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觉得自己总体上是个有理智的人,但节目中总是被情感左右。所以“沸点低”也成了我的罪状之一。其实我肯定不是现场沸点最低的,铁定垫底的就是我的大助理。大家饱含热泪的时候,她总是已经泪流满面,大家启齿含笑的时候,她已经前仰后合。我最早喜欢她的精力充沛,但她的情感也如此充沛,算是个意外收获。以前看过有人把贴心的人比喻成小棉袄。以此类推,我觉得她已经好像我的脂肪,长进了皮肤紧贴着肉,不用显摆,暖和自知。这么比方挺恶心,而且她看了一定不高兴,因为她的脂肪比我还过剩得多。但我觉得这么形容挺实惠的。哈哈。脂妞不偏不倚正好生在80年代正中间。我觉得她是个特典型的80后,也因此老喜欢用大道理教育她。其实她大道理学得比我还多。下面这段文字是出自她的小博。那天六进五,她眼睛都快哭肿了。回到家便奋笔疾书了一番。估计写到一半睡着了,所以没有完。
“这是彩排不是真的,你没有被淘汰,没有。”
有人曾预言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味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甚至更有人说:“什么80后?不就是一帮孙子么!”
有80后说,很多人都说自己有双重性格,而我们是多面性的。我们能躺在沙发上,听一天周杰伦的歌,陶醉得不吃饭。我们能坐在电脑前打高档游戏,一遍又一遍,彻夜不眠。我们能让挚爱的摩托车,风驰电掣,在马路上狂奔时速100迈。我们能在繁闹的街边路旁,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寻求经商下海的刺激,而不在乎赔与赚。我们能将篮球场、足球场上的气氛,推到热血沸腾的顶峰,让对手崇拜得五体投地。我们能第一时间站在选秀明星的身后,变成情感变态的粉丝。我们习惯用短信来传递信息,我们习惯快餐文化来积累知识储备,我们习惯我是老大,who怕who。我们,有的是——力量!!
加油2008六进五的决赛,更像是一场80后的行动宣言。汶川大地震后,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