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当选美国第五十六届总统,这是美国人民寻求改变的重要选择。他的当选显示美国超越了长期以来的种族进化,在民族与种族融合上又出现了重大的跃进。我在5日奥巴马当选时候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肯定奥巴马当选鼓舞了美国少数族裔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同时也是美国在族群政治融合上的具体成就的体现。“布拉德利效应”没有出现,麦凯恩最后的逆转胜的期待没有实现,因为在麦凯恩没有提供出显然的新的选择之前,美国人对于共和党保守主义政策的忍耐终于到头了。事实上,奥巴马并没有对金融危机提供更加清晰的对策,他在伊战态度上虽然有结束战争与撤军的承诺,但是他也没有对于平衡撤军与对于两伊地区局势的需要之间提供清晰的解答。但是人们还是接受了,接受了对他“换人做做看”的期待。
但是,我认为奥巴马在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上存在困难,擅长煽动的奥巴马吊高了美国选民的胃口,但是真正在目前的多相两难选择下作出相对妥当的政策选择并不容易。我甚至预期在最早执政的黄金100天,奥巴马可能面临迅速降低的民意满意度的考验。但是奥巴马在调整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美国的行为模式与协调角色上可能会有更加受欢迎的做法。全球民调基本一致看好奥巴马,而且这一次美国选民的选择终于与全球公众的期待达成了一致。
奥巴马作为黑人当选,我相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人对于黑人的某种偏见。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在惊异他的当选的同时,并不因为他是黑人而对他有特别的看法。中国人也不认为他的当选与中国政治有多大的相关性。事实上中国人对于美国领导人的好感度来源于其对华政策的观感。对于中国人来说,他的第一任期也许比小布什相对好处,因为他的外交政策团队中知华人士相当多,而且显然支持采取与中国接触的政策。当然在贸易问题上,奥巴马的政策主张更加可能加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同时在美国对华投资方面的政策积极性也会受到相当制约。奥巴马在对中国政策上没有特别多出人意料的政策选择,但是还是会在经济政策领域中出现某些新的议题。而在经济与金融危机当前的背景下,这一问题的敏感性也是显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是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与目前达成的长期合作框架的执行问题,指望奥巴马全盘接受小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路线也是不现实的。

昨日场景:到达武汉,给今年巡讲中第一所民办的大学做大学生演讲: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跟争相为名校做事比,为这些相对不是名校的学生做一点事也是很有意义的。特别声明:本博主除偶尔删除过多的广告贴外,从不删评论贴,出现失贴行为也概与博主无关。
今日小诗:
水柳
飘飘荡荡的,
不是刻意的潇洒和柔软。
即使没醉的喜鹊,
也踏不实它的枝条,
因为杨柳不爱干这等鸟事。
还记得六月盛夏,
午间声声知了知了,
柳条在风中摆弄甚急,
但却无凉可乘。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虾米清汤
切鲜笋、豆腐成小粒。无油,用矿泉水一瓶,中火煮开,放入笋腐粒,煮五分钟。鲜活小虾一两去须放入煮三分钟。放盐酌量,并香葱末。出锅盛小碗即用。
加载中,请稍候......