到外面的经书做打算,因为眼看着天就飘起了雨。他竟然自己跑到居士库房那边捡来好大一块塑料布,这种承担的主动性是未来修学之路上极其珍贵的、后来法师说将经书搬到地藏殿,他的塑料布没用上,他也没烦恼,又去搬经书了。
下午杨敏把抄写的弟子规交给客堂的韩旭,韩师兄说:“十分工整,看来赏心悦目,她和曾国旗两位来接待部,香灯组承担已经有半个月了,刚下来时贤生法师让他们每天抄一遍弟子规,直到七一五法会,如今正好圆满,有法师如此督促,自然容易获得工作与生活中的身心安稳。”

皈戒组的同修已经开始进入工作了,在213教室,把二百多本皈依本盖上章一次平摊在桌上,晾干。
在山门口的小停车场上,黄色帐篷的支撑下,看到几位义工已经开始准备平安面了。掌勺的其中一位是年轻的义工祖月芳,她曾经在06年的时候,在流通处当过一阵义工,是一位善良虔诚的佛弟子。她说:“现在当义工也难呢。都要报名。”所以她每次上山,都很珍惜每个能集资的机会,努力的在各地出坡培福。早上跟去栗子园出坡,后来下雨了才停下来。下午来到平安面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心找活干,肯定能有机会参与的。

从平安面组的组长孙树文居士那里了解到,这次准备了120斤面,每次的量都是根据季节、游客估量的,上次法会临时不够,用挂面的。这次平安面组会有27位义工参与。临近晚课时间,组长带着回向,孙师兄不忘时机的给大家提策意乐,她与大家分享,要时刻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当义工?在这个做义工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有何提升?只要你用心,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我们的福德智慧都是能不断增长的。”最后,她提醒大家,明天有八关斋戒,鼓励大家踊跃受戒,因为贤健法师给他们开示过,不要因为做义工了,就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担心犯戒。正是因为担心犯戒,才要时时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大家欢喜地连连点头说,明天要去受戒。孙师兄从08年春节法会开始,就一直承担平安面组组长,对平安面的情况很熟悉了解,随着今年法会的正规化、规范化的要求下,孙师兄也在努力丰富的经验写下来,做全面的规划,他说法师一直让他再做细一点,细一点,渐渐地做到几点几分该做什么,从几种面的一系列流程的详细步骤等等,都做了仔细的规划,他体会到,从做规划中感受到无限生命中自己也需要规划。否则以前带着一群人干,都是稀里糊涂的,只要不耽误事,也就这样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在法师的引导下,能时时在法上得到提升。望着他朴实稳重的表情,很欣喜地感慨这几年的法会,让很多义工都得到了自心的提升。

还有经常来的专业摄影师刘宏老师,最早跟他学习摄影的李月红居士说:“以前刘老师内心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因为在世间呆的时间长,身上的世俗气比较多。上山之后发现刘老师教我们很热心,坦诚,对佛法的希求心和感悟能力特别强,很喜欢看师父博客书,我们不注意的地方他都能复述出来,忆持能力非常强。以前来时有一些架子,现在能放下了,融到团体中了。以前有些狂放不羁,现在有亲和力了,有时寺里不能安排住宿,就自己去外边住。”

刘宏老师作品1
来这里的,很多人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关键是心灵的提升,下面听听他自己讲述的故事:“我85—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四时因‘现代语言学’和‘中西选拔’不及格,留级一年。那年当中看了大量的书:戏曲;影视;中医;绘画;雕塑;还有战争题材的电影如《巴顿将军》;西方名著如维克多雨果的《海上劳工》;莫泊桑的《珍珠小姐》;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屠格涅夫的《罗亭》,《猎人笔记》等。文学是各大艺术的基石,是第一大艺术。我们从小是看俄罗斯题材的影片和连环画长大的,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大学毕业前一年买了《十三经注疏》、《中医营养学》、《黄帝内经》。
我是独生子,土生土长的北京人,AB血型,性格极端,豪爽,偏执,不撞南墙不回头。小时候不太合群,小升初差一分上清华附中,后来上的是北航附中。大学是第一类重点批走的。大学头三年是看中外名著,丰富情感和文学想像力;大四的时候偏向人物传记,书法。90年花了60元钱买了一本《历代法书墨迹大观》。我体育比较好,喜欢踢足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燕山石化做宣传工作,给工人上政治思想教育课,后来改为企业文化课。

刘宏老师作品2
在燕山石化工作时有一个同事喜欢摄影,受他影响接触摄影。一个月后,恰逢人像摄影杂志社招聘,未作准备一试而过,那是92年底。工作了半年,将人像摄影的基础、源流、发展,包括当时人像摄影风格、流派有所了解。
在燕山石化工作时,差不多拿一百多元钱的工资。每月发一瓶22元钱的玉兰油、三元多钱的力士香皂、十斤鸡蛋、五斤猪肉。‘五一’、‘十一’、中秋时,一个人发一百斤大米,90、91年发油烟机。燕山石化每年交税十八个亿,我们厂里就交七个亿。够铁的铁饭碗我都砸掉了,因为我觉得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不愿意就此荒废,再十年后还是这样。
后来为什么又从人像摄影杂志社出来?‘我非池中物’。我比较喜欢苏东坡、李白的豪放和浪漫。‘今日潜龙勿用,它日必飞龙在天’,人得有个很高的目标。94年在一个杂志社呆了一个月,月工资500元钱,在一期报纸上就发了七十张照片。工作上能力比较出色,但人际关系很欠缺,那时就有人就对我说不要锋芒太露。

