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TDD融合,“ TD”走向4G
侯自强
11月7日3GPP RAN1 51次会议通过了由27家公司联署的LTD
TDD融合的帧结构的建议。(‘Way Forward on LTE TDD Frame
Structure’)今后LTD TDD的帧结构不在分为 Type
1和2,而是统一成为一种。这一帧结构基于我国的“TD-SCDMA”的帧结构(以下简称“TD”),这就为我国的“TD”技术进入LTE
TDD ,乃致4G标准主流开启了大门。(而此前我国“TD”对LTE
TDD的帧结构被列为Type 2 ,
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在同一会议上被接受的另外一个由12个公司联署的建议“Further
working areas for LTE TDD”,
提出了减少下行控制信令开销、波束赋形、减少参考信号开销等优化工作领域,指出了“TD”可以做出贡献的主要方面。此事非同小可,意义深远。
首先,这表明我国成功地选择和实现了融入国际标准的主流的自主创新发展路线。此前我国主要是走“通过利用拥有强大市场的优势,自主制定标准争取为国际标准组织承认”的路线。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开始走这种路线是自然的,必然的。随着国家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到能够直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竞争时,走融入国际标准主流参与竞争的路线也是必然的,这样可以保证利益最大化。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经过多年奋斗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今后我们将在国际主流通信标准的主战场上直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竞争。
LTD
TDD的融合涉及多方面的利益,是非常困难的。这次能够成功的融合一方面是由于我方的努力和成功的运作,通过沟通联合包括主要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在内的27个公司联合提出建议
,使其能够顺利通过。更重要的和根本的原因是TD-SCDMA在我国的大规模布设和试验成功,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证明TD-SCDMA的帧结构和与之配套的上下行同步、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等技术在解决干扰,扩大容量方面是行之有效的。而此前其他TDD方案(包括WiMax在内)还没有大规模组网的经验。智能天线也没有大规模商用的经验。“TD”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TD”能够成为融合的基础在于其自身的技术优势。第三个原因是来自WiMax
的挑战。LTE是3GPP面对来自WiMax的挑战于2005年底紧急启动的。LTE在技术上与WiMax很相似,下行都采用OFDMA,
网络都采用扁平结构,主要差别是上行采用单载频的SC-FDMA以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面对来自WiMax的挑战的巨大压力,吸取“TD”成功的经验发展融合的TDD可以进一步提高性能,增强竞争能力。
LTE
TDD以“TD”为基础的融合也为“TD”成为IMT-Advance(4G)标准主流打开了大门。LTE就是4G技术只不过还在使用3G频率,因此被戏称为3.9G。,由于4G推出时间与LTE只差几年,主要是使用新的频段,4G技术只能是在LTE等技术上的改进,而不可能是更新换代的演进。这种趋势可以说是大局已定。提出发展全新一代的4G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以说这也为“TD”成为4G标准主流打开了大门。“TD”技术主要集中于TDD帧结构和相关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无线电。既然可以CDMA结合产生了TD-SCDMA,
与LTE结合产生LTE TDD,为什么不能和WiMax
或802.16m融合呢?与802.16m融合将可能是通向4G的另外一条道路。我国在制定4G标准方面很可能将继续走融入国际标准的主流的自主创新发展路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