刘宏老师作品3
出来后开始自由摄影,拍活动、时装发布会。首届金唱片颁奖晚会上,罗京陪我上的中央电视塔,他是广播电视局的秘书长。那时因我拍得好,被一家广告公司聘请,首届金唱片颁奖晚会就是他们拉的赞助。
那时(95年)每月轻轻松松赚3000元钱,有时候一天、半天3000元钱就拿到了。拍过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孙小梅、周涛,北京电视台曲春妮。张子怡在舞蹈学院上中专时拍过。我通过拍这些人,认识了不同的人生,以及这些人对人生的看法。我拍的人物女性偏多,从高中女生到空政总院的老护士长。各杂志社的美编、主编对我的评价是:刘洪镜头下的女孩端庄大方、自然清新。
2000年6月被中央电视台三套文艺部《瞬间时间》栏目采访,这个栏目是专门讲人像摄影和摄影人的;2006年被海淀有线采访。99年多次被《大众摄影》和《摄影之友》采访,05年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刘宏老师作品4
去年6月12日被李佩老师介绍上山,为常住义工普及和提高摄影知识。由于这个因缘,我就不定期地上山,经常参加寺里的摄影活动。去年秋天接触道次第,去清华上的,因为离家里近。我们那每周三还加了国学课,主要是《论语》。以前学《论语》注重它的文学艺术性,忽视了它指导人生的深奥。如果以前会用佛法学《论语》,自己的经历不会那么坎坷。比如94、95年时我很顺,我去《中国服饰报》时,社长亲自给我接风,礼遇特别高。但因为造口业、自视太高,就容易栽跟头。朋友们对我的评价是:水平也好,本事也有,就是太高傲了。
学道次第之后,就发现佛法可以指导我的‘摄影法’了。比如那次朝山,拍小白象前松枝随风而动、法师走过,就联想到了‘法门龙象’。去年‘六一九法华法会’,拍‘相见欢’题材,经梁丽拿师兄提醒,拍一个刚几个月的小孩看见贤健法师时很惊喜、惊奇的模样,真是相见欢啊。
以前去别的寺庙自己是游客、香客,拜拜佛,看看建筑。以前对出家人的看法是想不开了、人生没有出路了才步入佛门的,与青灯古佛相伴。第一次上山来,贤启法师接送,当我知道他出家前是清华大学的老师时,觉得很亲切,很容易沟通,因为是个文化人。去年李佩跟我说她要皈依时,我很伤感。我内心想:她是不是不找对象了,是不是要出家?因为我希望她早点成家,我跟她母亲也聊过。她们皈依时我给拍的照片,心就像拧着一样。那时我还没学道次第,以为皈依就是出家。所以我觉得普及佛法很重要。贤启法师送我博客书和两箱樱桃回去,看到博客书里师父和法师的照片,觉得其实真正的豪放是内敛到极致,而不是张扬,才知道什么是豪放和自在。看一本《心地法门》上这样说:‘福慧双修,神通自在。’
今年还看了《宣化上人启示录》和《玄奘大师传记》。《宣化上人启示录》家里早就有,是我母亲的一个同学张阿姨结缘的,阿姨修弥勒佛,修得特别好,面相特别慈祥和霭,儿子抓起来要判刑了也不着急。师父博客书是经常看,感觉是充满了人情、友情、亲情、学习和尊师重教。从这里读到了一种情,一种师生之间、同修之间、义工之间的关爱,一下子觉得佛法是很感人的,佛法让你动情了,它强调了‘真情自显现’。

刘宏老师作品5
当听到师父的开示‘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多一份智慧就少一份烦恼,多一份烦恼就少一分智慧’时,就发大愿了:要学佛法,踏踏实实地学,按照道次第学。一周一次去学道次第,如饥似渴。每一周都有新的发现、感悟。感觉一次都不能断,就像接气不能断一样。包括后来上来教摄影课,当中会用到一些佛教用语,与义工交流起来就更融洽了,以前只是单纯地教学。
从去年开始给一些杂志社拍照时,由于学习佛法了,拍摄的格局、构图、和视野角度有了更大拓展,人物拍摄更显得洒脱自然,随意自如。这就说明了‘内充外显,内空外有’的道理。这是佛法给我一个光和指引,在摄影上就指引我了,是我的一个精神导师了。像我这样一匹不能拴住的非洲斑马,都能潜心研究佛理,佛法真是不可思议。我上山后,我母亲常说:你要是早点学佛就好了。因为我以前遇事不冷静,学佛后就随顺了,好多了,隐忍了很多,达观了很多,沉稳了很多,没有以前的焦灼和急躁。家人和朋友都这么认为。事后都能用佛法的浅显道理来推衍事物发生的原由,用因果来观。对人物摄影我的体悟提高到什么境界?相由心生,境有心转,人的相是通过心来展现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觉得我的相貌都变了。事事相缘,缘缘相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万法道同。”
他还挥笔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一》
是日已过年光轮,
梵音佛影启慧身;
离苦得乐欢自在,
善缘福报因果门。
《二》
佛陀福云庇自在,
净心向善赤诚开;
出世心修入世台,
心底莲花随处开;
逝日已去今不复,
但留情影尺画间。

傍晚,仁爱基金会的义工们正在装车,把连日以来一直在分拣的一包包衣物,装车,仁爱又将启程。此次仁爱去赤峰发放衣物,今天早上五点,已经有6个人成为前行组出发了。第二批有23人,将于明天早上六点出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